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徐江力


新冠肺炎疫情3年來,不僅讓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遭受重創,也讓全球經濟一度陷于“停擺”狀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以下簡稱世旅組織)2月23日發布的公告,中國重啟出境游對全球旅游業的復蘇產生了積極影響。世旅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旅游市場。2019年,中國游客共進行1.66億人次國際旅行,旅游總支出達2700億美元,旅游目的地多為發展中經濟體。
越南是與中國山水相鄰的友好鄰邦。近年來,中越兩國在邊境旅游領域方面的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隨著中國國門的重新開放,中越邊境跨境游也逐步恢復,3月15日,中越口岸城市東興迎來了疫情3年來首個旅行團。在中越兩國的邊境口岸上,昔日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再次生動了起來。
重啟,新的機遇
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世界各國經濟按下“重啟”快鍵,為了迎接新一輪的經濟復蘇,各國相繼出臺了相應的出入境政策,以迎接新一波旅游熱潮。
當下,隨著中國出入境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出入境旅游將迎來新一波高峰,而中越邊境跨境游或將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
據悉,3月15日,由38人組成的中國旅游團從廣西東興口岸出境后,在越南芒街口岸受到了熱情歡迎,這是疫情3年來東興口岸恢復團隊出境旅游業務的首個旅行團。“幾年前,我到過越南芒街旅游,從此喜歡上越南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在獲悉恢復旅游團隊出境業務后,我立即報名旅游團,從東興口岸出境到越南下龍灣、河內等地游玩4天。”游客黎東妹在接受《廣西日報》采訪時表示。
開放后的邊境口岸充斥著熱情洋溢的煙火氣,一改之前疫情下的灰蒙蕭瑟。東興口岸沿街往來著越南商販,男男女女皆頭戴草帽,背著大布包,里面裝著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各色小商品,商販們洋溢著熱情的微笑向游客展示著商品。疫情時期冷清的口岸街道,如今漸漸恢復了昔日的車水馬龍,人們忙碌著,舊朋新友打著招呼,密切的貿易交往也變得更加有溫度。
文化相親,情景交融
疫情之前,中國就是越南最大的入境游客市場。2019年,越南接待中國游客人數為580萬人次,約占越南外國游客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在2015~2019年,赴越中國游客年均增長率達34.4%。近期隨著第二批出境團隊游國家名單公布,越南再次成為中國游客最關注的國家之一。
中越邊境跨境游的發展得益于兩國相似相融的文化背景。已故的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曾說中越兩個民族“同文同種”“血統相通,文化根基相同”。儒家文化是中越兩國共同的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兩國交流起著重要作用。文化是旅游發展的內涵,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中越跨境民族地區融合了巴蜀文化、滇文化、駱越文化和東南亞文化,多元文化發展為跨境旅游地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令游客無比神往。
另一方面,中越邊境地區擁有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觀、名勝古跡,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比較豐富,如廣西的德天瀑布、明仕田園、通靈大峽谷等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風光,都散發著極致魅力,吸引人們前去探索。廣西的壯族唱山歌、那坡彝族跳弓節、田耕文化,越南的從劇、潮歌劇以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越南北寧官賀民歌及籌歌,都是漫長邊境線上具有歷史意義的寶貴民族文化資源,這為兩國共同挖掘特色旅游資源,進而促進雙方開展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總而言之,這些珍貴的跨境民族文化資源為中越雙方開展邊境旅游合作注入了無限活力,便于雙方在相似的民族文化基礎上,借助資源優勢加深合作,協調開發與整合邊境文化與自然資源,構建富有本國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形象,提高國際旅游市場吸引力與知名度。
此外,據歷史考證,在越南眾多的歷史文物遺跡中存留著漢文字,甚至當地的諸多文化景點的文物古籍是用漢字書寫介紹,這種文化語言上的相通性讓中國游客在出境賞玩時倍感親切,且更容易理解并融入當地的風土民情中。
共推中越跨境旅游更上一層樓
中越跨境合作由來已久,具體可追溯到2004年中越兩國提出的構建跨境經濟合作的“兩廊一圈”戰略,這是兩國中期和長期經濟合作的共同規劃,將會成為雙方開啟加深跨境合作歷史進程的里程碑。此外,中國于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倡議基于多邊主義和非歧視性原則,有利于中國與沿線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跨境旅游等多方面展開合作,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促進雙方互利共贏。
在“兩廊一圈”和“一帶一路”雙重機遇下,中越跨境旅游合作不斷推進。2009年中國國務院提出建立“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的構想,這為雙方開展旅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隨后,雙方開展了一系列合作試點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如大新德天跨國瀑布景區、廣西憑祥市友誼關景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項目等順利開展并取得務實成果。2016年1月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不斷深化與邊境國家的旅游合作,支持廣西東興等有條件的地區與邊境國家開展跨境旅游合作。
此后,廣西憑祥、東興成為了中國西南地區與越南北部地區往來密切的邊境口岸,憑祥與越南一省三縣相連,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南大門”,還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國際大通道,更是與越南建立親密交往合作的“先驅”。在3月15日中越邊境跨境游恢復的當天,憑祥和東興口岸人聲鼎沸,聚集了眾多出境游的旅游團隊和重新開張的跨國商販,人們對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縱深發展充滿了期待。
當前世界進入后疫情時代,國際秩序正有條不紊地步入正軌,但由于疫情落下的“后遺癥”還未消除,經濟復蘇稍顯乏力,在各種不確定性和復雜因素交織的情形下,包括亞太很多地區和國家都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跨境旅游被各國視為經濟復蘇的重要抓手。相信隨著中國游客的回歸,中越雙方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亦將邁向新的高度。
·聯系編輯:381428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