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清代袁枚認為人應立小志,這樣才能愿無不足;左宗棠認為,人應立大志,以圣賢豪杰為榜樣。兩人各有道理,但我認為,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應立小志為基,揚大志之旗,這樣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創造出一番新天地。
人生在世,志為根基。漢代揚雄曾經說過:“修身為弓,立義為的”,他告訴我們人生在世不能沒有志向?;仡櫄v史,有夸父每日追逐太陽的志,有大鵬展翅翱翔于四海的志,曹操面對大海寫下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詩句,袁隆平立志實現“禾下乘涼夢”。相反,不立志的人生如同提線木偶,行尸走肉般麻木和冷寂。因此,當代青年應該懷揣夢想,早早立下志向,朝著目標和希望展翅飛翔。
立小志為基,行穩漸遠。小志是為人做事的基礎,它往往容易實現,效果立顯。你看,范仲淹每天斷齏劃粥,最終學有所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你看,毛澤東立志每天精讀史書,立志洗涼水澡警示自己,后來,他成了一代軍事戰略人才;你看,烈士鄒紹孟先生在家書中教導孩子:“最優等雖不可得,優等諒必可能……做事要立志向上,養成強烈的競爭意識?!备鶕⒆訉嶋H情況提出要求,并未一味求立宏志。然而,憑借這些小志向,他們一步步創造了奇跡,豐富了人生。雖然志向小,但功效卻是極大的。當代青年萬萬不可忽視小志向,應該在做事前立下小志向,并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只要我們能夠做好每一步,實現每一個小志向,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化解。
揚大志之旗,志在高遠。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前行的路上,每個人都應立大志,以大志為方向。“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赝麣v史,古人早對大志有了認知,他們立大志,做大事。放眼現代,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陳祥榕烈士“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無不彰顯大志。前有古人熠熠輝光,后有來者群英堂堂。當代青年應立大志,行大道,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于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青年人應有志,應立志,應立小志為基,揚大志之旗,于時代風波中翻涌,造浪于時代大潮。
評析
本文亮點有三:一是層層深入,論述嚴謹。在開篇概述材料引出觀點后,作者由“志為根基當立志”,談到“立小志為基”,再到“揚大志之旗”,結構層次清晰分明,說理嚴密。二是內容充實,敘例精當,以豐富的古今典型事例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三是語言生動干凈而富有理性。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讓文章表達生動而簡潔,大量引用古詩句又使文章充滿理性而不失文采。
致作者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作者向我報投稿的作品一經采用,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報擁有其在報紙、網絡的刊載權、出版權,以及稿件的編輯、復制、發行等權利;同時,本報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費用。本報刊發的作品與圖片,因未能聯絡到原作者,未能及時發放的,敬請作者與本報聯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