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在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
1.宇宙論方面
墨子認為宇宙是一個連續的整體,整體又是由個體組成,整體與個體之間有著必然的有機聯系。人的認識是有窮的,而時空本身是無窮的,因此,墨子認為時空既是有窮的,又是無窮的。在世界范圍內,墨子的宇宙認識理論最接近現代認識。
2.數學方面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墨子所給出的數學概念主要有:關于“倍”的定義。墨子說:“倍,為二也。”(《墨經上》)關于“平”的定義。墨子說:“平,同高也。”(《墨經上》)這與歐幾里得幾何學定理“平行線間的公垂線相等”意思相同。
關于“圜”的定義。墨子說:“圜,一中同長也。”(《墨經上》)這里的“圜”即為圓,墨子指出圓可用圓規畫出,也可用圓規進行檢驗。圓規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給予圓以精確的定義,則是墨子的貢獻。墨子關于圓的定義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中圓的定義完全一致。
關于直線的定義。墨子說,三點共線即為直線。三點共線為直線的定義,在后世測量物體的高度和距離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晉代數學家劉徽在測量學專著《海島算經》中,就是應用三點共線來測高和測遠的。漢以后弩機上的瞄準器“望山”也是據此發明的。
此外,墨子還對十進位值制進行了論述。中國早在商代就已經比較普遍地應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墨子則是對位值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正如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中所說:“商代的數字系統是比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同一時代的字體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3.物理學方面
在光學史上,墨子是第一個進行光學試驗并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家,是幾何光學的奠基人。小孔成像原理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對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得出了幾何光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墨子關于光學的研究,“比我們所知的希臘的要早”“印度亦不能比擬”。
4.機械制造方面
墨子是一個精通機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3年的時間,精心研制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他又是一個制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贊賞。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術,并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御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筑技術。他所論及的這些器械和設施,對后世的軍事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