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惠
朱光潛先生在其《無言之美》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所居的這個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正是因為有缺陷,才有了真正的完美。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道家經典《道德經》有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說明“有”與“無”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車輪正是有了缺陷即中空的部位,車子才得以向前駛進;器皿和屋室也是如此,正是有了缺陷之處,才造就了完美之身。是以有缺陷才有真正的完美。
維納斯因有斷臂的缺限而成為藝術經典。雖然當時的專家們提出了很多復原的方案,比方說讓維納斯手里拿個蘋果或者鏡子,但盧浮宮依然決定不予修復,就讓雕塑呈現破損的狀態。這正是盧浮宮高明的地方。維納斯的斷臂留下了千古之謎,導致人們對她過目難忘,而且還不斷惦記著。盧浮宮把這座雕塑的殘缺成功轉變成了優點。不僅如此,“斷臂維納斯”無形中還推動了一種美學觀點的傳播,那就是“殘缺美”。維納斯原本是一件古典的杰作,但雙臂的缺失讓其擁有了一種神秘、新鮮的美感。而盧浮宮在這時穩穩抓住了時代的脈搏,不做畫蛇添足的修復,便讓人們直接感受到這種全新的美學,結果大獲成功。正是這一缺陷,才使美神維納斯更加令人著迷。
《紅樓夢》的未完待續,讓紅學家們窮極一生也窺探不了一二的神秘,同樣也讓人覺得意蘊深遠,并駐足其中,流連忘返。“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遺憾。為什么遺憾?因為有缺陷,它們的美好之處正是在于有了缺陷,我們才會在哀嘆缺陷之余,發現并感嘆其美好之處。《紅樓夢》的未完待續,足以讓我們去想象后面的美好。殘本勝卻完本,除去它的美好之處,它得以傳誦天下的一部分原因,大抵也來自對缺陷的遺憾吧?有缺陷才知道追求完美的美好,才有希望去想象,去追求真正的完美。
缺陷沒有了完美仍可叫作缺陷,但完美沒有缺陷就難以展現真正的美好之處了。到那時它也不會是人們所認為的真正的完美了。因為有缺陷,才有真正的完美。
點評
文章緊緊圍繞“有缺陷才是真正的完美”的觀點展開說理,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因缺陷的存在而更加完美的道理。說理時,從《道德經》的“有用”與“無用”、斷臂的維納斯、《紅樓夢》的未完待續三個側面深入分析了缺陷如何造就真正的完美的觀點,舉例貼切,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