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勁
“雙核”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標準,指學科的核心價值和核心素養。通過這兩個方面的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教育活動,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在“雙核”指引下的課程中獲得全面發展。
一、音樂教育中的核心價值
通過對核心價值的定義辨析,我們發現,在音樂教育中的主體毋庸置疑是學生,而客體則是對學生展開教育的一切人、事、物,這其中主要包括施教者、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音樂教育中的核心價值體現為,以音樂教師為代表的教育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具體的音樂課程來實現對學生的美育。審美教育是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核心任務,是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逐漸建立一種美的觀念和尺度,學會認識美、欣賞美并在此基礎上創造美。在審美教育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性格的養成。因此,核心價值主要強調對學生學科育人以及價值引領的作用。
二、音樂教育中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作為“雙核”理念中的第二個關鍵點,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注重和重視同樣關乎學生的全面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通過對核心素養的把握,可以更明晰地指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問題。學生的核心素養包含了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要素,主要指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遷移及將所學在生活中實踐,進而激發出主動學習的能力,實現跨學科自主學習素養的提升。因此,音樂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更加強調跨學科、整合性思維的能力。
三、初中階段音樂戲曲、曲藝教學中的“雙核”體現
(一)戲曲、曲藝教學中的核心價值體現
戲曲、曲藝音樂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精髓。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而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學習戲曲、曲藝音樂在初中階段具有重要意義,“雙核”中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引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價值觀念。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支柱中的文化支柱。文化的發展與繼承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戲曲、曲藝,能夠集中反映我國傳統音樂的魅力,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基礎。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開始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同時也是身心智力發育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戲曲內容中的真善美對學生的學習與審美都有積極影響。另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對于外界的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對他們展開戲曲、曲藝等中國傳統音樂的知識傳授,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戲曲、曲藝的種子,利于在日后的學習培養中逐漸產生濃烈的興趣,進而實現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取向。在戲曲、曲藝中有許多審美特點能夠體現出中國人文情懷與歷史文化內涵,有寄情于山水之間的豪邁,還有蘊含豐富文化隱射寓意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國各地戲曲唱腔中委婉的、圓潤的音樂風格都從各個方面熏陶著學生的審美,使中學生在高雅的戲曲、曲藝欣賞學習中建立起良好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的建立對他們的人生將受益匪淺。而在課程標準中,對于音樂教育方面也明確提出了弘揚民族音樂是培養愛國精神和音樂學科練習的重要紐帶,學生應當對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經典戲曲和曲藝有一定的學習??梢?,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中,也進一步規劃了戲曲、曲藝音樂對學生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對音樂知識的拓展學習,而且是良好審美取向的建立與培養。
(二)戲曲、曲藝教學中的核心素養體現
中國戲曲和戲曲歷史源遠流長,戲曲與曲藝的門類十分豐富,其中涉及的專業音樂知識也十分深奧,但恰恰是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更多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知識和能力。通過對戲曲與曲藝等相關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獲得中國歷史、地方特色、方言等跨學科知識的全面學習,在這里音樂的學習似乎也變成了一種途徑與媒介。作為中國傳統戲劇的戲曲,包含了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等多種形式,每一種戲劇類型都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史階段,通過對某一戲曲類型的學習,在了解戲曲發展背景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對于歷史階段背景的興趣,使他們對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狀況有了從音樂角度的補充了解,這樣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對歷史學科知識的求知欲。另外,無論是京劇還是豫劇抑或是越劇,都有它們各自的地方語言,這些各具魅力的方言特色構成了每一種戲曲的核心韻味,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也會對不同地理區位的語言與人文風貌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驅動力,使之更好地通過音樂的學習輔助地理等其他學科的學習,并能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雙核”理念在初中音樂戲曲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階段展開戲曲、曲藝教學無疑對于初中生的審美培養、美育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促進與提升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而在“雙核”視角之下的戲曲、曲藝音樂教學,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實踐。
(一)注重氛圍營造,強調價值培養
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教材中設有戲曲板塊,音樂教師要很好地利用好這些教材素材,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戲曲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課堂條件,在為學生講解“兒行千里母擔憂”“梨園英歌”等戲曲片段時,可以向學生展示京劇的臉譜、扮相等課堂道具,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方式來接觸、了解、認識京劇,激發他們對京劇的好奇心。同時,教師自身要進行學習與提升,在教授學生時便于營造氛圍,讓學生能在濃厚的氛圍中,感受戲曲藝術的價值觀念影響,切實地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創新教學思維,重視素養提升
在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創新精神。通過聯動多種教學內容來實現對戲曲、曲藝的教學,同時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例如:在教唱“姹紫嫣紅開遍”的昆曲片段時,可以結合多媒體的形式,在引入部分先帶學生了解昆曲的相關發展歷史,然后通過圖片或者影像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唱段中所表現的畫面以及情節,讓學生從美術視覺的角度帶著目的去欣賞,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文化、歷史、美術、音樂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以及知識遷移的能力。
另外,在具體的教唱環節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環節,如讓學生相互比拼、相互幫助,讓一部分接受學習較快的學生帶領學習較慢的學生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很好地還原了京劇等戲曲藝術“口傳心授”的特殊傳承方式,這是完全區別于西方音樂運用五線譜等方式進行傳播的方式。在這樣口傳心授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特有的傳承形式,而且鍛煉學生在實際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實現自我提升的過程,對于學生運用知識、活用知識的核心素養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
五、結論
“雙核”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標準,指的是學科的核心價值和核心素養。核心價值主要強調對學生學科育人以及價值引領的作用,而在音樂教育中主要體現在音樂的審美教育和美育作用上。而音樂教育中的核心素養更加強調學生素養發展跨學科的能力以及具備整合性思維的能力。“雙核”教育理念在音樂教育中也有十分重要的體現,在引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價值觀念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取向方面,都體現了核心價值對于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注重氛圍營造,強調價值培養,引導和幫助學生實現核心價值的提升與培養。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