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波

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高等學府,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北3千米峻極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陽寺,為佛教寺院。宋景祜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書院時賜名嵩陽書院,并設院長掌理院務。 嵩陽書院為宋代程朱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其建筑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美文 賞讀
走進嵩陽書院
趙 煒
在一片蔥翠挺拔的竹林里,在冬日暖陽的清輝中,我如約來到嵩陽書院。抬頭仰望,只見“嵩陽書院”四個大字赫然立在眼前。字跡敦厚方正,骨力勁健。一個“嵩陽”、一個“書院”,其意其韻,其深其遠,讓我頓生敬重之情。
走進嵩陽書院,也就走進了中原思想文化的長廊,走進了天地之中。
嵩高維岳,峻極于天。來到嵩山,是為尋求中原文化的根脈,也是為探訪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位于鄭州嵩山風景區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的嵩陽書院,有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嵩岳寺塔,“東漢三闕”中的少室闕和啟母闕,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觀星臺等,共同構成嵩山“天地之中”歷史文化遺跡,并且在2010年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書院嵩高景最清。”嵩陽書院的清明儒風,源于這里是中國儒學中理學的開創地,理學發源于茲,也興盛于茲。北宋以降,河南始終是理學中心之一。元代的許衡,明代的呂坤,清初的孫奇逢、耿介,晚清的王少白、李敏修,一代又一代河南的中原大儒在此繼往圣之絕學,形成了以“宋明理學”為濃重氛圍的中州文化圈。
河南,華夏肇興之地,中華文明之根。在歷史上,中原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儒家學說是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更是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理想之國。因此,嵩陽書院的身上印刻著深厚的理學印跡,閃耀著古老的儒學之光。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顥、程頤兩兄弟的學術思想均彰顯于嵩陽書院。二程兄弟繼承周敦頤、邵雍的思想,創立“天理”學說,努力復興儒學,成為“宋明理學”的奠基者。兩兄弟在書院講學長達10余年,循循善誘,使聽講之人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之水,書院里的每一方土、每一磚瓦,似乎都留有二程兄弟的學說遺訓。
嵩陽書院也有大儒朱熹講學的身影,這里也走出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朱熹說:“用則澤及天下,不用則無愧俯仰,如是而已。”寥寥幾句,明心見性,展露出堅守書院的執著情懷。大儒王陽明在人生的困頓和痛苦之中,慎獨深思,領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學,形成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論框架,由此升華為陽明心學,讓很多人看到了光明及希望所在。可以說,王陽明是從程朱理學的陣營中走出來的一位思想家。
延續著教育功能的書院成為孕育并集納了一代代學人的港灣,至今仍見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遷與發展。
經過千年洗禮的嵩陽書院,在堅定文化自信、堅守文化傳承的新時代,充分展示著其卓然風采。在每一年的新學期開學之初,嵩陽書院都會迎來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的新生。該院把開學典禮放在嵩陽書院舉行,并且安排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在嵩陽書院舉行國學會講,讓中原文化的種子盡早滲入學生的心田。一個個青春矯健的身姿,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使古老的書院增添無限生機和活力。專家與學生熱烈的討論聲激蕩著講堂,使古老的嵩陽書院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在古樸雅致、具有深厚理學淵源的儒學圣地——嵩陽書院舉行會講,旨在讓同學們沐浴在千年書院的文化春風里,繼承二程乃至陽明哲學的精髓,培育人文精神,關注內心,甘于寂寞,追求新知,寧靜致遠,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之人。我想這也是今日書院文化傳承與教育功能的最大彰顯。
懷著對傳統文化的敬仰之情,我在嵩陽書院瞻仰,承儒學之洗禮,受心靈之凈化。只見書院里朗日和風,寧靜溫馨,松柏蔥郁,塔影綽綽,怎能不愉悅心靈、滋養性靈呢?心中的嵩陽,永遠高舉思想大旗,弘揚民族文化之魂,傳播中華文明之光。
(摘編自“河南思客”)
知識 卡片
嵩陽書院建筑格局
嵩陽書院內建筑布局保持著清代建筑布局,原書院的建筑多已破殘,現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間,共占地面積10084.4平方米,東西寬78.6米,南北長128.3米。中軸建筑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圣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先圣殿內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統祠內有周公、大禹、堯帝像。藏書樓原為存放儒家經典的書房。在講堂之后有泮池,為儒家弟子中舉之后回來繞行懷念宗師孔子的地方。中軸線兩側的配房,均為硬山式建筑,分別為程朱祠、麗澤堂、博約齋、碑廊等,保存清代建筑26座108間。
嵩陽書院中軸線上除五進代表性建筑以外,還有博約齋、敬義齋、三益齋、四勿齋、考場、蔣公井等。
本期讀2版-讀3版參考答案
2.D(A.根據材料一第一段“作家們不只依靠學術演講、人物訪談等傳統形式抒發己見,而是積極融入新興媒體平臺,獲得了較高的曝光度”,選項強加因果。B.根據材料一第二段末尾數句話可知,原文說的“真摯的相遇”只是指作家余華的“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一例。C.根據材料一第三段最后一句話,原文說的是“無數人”,選項篡改了這一修飾語,犯了曲解原意的錯誤。)
3.B(材料二的觀點主要是:作家直播成功“出圈”,但銷售額無法比肩一些流量網紅;圖書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最根本的基石還是作家所賦予的精神內涵;作家在直播中要將文學和現代人的閱讀習慣、生活習慣結合在一起;唯有秉持公益心,才能使直播對作家帶貨,甚至是“出圈”,產生積極推動作用。據此,A、C項與作家無關,D項與直播無關。)
4.“端著架子”是指嚴肅文學停留于“內循環”,遠離、甚至隔絕大眾讀者。“三味”指的是文學的“人情味”“生活味”“文化味”。
5.①在論證方式上都是有立有駁,比如材料一第二段就是先駁后立,材料二第五、六段同樣是先駁后立。②在論證方法上都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③在語言特點上都嚴密準確,比如材料一第一段中“似乎”一詞,材料二第一段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的轉折語,都彰顯了思考的慎重。
掃碼關注,免費獲取學習方法報專屬提分秘籍。
征稿啟事
為了給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思想的舞臺,長期征集學生佳作。同學們可在理想信念、責任擔當、視野與胸懷、社會熱點、個人成長等大主題下各抒己見,文章須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具有立意高遠、思想深刻、見解新穎、構思精巧等特點,1000字以內為宜。投稿郵箱:751583057@qq.com。歡迎個人或文學社投稿!
注意事項:①來稿請在文末注明姓名、郵箱、電話、聯系地址、指導老師等真實有效的聯系方式;②來稿必須為原創首發,文責自負,嚴禁一稿多投;③來稿一律不退,擇優錄用,一經采用即付稿酬,并寄發樣報、刊用證書,自發稿之日起兩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