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
竇曉光: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感染科學科帶頭人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病防控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肝炎學組組長
遼寧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遼寧省醫師協會傳染病分會會長
遼寧省肝病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
遼寧省傳染病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遼寧省重大傳染病(肝病)轉化中心主任
遼寧省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主任
遼寧省感染性疾病專業質控中心主任
中華肝臟病雜志副總編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副主編
首屆遼寧名醫
記者問:請介紹一下藥物性肝損傷的基本概念。
竇曉光教授:藥物性肝損傷實際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藥物是我們醫生治療疾病必須用的。藥物性肝損傷其實有兩大類,第一個是有毒性的藥物對肝臟的損傷。藥物在上市之前它要做一期、二期、三期試驗,上市以后還要做臨床觀察,有嚴重毒性的藥物都不能用,除非特殊的疾病。因此,通常所說的藥物性肝損傷主要指的是藥物誘導的肝損傷,因為人體隨著年齡增加,機體長期接觸一種物質,身體的代謝就會發生改變,所以叫做藥物誘導的肝損傷,而不是藥物直接導致的肝損傷。藥物誘導的肝損傷或者藥物相關的肝損傷與個人自身免疫狀態、是否已經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本身為特殊體質、用的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都有關系。
記者問:發生了藥物性肝損傷就必須停藥嗎?
竇曉光教授:首先我們知道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臟器,各種原因都可以導致肝臟的損傷。比如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會產生很多毒素,首先會損傷肝臟、腎臟、血管、骨髓,從而導致轉氨酶升高。感染之后呢,大家一定會用藥,那轉氨酶升高是病毒引起的還是藥物引起的就不能直接定義。有部分患者可能之前轉氨酶水平就高,沒有檢查過,來醫院檢查之后,發現轉氨酶升高了。新冠患者的常規生化檢測包括血常規、心肌酶譜、肝功能,其中就包括了轉氨酶,那轉氨酶升高是藥物引起的還是病毒引起的,都有可能。不一定是藥物引起,如果這個藥物會導致輕微的轉氨酶升高,因用藥時間短也是要用的,不然的話新冠發生會危及生命,不能因為引起輕微的肝轉氨酶高,就把所有的藥都停掉,這個才是錯誤的。
記者問:如何診斷藥物性肝損傷?
竇曉光教授:藥物性肝損傷診斷是最復雜的,必須由醫生來診斷。首先要詢問病史,了解你因為什么原因或疾病而要用這種藥物?保健品或中草藥相關的肝損傷也是非常多的,還有膳食補充劑、所吃的食物配伍禁忌都會引起肝損傷。比如住院患者,存在基礎疾病,又用了藥,然后做肝臟的生化學檢測,發現轉氨酶升高,同時又有轉肽酶和堿性磷酸酶等升高,醫生就會高度重視是否存在藥物性肝損傷的情況。
如果高度懷疑是藥物引起的肝損傷,醫生就會用藥物性肝炎評分系統來進行打分,作出診斷。如果仍然不能確定,我們還要做肝臟活檢和的病理診斷。
記者問:發生藥物性肝損傷后,有哪些的癥狀可提示發生了急性肝衰竭?
竇曉光教授:藥物、病毒、自免、代謝,包括其他因素都可能導致肝衰竭。什么叫肝衰竭?肝臟的功能喪失了。預警的第一個指標就是出現黃疸,化驗血發現膽紅素明顯升高,大家一定要重視。另一個指標就是凝血,要測凝血INR,正常人是小于1.0,當INR超過了1.3、1.5,我們就要高度重視。從癥狀上沒法判斷是否發生肝衰竭,真正到肝衰竭出現肝昏迷、肝性腦病,那可能已經很嚴重了,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預警就是膽紅素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礙,這兩個是至關重要的指標,發現之后一定要及時就診。
記者問:發生了藥物性肝損傷,怎么治療?
竇曉光教授:首先是積極治療原發病,是因為什么病用藥,第二要分析可能是哪個藥物誘導的,把這個藥物停掉,這是至關重要的,接下來是對癥輔助治療。服用一些保肝藥物,比如指南上的谷胱甘肽、熊去氧膽酸、多烯磷脂酰膽堿等。藥物都是雙刃劍,當你真正出現肝損傷,最重要的是停掉可能和它有關的藥物,積極地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