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兒
“今年的糧食損耗率是多少?”
“糧食入庫、出庫的賬單,讓我們看看……”
今年7月,陜西省漢陰縣紀委監委對涉糧問題線索開展清底式“回頭看”。在縣糧食儲備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檢查組工作人員看到公司健全了分工明確、高效有序的管理機制,不禁感嘆這里的大變化。
2021年,他們曾在這里開展過一次監督檢查,發現了不少問題……
2021年10月,漢陰縣紀委監委按照全省工作要求,成立專項監督檢查小組,在全縣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在縣糧食儲備購銷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監督檢查時,兩張票據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為什么2013年的儲備小麥購銷合同上顯示是300萬斤小麥,而在2018年出庫時,重量只有294萬斤?”專項監督檢查小組工作人員當即對照國家糧食損耗標準,發現該公司的糧食損耗遠高于國家上限標準。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事關千家萬戶,必須認真對待。專項監督檢查小組立即將該問題線索上報。經漢陰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審批后,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對該問題線索進行處置。
相差6萬斤小麥,為什么會有如此高的耗損?究竟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第一紀檢監察室立即成立核查組,通過核對糧食購銷出庫單和入庫單,發現縣糧食儲備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在購銷糧食時,未曾對小麥進行質量檢測和重量抽檢,入庫時也未曾組織工作人員進行驗收,存在采購入庫環節把關不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導致6萬斤小麥“不翼而飛”,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我們在銀行調取流水時,還意外發現該公司總經理劉某曾挪用公司用于購買糧食的10萬元公款。”于是,核查組工作人員立即與劉某進行了談話。
“公司損耗了6萬斤小麥是怎么回事?”“你啥時候買的房子?有沒有貸款?”隨著調查的深入,劉某由之前的淡定坦然逐漸變得焦慮不安起來。
原來,劉某在2009年修建新房時,向銀行申請了貸款。恰逢貸款到期之時,公司賬戶里有一筆用于購買糧食的公款,為解燃眉之急,劉某自作主張“借用”這筆錢還了貸款,一年后,才把錢還給公司。
“雖然劉某不是黨員干部,也沒有給企業造成太大的損失,但他的行為違反了規定,觸碰了法律紅線,必須懲治。”
2022年4月,漢陰縣紀委監委將劉某涉嫌挪用公款問題移交司法機關,并對原縣糧食局分管領導進行追責,給予其相應的黨紀政務處分。
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解決問題。漢陰縣紀委監委向縣糧食儲備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主管部門下發紀律檢查建議書,要求開展以案促改,針對該公司存在的管理混亂、長期違規列支伙食補助等問題,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
在漢陰縣紀委監委的監督下,一個月的時間,縣糧食儲備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改頭換面,健全了管理機制,加強了糧食入庫、儲存、出庫各環節管理。
“自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我們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深入查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嚴懲糧倉碩鼠,為全縣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紀律保障。”漢陰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
近年來,漢陰縣紀委監委認真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緊盯儲備糧收儲、銷售、輪換及監管等重點環節,通過監督檢查、巡視巡察等方式嚴肅查處了一批“靠糧吃糧”、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推動完善細化了一批監管制度,有效形成懲的震懾、嚴的氛圍。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共組織開展糧食購銷領域監督檢查5次,發現問題13個,已完成整改5個(其余問題正在整改中),向黨委(黨組)反饋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