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瑄
一次朋友聚會,聊天甚歡,話題突然轉至“相由心生”,我不覺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討論,一位稍微年長一點,看起來有些閱歷的朋友說,人的長相,分體貌和精神,體貌大家都很清楚,精神長相其實是一種看不到的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終于人品。有人平平無奇卻不斂其芳華,有人珠光寶氣卻驕縱不可一世,也有人不斂鋒芒盡顯光芒。
朋友滔滔不絕地講著,大家聚精會神地聽著,并不時地點點頭。那一晚的聚會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覺受益匪淺。
好看不只是膚淺的漂亮,更是舉止端莊,待人謙卑、談吐優雅……
聚會過后的幾天時間,那位朋友的身影揮之不去。我也查閱了一些書籍。
“相由心生”源于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手藝人,手藝嫻熟,人也長得很漂亮,但他又和其他人不一樣,喜好雕塑妖魔鬼怪的東西,雕塑的形象活靈活現,很多人都去買他雕塑的東西,年深日久,生意做得很紅火,發了不少財。有一天,偶爾照鏡子,發現自己的形象變得兇惡、丑陋、古怪,他訪遍名醫,都無功而返。有一天,他偶到一個寺廟里,找方丈苦訴衷腸,方丈說:我可以給你治療,但你必須先幫我雕刻100尊觀音像。于是,手藝人就開始不斷研究觀音的神情,德性和表情,有時甚至到了忘我而代入的境界。半年之后,當他把富有善良、慈悲、寬容形像的觀音雕塑出來后,他急忙去寺廟找方丈,對方丈說:“請您務必幫我治病。”
方丈沒說話,從背后拿出鏡子,笑了笑說:“你的病已經好了。”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相貌也已經變得正氣、端莊了。
一個人若是熱情洋溢,總是面帶微笑,到老了,臉上的紋路也都是慈眉善目的。如果一個人長期不笑,面目表情僵化,越老顯得越可怕,越沒有親和力。
這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
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你內在的素質、內在的修養決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風貌,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你前半生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學到的知識、懂得的經歷,無形中都在改變你后半生的長相。
這讓我想起今年過年我跟先生回他的老家過年,女兒提出要去重慶玩幾天,我們也就應允前往。到了重慶自然是要從解放碑開始解鎖各色小吃,然后去千斯門大橋拍攝洪崖洞全景,過江索道、李子壩穿樓、磁器口、千與千尋洪崖洞覽重慶兩江美景。
為了讓孩子了解紅色經典小說《紅巖》所描述的革命先烈為建立新中國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我們特意抽了一天時間去了當年關押槍殺革命先烈白公館和渣滓洞。我們隨人流緩緩前行,孩子不住地好奇地問這問那,像這段歷史我也是從電視電影中了解一些,很多細節我也不知道,所以孩子的提問我大部分回答不上來,孩子的參觀興致一下子大打折扣,也為自己的知識匱乏感到內疚,正在泛泛瀏覽之時,一個清晰的男音從離我們不遠處傳來,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個中年男子領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正在聚精會神地參觀,粗略看去,他中等身材、穿著樸素、留著一個小平頭、相貌極其平常,他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詳細地進行講解,他那時而深沉的語調,時而鏗鏘有力的措詞,字里行間都表達了對先烈的無比敬仰和緬懷,似乎將我們帶到了當年的那個場景。我趕快領著孩子緊緊地跟在他的后面,靜靜地聽他講述,他的孩子不停地好奇地問這問那,他都會耐心地一一作答,還有一些孩子注意不到的細節他也會指引著去看,去講解。就這樣我默默地跟著他們父子直到把所有的展室場景看完,大概他也過于專注,這時他才發現我們一直在跟著他。回過頭來,對我們相視微微一笑,我這才注意到了他的臉龐,算不上美男,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閃爍著智慧的目光,眉宇間透出不同世俗的英氣,額頭上出現的幾條皺紋更顯他的學識和才華,兩瓣嘴唇總是緊抿,有一股自信的神情,我自己也感到奇怪,初見時看到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下子變成了英俊瀟灑卓有見識的長者了呢?
往回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是很感慨,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年輕人的主流應該都是講吃穿、講名牌的,而這個年輕的男子知識面之廣讓我佩服,在我印象中只有像我的父輩這一代才知道這些歷史,很多年輕人也不喜歡參觀游覽這些地方。別說年輕人就說我家先生每次讓他去參觀什么博物館這種地方他總是流露出很厭煩的表情,實在沒辦法一起陪同他都是在外面無奈地等候。
真是相由心生,如果你很喜歡做某一件事情,那你的表情就表現得非常喜悅,如果你不喜歡那你表現的就非常厭煩。
我又想起了“相由心生”那句成語,我領悟到了這里的“相”不僅僅是指一個人的外貌長相,它蘊含著一個精神長相,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若要優美的嘴唇,你要會親切地講話,若要可愛的眼睛,你要看到別人的好處。”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飽滿不空虛,不拘于世俗,知識豐富的人,他的“相”才是完美的。
選自《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