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
在小學語文教學可以發現,語文本身充滿文學氣息,所呈現的內容豐富多彩。老師可以將國學經典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作品,深化學生的素養,打下良好的文學基礎,同時完善教學模式,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國學經典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融合
我國文學經典作品非常多,大部分都含有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像是《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都是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使得學生的思維和想法逐漸完善。小學生的思想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接受的教育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凸顯語文文化的韻味,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得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經典名句,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思想教育,讓學生可以受到文化氣息的吸引,產生良好的興趣,進而提升文學功底。
二、國學經典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一)經典啟蒙,教育學生學習道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思想尚不成熟。如果老師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小學語文老師也可以通過經典文章教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學習到一些道理,給予學生充分的思想教育。在《弟子規》中,就闡述了學生要規范自己的行為,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的內容。學生在接觸這部分知識的時候,不僅可以學習到知識,更可以深化思想教育,促進學生提升實踐能力。
(二)通過經典,塑造傳統美德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受到文章內容的影響,從而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和美德。但是由于時間的限制,部分學生無法詳細掌握文章內容,無法領悟文章的意義,所以老師可以為學生擴展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經典,能夠在課下時間進行充分的閱讀,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親情、感恩和團結。學生可以在經典名著中受到更加直接的思想教育,能夠在閱讀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質,進而發揚優秀傳統美德。通過開展傳統引入課程的教學,老師可以實現雙重教育,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提升素養,也讓語文課程變得更加有趣。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將國學經典滲透到課堂活動中,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在教學中完善自己的思想,掌握更多的文化特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知識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