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
案例描述
“老師,小涵哭了!”小涵一向風風火火的,是一個“假小子”,怎么會哭呢?我一邊嘀咕著,一邊快步向教室走去,遠遠就聽見教室里傳來小涵撕心裂肺的哭聲。走進教室,只見她趴在課桌上,肩膀劇烈地聳動著。旁邊站著幾名女生,想去安慰她,又好像被她的陣勢給嚇住了,不敢向前半步。
“怎么了,小涵?來,跟老師去辦公室吧!”我走過去,輕輕地摟住她,把她帶離教室。經過了解,我才知道,原來上節課是美術課,老師讓大家以身邊的同學為素材創作一幅漫畫。不少同學都選擇以“生氣的小涵”為主題繪制漫畫。當老師讓大家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時,只見漫畫上的小涵,要么嘴巴氣得歪到一邊,要么眼睛瞪得像銅鈴,要么鼻子眼睛皺成一團……看到這一張張丑丑的畫,小涵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當堂就號啕大哭起來。此刻,她的眼圈紅紅的,顯然還沒有從剛才的情緒中走出來。
心理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自尊心逐漸增強,他們會更在乎同伴對自己的看法,也更渴望融入群體,受到同學們的歡迎。這次事件中,小涵傷心的根本原因是她認為,同學們把她畫得這么丑是在笑話她,甚至討厭她。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所以情緒失控,用大聲哭鬧來發泄心中的委屈。
引導過程
1. 換個角度看問題,驅走負能量
小涵先入為主,認為同學們把她畫得那么丑是不喜歡她的直接體現,讓她感到傷心和氣憤。面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扭轉小涵的這種負面認知。我先避而不談同學們畫漫畫的事,而是輕輕拍拍小涵的肩膀,問道:“小涵,你這次的漫畫作品畫的是誰啊?”
“當然是我的好朋友小麗了,我對她最熟悉了。”說到小麗,她的眼睛亮了。
“哦,你選擇了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人來畫。那……”我頓了頓,說,“你認為這么多同學選擇畫你,是因為喜歡你還是討厭你呢?”
“我想,嗯,應該是喜歡吧!”這時的小涵明顯平靜了許多。
“對呀,同學們是因為喜歡你才畫你的呀。”
“可是,他們為什么把我畫得那么丑呢?”小涵仍然對同學們把她的形象“丑化”耿耿于懷。
“哈哈,那一定是你對漫畫的理解還不夠深。漫畫是以諷刺和幽默為主要特征的,它與美和丑可沒有關系。”我邊說邊用手機找出漫畫家黃永玉先生的自畫像給她看。只見圖畫中的黃老先生頭發像雜草一樣橫七豎八地倒在頭頂上,門牙缺了兩三顆,丑態百出,卻又讓人忍俊不禁。小涵看了,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瞧,這就是著名漫畫家黃永玉先生的自畫像。你看這個黃爺爺帥嗎?”
“一點兒也不帥。”小涵一邊捂著嘴笑,一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黃爺爺已經近百歲高齡了,他年輕的時候長得可是相當帥的哦!你看!”我找出黃永玉老先生以前的照片給小涵看。“你知道嗎?正是因為黃爺爺熱衷‘自黑’,他的作品才如此趣味橫生,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他的畫曾經在拍賣會上被賣出天價呢!”聽到這么丑的畫能夠賣出“天價”,小涵吃驚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說不準你的畫有一天也能賣出大價錢呢!”我打趣道。小涵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小得意。
2. 換個高度看自己,提高共情力
美術課上,同學們選擇以“生氣的小涵”為內容繪制漫畫,與小涵的個性有很大關系。小涵是家里的獨生女,性格大大咧咧的。由于家里的大人都以她為中心,她就養成了凡事都愛由著自己性子來的處事方式。記得班級剛剛建立時,小涵在同學們遇到困難時總是第一個主動伸出援手,熱情地給予幫助。很快,她就和班上大部分同學成了好朋友。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她性格火暴,一點就著,經常一不高興就大聲呵斥同學。慢慢地,同學們疏遠了她,不太喜歡和她交往。這次“漫畫事件”,正是同學們平日感受的一個真實寫照。我何不借此機會引導小涵認識自己的不足,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想到這里,我話鋒一轉,假裝不解地問小涵:“小涵,同學們喜歡你,可以畫你的其他表情啊,為什么都畫你生氣的樣子呢?”
“這……”小涵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我愛生氣,愛對同學們發脾氣。”
“老師記得你很愛笑。去年六一兒童節,學校征集最美笑臉照片,你的照片就成功入選了,現在還貼在校門口的墻上呢!”
“可是,當同學們不聽我的建議時,我就會著急,一著急就愛發脾氣。”
“你喜歡別人對你笑,還是喜歡別人對你發脾氣?”
“誰會喜歡別人對自己發脾氣啊!”小涵脫口而出,隨即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李老師,我懂了,我以后要少生氣,多微笑。同學們肯定也不喜歡我生氣的樣子。”
“的確,人發脾氣時的樣子都不好看。你看,笑的時候,即使眼睛瞇成一道縫,嘴巴快咧到耳朵根了,也讓人感覺心情愉悅。愛美是人之常情,愛笑的女孩子才是最可愛的。我們以后少發脾氣,多微笑,做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可愛女孩,好不好?”
“好的!”這個性格直率的孩子早已被我逗得樂開了花。
3. 換個方式處事情,調節自控力
孩子的性格已經形成,讓她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要想讓她改變自己的性格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孩子們正好在學習古詩《雪梅》,何不以詩為引子,引導小涵學會取長補短呢?于是,我對她說:“小涵,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雪梅》,你認為是雪花美,還是梅花美呢?”
“雪花潔白,梅花幽香,它們各有所長。”
“是啊,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不足,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我。你還認為同學們畫你生氣的樣子是討厭你嗎?”
“嗯,我知道了,同學們并不是在笑話我,是在幫助我。”
“小涵真是了不起,你認識錯誤的勇氣可以和唐朝的皇帝——唐太宗相提并論了。”接著,我給小涵講了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
“魏徵希望唐太宗能夠當個明君,所以常常不留情面地進諫。同學們喜歡你,希望你越來越優秀,所以用漫畫委婉地向你提建議。你可不要讓同學們失望啊!”
“老師,我一定努力改掉壞脾氣。我知道同學們是在幫助我,下次我發脾氣時,您就讓他們直接跟我說‘你發脾氣的樣子不好看’,我不會介意的。”
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對小涵說:“難怪同學們都稱你‘太陽涵’呢!你真是像太陽一樣,總是那么積極向上!”
接下來的日子里,“太陽涵”果然改變很大,雖然偶爾會發脾氣,但是只要同學們一提醒,原來氣得面紅耳赤的她立馬就像被關上了情緒的水龍頭一樣,聲音降低八度,語氣也溫柔了不少。慢慢地,“太陽涵”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育海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