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戈
“有氧運動”目前在疾病防治、康復、養生、保健和科普宣傳資料中頻繁出現。我對非專業人群作了小規模隨機調查,結果顯示:約2/3的人回答有氧運動是在氧氣多的地方運動,如公園和樹木多的地方;約1/3的人回答不知道,僅少數人能正確回答。
氧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所必需。人體一切活動如心跳、呼吸、工作、做家務、運動等等都需要能量,能量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會直接提供能量,需要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分解、代謝才能產生能量。就像汽車發動機通過燃燒汽油產生動力,汽油的燃燒離不開氧氣。
當人體在安靜狀態時,呼吸在16次左右、心跳在70~80次,就能滿足身體氧氣的需求。當我們開始活動如做家務,鍛煉時,能量消耗增多、氧氣需求就增加,導致我們呼吸與心跳加快?;顒拥膹姸葲Q定氧的需求,從而影響呼吸與心跳的頻率。在一定時間內,機體能夠攝取并利用的氧量稱為攝氧量;把機體為維持某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氧量稱為需氧量。通過加快加深呼吸、增加心跳頻率以增加氧氣供應,提高能量生成效率。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有氧條件下能充分代謝,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大量的能量。如果攝氧量小于需氧量,身體對能源物質的需求不能靠氧化途徑解決,身體進入無氧代謝。無氧代謝只能使用糖分為燃料,特點是供能迅速但是產能量比較少。無氧代謝的最大缺點是糖分不充分「燃燒」,糖經無氧酵解分解為乳酸,乳酸的堆積導致肌肉細胞環境酸堿度降低,可使肌肉產生疲勞和酸痛感,這是高強度運動時容易疲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無氧代謝運動一般不能超過兩分鐘。很多時候需要休息一下,讓體力恢復,等血液把無氧代謝廢物帶走,才能繼續運動。簡單地說, 有氧運動就是吸入氧氣的量能滿足人體運動強度的需求;無氧運動就是吸入氧氣的量不能滿足人體運動強度的需求。為便于理解,做過比喻,有氧運動就像一個家庭經濟,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無氧運動就是經濟負平衡,借債過日子。
有氧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相當于最大攝氧量的40%—60%,或運動心率相當于最高心率的70%—80% 。
由于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自己很難去正確評估有氧或無氧運動,通常可以用呼吸和心率來評估,如果運動時呼吸通暢,能夠斷斷續續講話,那基本上是不缺氧,這樣的運動強度為有氧運動;若感覺到上氣不接下氣,不能講話。那就說明缺氧了,那就是無氧運動。
通常,有氧運動的心率一般都在每分鐘130次左右,若心率達到每分鐘150次時,這時的鍛煉就開始為有氧與無氧的混合代謝了,如果心率達到了每分鐘160次,甚至180次以上,這時的運動就已經屬于無氧運動了。 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40次以下,應該是有氧運動。研究表明,(220-年齡)×(60%—80%)的適當脈率時的強度為中等偏上的運動強度。比如,一位30歲人,最大心率為220-30=190,×60%或80%,即心率保持在114~152次之間的鍛煉才有效并安全。也有一個簡單計算運動心率方法即:170-年齡,30歲即心率140次。由于最大心率是一個基于生理條件的心跳極限的估算值,故實際強度要因人而異。
有氧運動肌肉組織利用游離脂肪酸的比例較高,對增強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改善血糖、血脂代謝都有明顯的作用。還可以:增加耐力減少疲勞、控制體重、降低血壓、提高血液中“好”膽固醇水平和降低“壞”膽固醇水平、刺激免疫系統、改善情緒、改善睡眠、減緩骨密度的損失。相關研究顯示,適度的有氧運動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運動的持續時間與能量物質的消耗有關,在長時間中等強度運動時脂類氧化提供能量來源的比例上升。例如運動持續30分鐘,游離脂肪酸的氧化供能占能量消耗的50%,運動持續2小時,游離脂肪酸的氧化供能占到62%,而糖的氧化供能下降到30%左右,所以減肥運動的持續時間要長 。
運動鍛煉的注意事項:
1.必須醫學檢查,判定心功能狀態以及有無心血管系統并發癥;
2.嚴格遵守運動鍛煉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人而異,個別對待;
3.運動中要避免低血糖發生;
4.要注意運動量,合適運動量的標志是運動中稍稍出汗,呼吸輕度加快,運動后有輕度的疲勞感,心率在5~10分鐘內恢復到運動前水平,精神狀態良好,睡眠佳。若鍛煉后感到十分疲勞,四肢酸軟,食欲欠佳,提示運動量過大;
5.定期測量體重、腰圍、體脂、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等,以評價運動療法的效果;
6.對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減肥速度不可過快,每周體重下降應小于0.5kg。如減重過快,反而加重肝脂肪變;
7.運動前患者應準備醫療卡,寫明姓名、住址、電話號碼、聯系人、患病情況等,便于運動中佩戴,發生意外時可及時發現并處理;
8.運動后出汗較多,不宜馬上洗冷水浴和熱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