彭俐
太陽的金屬棒一揮
四月的交響曲奏響
大海的鋼琴——
叮咣叮咣
震撼天花板的排浪
打濕大陸架的衣裳
岸上,垂柳的豎琴
輕風的手指
弦弦綿密,情思縷縷
柔美異常
高山,幽深的溶洞
仿佛洞簫,滴水的
音色透明而又清涼
沉醉夕陽
當冰川融化時
山溪穿過萬丈峽谷
銀笛一般吹響
激越,而嘹亮
大象莊重引吭
海豚高音花腔
凡是那胸腔發達的
全都不愁音量
緊盯斑馬的五線譜
金絲雀拉起小提琴
盡管有時走調
態度卻認真
梅花鹿伴舞
盛裝的白天鵝與丹頂鶴
和她比腰細
也比身輕
虎嘯獅吼熊吟狼嚎
——重金屬樂手們
總是披肩發,一副
生猛模樣
小企鵝細碎的舞步
刺激了羚羊
為什么不旋風般的
舉步飛翔
那些青嫩嫩的小草
萬千,鮮花萬千
樹木、云朵,星斗
豎起耳朵,聆聽
我也和他們——
音樂發燒友們一起
傾聽四月的交響曲
與大合唱
四月是春天的別名,正像九月是秋天的別號。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第一首描寫四月踏青游玩的詩,出自作為“五經”之首的《詩經》,詩歌的名字叫作《溱洧》。溱,是溱河的溱;洧,是洧河的洧。詩是這樣寫的:“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大概意思是說,溱河與洧河,漲滿了春水,少男少女們手捧著鮮花,在野外踏青玩耍。大家有說有笑,相互把芍藥花贈送……離我們今天最近的關于四月春天的詩,當數女詩人林徽因寫得最好,詩的名字你們太熟悉了,叫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她寫道:“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我們還可以找到很多關于同類題材的詩歌,但是現在說說這首詩——《四月的交響曲》。我在寫它的時候,滿腦子盡是音樂,有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也有貝多芬的《歡樂頌》。想一想,是誰把春天帶到我們身邊?——是天上的太陽。太陽又是用什么方法,怎么運作,才讓這大地繁花似錦,鶯飛草長,萬木蔥蘢,一派生機呢?他是怎么把冬眠的北極熊從酣睡中喚醒,又讓田野上的麥苗返青,藍天上的云朵在笑,泥土中的蚯蚓也在舞蹈?……太陽把這些復雜的事情搞定,好像并不費力,也沒有花費許多時間似的。真的就好像他用手里的金屬棒上下那么一揮,春天就如同潮水一般地奔涌而來,只不過我們不把它稱作潮水,而是稱作交響曲!而參與交響曲演出的,是地球上許多許多可愛的動物和植物!聽吧,這是多么美妙、神奇、雄渾、壯闊的生命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