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閱讀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杜 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注】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描寫詩人緣溪而上、霧氣蒸騰的情景,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
B.三、四兩句寫出暖冬之景。蚊蚋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
C.本詩既借景抒情,又運用典故,兼有直抒胸臆,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隨著時間推移和空間轉換,詩人筆下的景色多彩紛呈,壯麗的山川,輝煌的落日,以壯景襯哀情。
2.詩中“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四句寫景文字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依韻酬光化李簡夫屯田
范仲淹
老來難得舊交游,莫歡樽前兩鬢秋。
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語相投。
龔黃①政事聊牽強,元白②鄰封③且唱酬。
附郭田園能置否,與君乘健早歸休。
【注】①龔黃:漢代循吏龔遂與黃霸的并稱。亦泛指循吏。②元白: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并稱“元白”,為生死不渝之交。③鄰封:本指相鄰的封地,泛指鄰縣、鄰地。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感慨極深,是歷盡滄桑、劫后余生之語,故對舊日好友倍加珍惜。
B.次句緊承上句,寬慰友人不要感嘆年老:“兩鬢秋”照應下文“晚年”。
C.頷聯分述昔日、如今之事,“共”“相”二字又將兩人緊密聯系在一起。
D.頸聯以龔黃自喻,“聊牽強”有自謙之意,下句則寄托了對友人的期望。
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西 軒
孔平仲
新作朱門向水開,雖臨行路少塵埃。
久藏勝境因人發,盡放青山入坐來。
樹影轉檐棋未散,荷香飄枕夢初回。
晚年事事皆疏懶,賴得閑官養不才。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點題,寫詩人在臨水處新筑一軒,朱門碧水相互映襯,十分美麗。
B.次句詞情蘊藉,耐人回味,得陶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意。
C.第五句“樹影轉檐”暗寫弈棋時間之久,與末句中的“閑”字前后呼應。
D.第六句寫荷葉、荷花的清香縈繞于詩人的夢中,寫得極為清雅,引人入勝。
2.本詩頷聯蘊含哲理,藝術手法獨特,請簡要賞析。
名篇名句默寫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衰弱的生命頑強抗爭的精神。
(2)蘇軾在《赤壁賦》中概括了曹操軍隊在攻破荊州順流而下的軍容盛狀時寫戰船連接千里“____________”;同時也寫到了曹操的英雄形象,臨江灑酒,“____________”。
(3)銀河又稱銀漢、河漢、星漢、明河等,常常出現在古詩詞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勸學》中強調廣泛地學習、自省的意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點。
(3)“鷗”作為鳥類的一種,在唐詩宋詞中經常出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贊揚宋武帝劉裕當年為收復中原而大舉北伐、建立功業的兩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琵琶女技藝高超,演奏前先用“____________”校弦試音,接著又用“____________”一句點出她演奏的曲目。
(3)在古代詩詞中,文人常借飲酒排遣自己的愁緒,比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也常借飲酒抒發心情的輕松愉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通感,描寫了宮中女子起舞的情景。
(2)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中,“____________”一句,以“植物”為意象,描寫了潯陽江頭送客的環境,而“____________”一句,則以“月亮”為意象,描寫了詩人與客人傷心分別時周圍的環境。
(3)青,是古人喜愛的顏色。一樣的青色入詩,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____________”寫出即將下雨的黑沉陰郁,又用“____________”表現天空的廣闊與無邊無際。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補牢,猶為未晚”意在告誡人們不要糾結過去,而要放眼未來,《歸去來兮辭》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滕王閣序》描寫水天相接、渾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是將對滕王閣的景物描寫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的文眼句,歷來被人視為千古絕唱。
(3)人生短暫而月亮永恒,這也是詩詞中最富有哲理意義的思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
(2)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對君王荒唐而不能理解自己的抱怨。
(3)“笛”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常用笛聲表達思鄉之情,如“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遙游》中莊子說“小年不及大年”,其中寫小年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警告南宋統治者北伐前要慎重權衡,做好充分的準備。
(3)“行路難”是古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情,古代詩人常以此入詩,表情達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師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頂真的修辭手法說明了老師與弟子的關系。
(2)在古代,君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常常根據個人喜惡而獎罰。針對這一點,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議施恩時應做到“____________”,而懲罰時應做到“____________”。
(3)古詩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頻頻出現在文人筆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石鐘山記》中,蘇軾通過記敘自己探求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經過,指出要想認識事物的真相,須有質疑求實的精神,切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望自己的年輕歲月,陸游在《書憤》中回味了當年“____________”的豪情壯志,劉克莊在《賀新郎》中回憶了“____________”的軍旅生活。
(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為一個富有審美意味的詞語,在古詩詞中也頻繁出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寓言《揠苗助長》諷刺那些違反事物發展規律的行為,《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他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2)柳永的《望海潮》中,人們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盡情享受樂器給生活帶來的愉悅。
(3)“興”是《詩經》“六義”之一,被后世詩人繼承并運用,這種藝術手法在唐詩中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感嘆賢者如月,不知“____________”,內心惆悵,接著想象老朋友遠道來訪,眾人“____________”,重溫往日恩情。
(2)《六國論》中,蘇洵認為六國如果一味賂秦求保,就會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惡性循環之中,國家難免滅亡。
(3)人有時內心充滿矛盾,常常心里想著什么,可現實卻不容你如此,兩難之間更見張力,古詩文中寫出抒情主人公矛盾心理或行為的詩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鐘山記》中,蘇軾對李渤觀點存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黎明時分,人們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時所看到的日出奇景。
(3)古代有“路上行車,水上行船”的說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種類可分為舟、船、舫等,這些名稱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賈誼的《過秦論》中,寫秦始皇滅掉六國之后,為了抵御北方匈奴人的侵擾,所采取的策略和取得的效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馬諫議書》中寫盤庚不因有人怨恨而改變計劃,考慮事情適宜就行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中,詩歌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以及浩瀚的作品,深受世人喜愛和重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____________”之人,多得無法記載,而“____________”,即只有卓異不群人才能不朽。概述歷史現象的同時,也暗含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2)《燕歌行》作為一首邊塞詩,氣勢昂揚,筆力矯健,其中描寫大軍出征時敲鑼打鼓、軍旗獵獵的雄壯場面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音同“祿”,世人喜好將其作為“長壽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習性恬淡安靜,文人也常借其表達隱逸情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