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峰
摘 要:隨著國家生態建設和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發展,開始重視林林植物種植。在改善土壤和大氣環境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中,反季節植物具有苗木成活率高、栽培管理復雜等特點,所以園林工作人員應當掌握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以此來打破植物反季節種植的約束。同時,植物種植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整個園林藝術魅力的展示,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內往往會要求反季節種植來呈現良好的視覺效果。而這也證明了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的重要性。
關鍵詞:林業生產;反季節;種植技術
引言:在林業生產中,植物栽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整個林業生產項目的基礎工程,植物栽培技術應用質量直接影響林業生產,必須要積極探索多樣化的種植技術。目前,反季節種植技術能夠滿足林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相關單位要對其施工工藝進行深入研究,以此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尤其是在山東地區氣候、濕度和土壤等因素的影響下,一定要確保植物反季節種植效果。對此本文將分析植物反季節種植的重要意義以及主要影響因素,并提出反季節種植技術原則和具體應用。
1植物反季節種植的重要意義
在林業生產建設期間,部分植物必須要按照一定的生長規律和季節變化來適當種植。但隨著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林業生產建設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林業生產中的植物種植必須做出創新改變,打破季節等種植因素的限制。因此,這就需要相關單位創新施工模式,合理應用創新栽培技術。而應用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為人們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但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植物正常生長規律,因此在實際栽培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栽培管理不科學,將會導致植物死亡。而且反季節植物種植投入成本較大,需要對這些關鍵問題進行科學處理。
2影響植物反季節種植的主要因素
2.1栽植成活率
常見的反季節植物種植苗木所處的生長環境十分惡劣,對苗木生長抗逆性要求較高。同時,山東臨沂地區冬季和早春土壤溫度較低,根系溫度和濕度不理想,水肥吸收能力較差,無法滿足苗木的正常呼吸和蒸騰作用,從而導致植株成活幾率大大降低。
2.2植株長勢
植物在不同季節呈現出了不同的長勢。春季大部分植物的葉都無法得到充分延展,根系再生能力交叉,很容易出現營養供應不足和植株長勢失調等問題。而夏季植株生長態勢十分旺盛,環境溫度較高,植株的蒸騰作用十分旺盛。冬季植株通常都處于休眠期,根系的再生能力和長勢較弱,很容易出現枯死和凍死問題。
3植物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原則
3.1適地原則
反季節植物的植株成活概率并不理想,面對與植物生理特性相悖的條件,需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地點,減少土壤土質條件不相符造成的損傷影響,最大限度地滿足苗木生長土壤需求。同時,在種植之前要全面檢測土壤中的各項指標,包括PH值、EC值、土壤容量與通氣孔隙度等。這樣才能夠為反季節植物種植提供更加合適的栽植土壤,提高了苗木整體成活概率。
3.2適時原則
在反季節植物種植之前應當做好氣候條件調查工作,在種植工作正式開始之前,要提前了解當地栽植區域的氣象情況,盡可能地避開烈日或暴雨天氣,種植工作要保證在當天完成,實現隨起隨栽的目標。此外,山東臨沂地區不同苗木的反季節種植時間存在明顯差異。通常早春栽植在2-3月份,晚秋栽植在10-11月份。選擇這兩個時期栽植反季節林木,成活概率更高,環境溫度和濕度也會相對適宜,林木病蟲害發生幾率也會得到有效控制。比如早春可以栽植五角楓和金絲楠等;晚秋可以栽植金森女貞和白皮松等等。
3.3依樹種植原則
在林業生產建設中,不同苗木的栽植方式明顯不同,最常見的反季節栽植方式包括帶土球移植和裸根栽植方式。其中裸根栽植方式適合金森女貞和大部分落葉樹種,此方法可以保證林木根系的完整性,植株成活概率較高。實際栽植過程中國要對根系進行打漿處理,避免根系遭受破壞。而帶土球移栽適用于玉蘭和板栗等苗木種植,此方法能夠有效提升苗木成活概率。
4植物反季節種植技術具體應用
4.1選擇合適的種植土壤
反季節植物種植一定要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確保植物能夠獲得較為良好的舒適條件,確保植物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生存生長。同時,當地工作人員要提前對栽植土壤展開分析和化驗,了解土壤當中包含的化學物質,及時做好施肥和消毒工作。因為部分植物對土壤PH值要求十分嚴格,所以要結合植物特性來選擇合適的栽植土壤,保證土壤結構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能力。針對一些砂性土,可以將其更換為種植土,利用消毒液進行殺菌消毒處理,適當地鋪上珍珠巖和燒結爐渣顆粒,確保植物生長期間微量元素得到順利釋放,提高反季節植物的成活概率。整個種植過程要保證最低土層厚度,草坪和花卉厚度要保持在30cm左右,喬木可以控制在90cm左右的厚度;灌木控制在45cm厚度。只有保證這些土層厚度標準才能夠提高植物成活率。除此之外,還要對土壤進行翻耕處理,在反季節植物種植之前,要提前翻耕種植區域的土壤,適當地增加土壤松軟程度,為植物提供一個更加舒適良好的生長環境。現如今,當地部分種植管理工作人員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土壤種植展開規劃,導致化肥使用量過高,導致土壤環境出現了板結和硬化問題。
4.2保證植物材料質量
反季節植物種植對植物自身要求十分嚴格,植株要想在反季節惡劣環境中順利生長,就必須要保證健康性、強壯型和無病蟲害特性,挑選出根系發達且色澤光亮的植本,確保植株整體生長質量,呈現枝葉繁茂的特點,不會出現任何腐爛和腐朽問題。而草塊的土層厚度要控制在3-5cm左右,草卷土層厚度也要控制在1-3cm。從植物品種選擇角度來看,目前很多關于生命力頑強種子展開的研究都取得了明顯進步,越來越多的創新植物品種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因此,山東臨沂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環境因素和地理要素,挑選合適的植株品種,通過更換品種可以有效提升植株成活率和質量,因此在播種之前,必須要做好品種挑選工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更加科學的植物品種。除了品種挑選之外,工作人員也要保證植物種子的品質和純度,避免出現壞種和病種問題。在挑選完高質量種子之后,工作人員要及時對種子進行處理,從而預防各種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提高反季節植物的成活概率。
4.3苗木運輸與起挖
反季節植物苗木的選擇要遵循就近原則,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實現當天挖掘、當天種植。植物在土地當中時,需要先開展移植工作,針對較大的傷口問題可以涂抹愈合劑,避免傷口發生感染。同時,在起挖過程中要清楚了解帶土球的大小,從而選擇合適的圓槽圈,灌輸一定濃度的活力素水劑,確保林木在運輸過程中可以獲得充足水分補給,不會導致樹苗出現壞死,使其養分供給充足。在植物植株起運時要關注當地的天氣情況,盡可能地選擇陰雨天,避免陽光暴曬,選擇一天的傍晚時刻進行搬運。在此期間可以通過對植株涂抹藥物進行保護處理。對于反季節植物種植大苗而言,還可以采取假植方法。像夏季施工硬容器療法不僅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而且管理起來也十分方便。除此之外,對工作方式也要進行合理優化。在山東地區開展反季節植物種植,要想提高成活率和種植質量,就必須要對工作模式進行完善,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方法。如果不關注生產模式,在同一塊土地上長期種植,那么很容易導致土壤養分逐漸喪失,病蟲害數量不斷增加。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能夠減少各種不良因素,提升植株質量和品質。結合當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溫度和濕度,能夠為植物生長創造最佳條件。隨著種植工作機械化設備的不斷增加,很多種植工作都可以依靠機械方式開展,實現了精細化和合理化種植,減少了勞動力成本投入。
4.4規范反季節植物種植操作流程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反季節植物成活幾率,則必須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開展種植栽培,及時清除土壤環境中的垃圾和有害物質。同時,在干燥種植區域可以提前澆水。這樣的種植流程可以保證反季節植物植株在高溫條件下不會出現積水、缺水等問題。在種植開始之前,可以使用3%的消毒液和5%的生根劑,配合修剪工作,結合植物的實際要求修剪出需要的形狀,及時剪除運輸期間出現的斷根和斷枝。針對體型較大的植株,可以將樹冠去除一半作用;而對于常綠針葉類林木,只需要修剪枯死樹枝和病死枯枝即可;喬木通常會將第一分枝點以下的所有枝條全部去除,其目的就是為了保持樹冠原狀。另外,針對一些珍貴稀有的樹種,要盡可能地減少修剪,嚴格按照規定事項展開種植栽培,確定土球位置之后,要去除包裝物,對填土進行分層搗實,保證栽植填土的工序。裸根苗木需要在當然完成種植,不能存在過多的暴露時長,如果是當天無法及時處理的苗木,還要及時進行假植處理。相關部門在反季節植物種植管理期間,要對工作安排流程進行嚴格監督,對員工種植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保證種植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各種化學試劑也要合理規范的使用。只有滿足這些要求,才能夠保證植株成活率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對此,監管部門應當重視自身的工作態度,明確自身發展任務和發展目標,將所有工作人員的職責落實到位。對于表現優秀且個人能力強的員工,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相反,針對頻繁出現失誤的工作人員要進行適當地處罰,確保園林工程建設符合規定制度要求。
4.5植物種植養護
在反季節植物種植過程中,養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給予高度重視,在反季節植物植株種植之后,要避免出現高溫暴曬問題。對此,可以利用遮陰網避免林木枝葉直接暴曬,保證枝干上方空氣的流通性。針對胸徑5cm以上的植物,要做好支撐防倒伏處理,用三角樁設施進行固定。此外,做好保濕工作也十分重要,在樹干上可以纏繞草繩,噴灑殺菌劑,利用薄膜包緊。在此期間,利用塑料薄膜包裹附體休眠階段的林木效果非常理想,但需要在萌芽階段進行及時更換,因為塑料薄膜的透氣性很差,對樹木呼吸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新種植的林木要及時澆水處理,每日澆水要大于3次以上。如果處于干旱氣候和干旱講解,需要適當地增加澆水次數,澆水時間通常會在上午10點之前和下午3點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澆水期間要避免傷害植株根部,還要利用葉面水來增加葉面養分。除此之外,在反季節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同生長時期對養分需求存在明顯差異。因此,當地工作人員要采取針對性的施肥措施,為植物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一般在種植之前要施加足夠的底肥,當植株生長一段時間之后,工作人員要做好追肥處理。施肥期間要關注葉面情況,葉子發黃的區域可以適量施加化肥。在化肥施加的同時,灌溉也是提高反季節種植質量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要根據植物實際生長情況提供充足水分,如果實在降雨高峰時期,必須及時做好排灌工作,避免降水量過大對植物健康生長造成影響。
4.6蟲害防治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殺蟲藥劑也在不斷的更新完善。對林業病蟲害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就長遠防治目標來看卻并不樂觀,主要表現為害蟲在藥物的不斷作用下,增強了其適應性和抵抗力,具備了頑固性,也就是所謂的抗藥性,使得有些害蟲通過治理后不再出現,而另外少數的害蟲不僅會重復出現,而且其帶來的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例如天幕毛蟲、楊扇舟蛾以及松毛蟲等害蟲。
4.6.1天幕毛蟲
天幕毛蟲對梅花的危害主要是由其幼蟲引起的。其幼蟲在枝條上頂針形的卵殼中越冬,所以又得名頂針蟲。第2年4月中、下旬幼蟲從卵殼中鉆出,群集附近取食葉片,繼而在樹杈上反復移動,吐絲張網,并隱身網幕。先取食網幕周圍的葉片,接著分散全株,造成危害。可于幼蟲發生初期,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等噴霧,均有良好效果。
4.6.2楊扇舟蛾
楊扇舟蛾屬鱗翅目舟蛾科,又稱楊天社蛾,是楊樹主要食葉害蟲之一,春夏期間以幼蟲危害,1-2齡幼蟲群棲啃食樹葉的下表皮,殘留上表皮和葉脈;2齡后吐絲綴葉,形成大的蟲苞,白天隱藏其中,夜晚取食;3齡后分散取食,逐漸向外擴散為害,3-5天可將整株葉片食光,僅剩葉柄,遠處看像火燒過一樣,導致樹勢衰弱,嚴重影響樹木的健康發育和生長。可在幼蟲3齡前噴施滅幼脲3號2000-3500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森得保1500倍液進行防治,樹干及樹干周圍也要噴施。
4.7加強反季節植物種植專業技術能力
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新型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反季節植物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特點和不同的情況進行特性處理,利用高端設備來合理安排種植流程,相關人員要使用各種高端設備來開展種植工作,從而對反季節植物產量和質量嚴格控制。
綜上所述,開展反季節植物種植通常都是為了保證冬季也能擁有綠色植株。而反季節種植面臨著較為惡劣的環境,不僅外界氣候溫度較低,而且PM2.5含量較高。這些問題都影響著反季節植物的順利生長。因此,反季節植物種植必須要保證苗木成活率,在土壤、水分和溫濕度等方面加強管理,選擇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定期對反季節植物進行修剪,加強植株的養護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提高當地林業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林業造林分析以及營林生產管理策略應用[J]. 趙全海.江西農業,2016(13).
[2]林業造林工作存在的質量問題與建議[J]. 孫芳貴.鄉村科技,2018(13).
[3]論林業生產技術及管理措施[J]. 梁和英.現代園藝,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