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始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礦區轉型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按照“設定目標、量身定做、重點突出、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先后開展“破零行動”“進五工程”等措施,堅持激發內生動力與政策扶持相結合,不斷向基層傾斜人、財、物優勢資源,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優化隊伍提能力。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重要引擎,切實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隊伍。借助村兩委換屆,引導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人兼”比例達到100%,村“兩委”班子成員尤其是黨組織書記實現年輕化高學歷化,讓領富帶富能力突出的村“兩委”干部數量進一步提升,村“兩委”班子隊伍得到全面優化。堅持教育培訓重心下沉。結合領頭羊工程,將全體村干部納入領導干部大講堂培訓,每年至少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地區外訓1次。村“兩委”換屆結束后,及時舉辦新任職村(社區)“兩委”干部培訓班,圍繞脫貧攻堅、村集體經濟發展、履職盡責、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多方面內容,全面提升村干部綜合素質。實行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制定出臺《村級組織績效考核辦法》,落實在職村干部“底薪+績效考核”補貼發放辦法,結合黨組織書記“雙述雙評”和年度考核工作,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評星定級,評定結果作為績效工資、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多種途徑增收入。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采取多種途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破零行動”。制定《培育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指導意見》,按照規范承包合同、土地流轉服務、開發荒廢土地、組織生產服務、發展物業經濟等發展思路,多渠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重點清產合資,對村組承包合同進行集中排查清理,依法終止無效合同,采取收回重新發包等方式以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通過發展物業經濟,依托周邊企業、新民居建設需要,對具備條件村成立倉儲、物流、物業等服務公司,通過有償服務,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就業、促進企業發展。通過土地整理開發,加快土地流轉進度,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將土地資源化零為整、整體開發,流轉給種植合作社,通過收取管理服務費用,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探索光伏增收途徑,采取“政府出資+企業建設+市場運維”的建設模式,為各村建設一座光伏電站,選擇一兩個村作為試點,如果效果不錯,再在其他符合條件的村全面鋪開,逐步形成規模效應,推動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
規范管理提效能。堅持民主、規范、公開原則,完善“三資”管理體制,進一步提高運行水平。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資金使用流程圖、“四議兩公開”流程圖,明確37項權力邊界,規范運行流程,堅持清單管理,確保村級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村級重大事項和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重要事項,必須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的步驟進行醞釀、討論、決策、公開,防止暗箱操作和個人獨裁。創新開展“村級政治巡查全覆蓋”“基層黨建定點剖析”等活動,加大日常調研指導力度,及時發現并整改問題,以督導問效倒逼責任落實。
齊抓共管增合力。結合領導干部包鎮下村全覆蓋制度,每個扶持村確定1名區級領導分包、1個區級經濟部門聯系、1名鎮領導班子成員蹲點,加強對扶持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具體指導。把扶持村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情況作為村黨組織“雙述雙評”重要內容,村黨組織書記是發展村集體經濟第一責任人,村黨組織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全面加強村黨組織對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組織動員黨員群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并由村黨組織提出村級集體經濟年度收益分配方案,科學確定收益分配額度。組織部門履行牽頭抓總職責,成立工作專班,各部門與村“結對共建”,聯系村集體經濟不達5萬元不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