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蓁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科技革命大勢,對互聯網催生的傳播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尤為關心。早在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連線,與福建寧德赤溪村的群眾隔空相見,諄諄囑托,進一步增強了鄉親們脫貧奔小康的信心和士氣。
“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編輯記者,大膽運用新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網絡視聽傳播的創新首先要放在全球技術變革的背景下去思考與謀劃。2023年,繞不開的話題就是人工智能對新一代互聯網形態的重大影響。我們有三個判斷:
一是智能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
二是中國必須開創人工智能研發新的范式;
三是智能媒體時代,人與機器需要協同融合。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AI生成內容的平臺都是有價值取向和特定立場的,所謂的技術中性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要高度關注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
內容與科技融合的重擔就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網絡視聽正在承擔著更大的使命,做好內外融合、上下聯通的橋梁與紐帶;網絡視聽成為數字中國獨特發展優勢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絡視聽既要突破技術,又要回歸本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兩個字出現了105次!我們只有用真實而有感染力的視頻語言去貼近人民,傾聽和表達人民的情感,才能與人民站在一起,才能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在視聽傳播創新方面,我還有三點建議與大家分享。
一是讓創新活化視頻語態,激發人民共情。人民網始終把報道好習近平總書記和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責任?!额I袖的足跡》《足跡·2022》《習近平講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頻頻登上平臺熱搜榜第一名。我們創新語態,在思想性、創新性、藝術性、文化性上下功夫,努力打造《跟著總書記看中國》《領航》《Follow Xi》等系列視頻,用領袖魅力激發人民共情。
二是讓思想融入故事,讓全民自傳播。偉大時代需要思想指引,偉大事業需要核心領航。要實現思想的指引和領航,需要借助故事化、場景化、情節化的解構和表達,讓思想激發共情共鳴、鼓舞人心。
講好奮斗者的故事,不如讓奮斗者講故事。過去我們常常說“講好奮斗者的故事”,內含的邏輯是“我說你聽”。而進入視頻化傳播時代,傳播的邏輯是“以人為媒”“人人皆媒”。講好奮斗者的故事,不如讓奮斗者講故事,發揮多元主體作用,構筑“全民傳播矩陣”。
三是讓技術服務內容,讓清朗充盈網絡。網絡視聽越發達、越智能,就越需要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才能讓清朗之風充盈互聯網。目前,人民網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應用新范式。推出了跨模態視頻安全引擎“白澤”,涉政智能審核平臺“人民審?!币约拜浾摪踩L控平臺“諦聽”三款產品,能夠實現音視頻等內容的交叉搜索、追溯謠言、查明源頭及傳播路徑,建構全新安全風控體系,并且無需依賴大規模算力,具有資源復用率高的優勢。
人民網將繼續爭當媒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者和實踐者。人民網人民視頻2023年將承辦第五屆智能視聽大會,也歡迎各位業界同行屆時蒞臨指導,繼續探討網絡視聽的新未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