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芳
營商環境是一地經濟發展的“硬基礎”,這個基礎牢不牢,和干部作風實不實關系密切。
今年初,全省“三個年”活動啟動,為營商環境的突破指明了方向,陜西省紀委監委也連續3年將營商環境領域作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的重點領域之一。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著力糾治企業反映強烈、群眾反映集中、社會普遍關注的影響和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如何進一步做細做實監督,為營商環境保駕護航?記者專訪了3位紀委書記。
監督保障有實招優化提升見實效
記者:近年來,當地紀檢監察機關在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海兵:一是落實監督專責。千陽縣紀委監委將全縣營商環境突破年100項重點任務納入政治監督清單,“室組鎮”聯動,圍繞企業審批、用地、建設、要素保障等開展全鏈條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壓時限、縮環節、減前置、優流程、提效率。今年上半年,千陽縣新增經營主體286戶,同比增長25.4%。二是整治突出問題。以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為契機,緊盯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履行“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職責,全面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例如,開展“紀檢監察干部坐大廳”行動,督促職能部門為企業群眾辦實事478件。三是改優干部作風。開展“治庸提能、治懶提效、治散提力、治慢提速、治虛提實、治粗提質”作風建設專項整治,解決了部分干部作風松散、狀態不佳、精氣神不足等問題,推動服務質量、行政效能、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全面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處處彰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持續擦亮“千鈞一諾、陽光服務”政務服務品牌。
王杰:近年來,子長市紀委監委把扎實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和轉變干部作風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制定了《關于加強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實施方案》,按照“一告、一訪、一談、一查、一警”的工作思路,聚焦服務發展大局,嚴肅監督執紀問責。“一告”即發布公告,廣泛征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及時受理損害營商環境違紀違法問題檢舉舉報;“一訪”即開展暗訪,深入全市各機關部門、窗口服務單位明察暗訪,及時運用“四種形態”處置損害營商環境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一談”即召開座談會,組織全市項目單位、民營企業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專題座談,聽取他們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意見建議;“一查”即查辦案件,發揮“室組鎮”聯動監督、聯合辦案優勢,以“零容忍”態度集中力量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的違紀違法問題;“一警”即加強警示教育,深入剖析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去年以來,子長市共查處破壞營商環境問題1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4人,及時通報曝光違紀違法問題4批次。
劉雪鋒:一是常態化監督。洛南縣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主體責任檢查、述責述廉重要內容,列入“清單化+單元制”監督清單,著力糾治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和惠企政策不嚴不實、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二是全覆蓋整治。連續3年開展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以“周匯報月調度季通報”機制倒逼各責任單位排查整改突出問題33件;開展“室組地”聯動監督和蹲點調研11輪次,查處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1件,黨紀政務處分23人。督促縣營商辦成立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聘請15名政務服務效能監督員。洛南縣創新推行的“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證”改革2個案例被編入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典型案例匯編,今年新增經營主體突破1000家。三是貼心式服務。實施了百名紀檢監察干部聯項目訪企業活動,紀檢監察干部每季度深入企業、項目,全面摸排產業發展資金兌付、政策落實、審批程序辦理等情況,建立反饋單、督辦單、監察建議書“兩單一書”查督改閉環機制,督促職能部門為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用地、辦證等問題21個,健全完善制度11項。
給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精準畫像
記者:請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談談當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主要有哪些?
張海兵:一是違反黨的廉潔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比如,某村委會原主任違規接受承攬本村工程的項目人員宴請、禮品,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二是工作方式簡單粗暴違反黨的群眾紀律。比如,某局工作人員對前來辦業務的群眾出言不遜,傷害了群眾感情,造成不良影響,被給予組織處理。三是違法經營影響正常市場秩序。比如,某農業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因違法經營擾亂種子經營秩序,被給予行政處罰和黨內警告處分。四是優親厚友損害公平正義。比如,某村民小組長在對外承包本村民小組山坡地過程中優親厚友,造成集體資產資金流失,被給予政務警告處分。2022年以來,千陽縣共查處損害營商環境案件30件44人,有效發揮了震懾警示作用。下一步,將綜合運用調查走訪、信訪舉報、日常監督、巡察審計、大數據比對等手段強化監督執紀,對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優先處置,持續釋放誰破壞營商環境誰就要被嚴懲的強烈信號。
王杰:一是阻擋工程施工和擾亂生產經營秩序。當前個別黨員和村組干部因征地補償、拆遷補償糾紛,采取阻擋施工等方式損害營商環境的案件占比高達75%以上。二是少數公職人員違規參與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個別單位干部職工入股企業、以干部身份公開參與市場經營活動,影響惡劣。今年,子長市嚴肅查處了2起干部職工違規參與經營活動損害營商環境的案件。三是個別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審批權、執法權,索取和收受紅包,嚴重損害了黨員干部形象。比如,去年底查處了子長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原大隊長劉某某,利用執法權多次違規收受被監管對象禮品禮金2.4萬元等問題,劉某某被開除黨籍。四是一些審批和窗口服務單位存在“小鬼當家”現象,有的欺上瞞下、越俎代庖,有的落實“最多跑一次”打折扣、留暗門,有的“無利不起早”,審核材料設門檻,以沒有先例、沒有文件等為借口推脫不辦,借機收受好處。
劉雪鋒:一是個別單位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不到位,落實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及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中主動性不足、執行力不夠,工作進展緩慢。對此,洛南縣紀委監委下發監察建議書2份,約談相關部門負責人3人次。二是個別職能部門及行業系統監管不規范、審批不嚴格、程序履行不到位,導致項目建設出現問題。比如靈口鎮一小學校長違規插手下屬單位建設工程,對項目實施把關不嚴出現質量問題,造成不良影響,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三是少數干部在服務企業中工作作風不嚴不實,以權謀私、違規收取費用、接受宴請。比如,某衛生院副院長在衛生院院落改造硬化及辦公室內外改造工程中,從某公司工程承包人手中索要部分工程項目從中牟利,該副院長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又比如,巡檢鎮某村黨支部書記違規收取轄區內公司管理費共計2.5萬元用于村委會其他開支,該村黨支部書記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查漏補缺為營商環境再提升清障開路
記者:立足職能職責,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還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
張海兵: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千陽縣將全力推動縣域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是要監督指導縣營商辦制定減稅降費、金融信貸、扶持獎勵等涉企優惠政策清單,督促做好政策宣傳、解讀、落實工作,實現惠企利民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不打折扣;二是要聚焦項目審批、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重點領域強化監督,助力打造“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打通網上“并聯審批”通道,優化要素服務保障,著力營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一流營商環境;三是要探索建立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進一步督促執法部門規范自身執法行為,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四是要進一步暢通企業反映問題舉報渠道,從嚴從快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及時通報曝光典型案例,針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著力打造讓企業安心投資、放心經營、舒心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
王杰:下一步,我們將多層次、多渠道公布營商環境投訴舉報電話和投訴舉報二維碼,廣泛受理企業、干部和群眾投訴舉報。聯合市營商辦在市融媒體中心開設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專欄,深入挖掘宣傳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以及專項整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同時,設立曝光臺,及時通報曝光損害營商環境、阻礙經濟發展典型案例。主動把開展營商環境領域政治監督工作融入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日常監督全過程、各方面,對工作進度緩慢、推進不力的部門單位,及時發函預警、約談提醒、限期整改,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優先核查、嚴肅處理,為子長市著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支撐更有力的要素環境、預期更穩定的法治環境、親清更統一的政商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劉雪鋒:首先是進一步暢通營商環境“信訪網電”四位一體舉報平臺,全方位收集起底行政訴訟、信訪、“12345”熱線涉企問題線索。緊盯掌握審批權、執法權、監管權、執行權的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嚴肅查處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吃拿卡要等腐敗問題,為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清障開路。其次是鞏固作風建設,嚴管厚愛打造親商護商作風。推動懲戒、教育和治理同向發力,通報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開展以案促改,引導黨員干部舉一反三、引以為戒,督促案發單位補齊責任、教育、監管、制度等方面短板。健全容錯糾錯工作機制,對黨員干部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因擔當盡責出現的失誤錯誤予以容錯,推動干部敢為、想為、能為,不斷厚植企業發展的“親清”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