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摩肩接踵、車站機場人流涌動、電影院線又見火熱、餐飲小吃重現排隊……作為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首個春節,今年春節假期國內消費回暖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23.1%、30%;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查驗出入境人員同比增長120.5%;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12.2%,比2019年春節假期年均增長12.4%;春節檔電影總票房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一組組可觀的數據,展現了中國澎湃的消費活力,預示著“流動的中國”正在加速回歸。
電影市場復蘇“滿堂紅”"演藝市場遍地開花
兔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電影票房為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同比增長13.16%。今年電影“春節檔”也取得了我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亮眼的數據,展示著觀眾高漲的觀影熱情,展現出文化市場的巨大潛力。
據了解,為了繁榮春節期間電影市場,各地紛紛發放消費券,拉動觀影熱情。北京推出“新春觀影惠民活動”,1000萬元觀影補貼覆蓋全市影院直接普惠市民;貴州則發放了第14批13000多張觀影消費券;天津第二期“津樂購”消費券中,有100萬元專門用于發放電影演出類消費券,有效促進電影和演出市場消費。
在影廳外的劇場,春節演出票房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主要票務平臺演出票房數據測算,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9400余場,與2022年同比增長40.92%,與2019年同比增長22.5%;票房收入3.78億元,與2022年同比增長3.85%,觀演人數323.80萬人次,與2022年同比增長5.56%,票房和觀演人數均恢復至2019年的八成左右。
其中,小劇場和演藝新空間推出大量脫口秀、音樂劇、沉浸式戲劇、曲藝等,熱門演出類型中,脫口秀的演出場次最多,占劇場類演出總場次的20%以上;曲藝和雜技項目占比達到15%以上,二人轉和魔術也是今年春節演出場次較多的類型。
開心麻花西南副總經理兼開心麻花西南演出運營總監王紫薇認為,對演藝市場而言,今年開始勢必會迎來遍地開花的繁榮景象,在經歷了三年的沉淀和創新后,中國演藝市場已經有足夠能力應對各類型項目帶來的市場沖擊,繼續保持較高市場份額的占有率。
文旅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產品供給豐富多樣
在演出票房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中型旅游演藝春節假期在演項目114個,演出場次約3300場,同比增長17.68%;票房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24.33%;觀演人數210.7萬人次,與2022年同比增長15.02%。此成績直接得益于春節期間我國旅游市場的復蘇。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春節假日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這組“火熱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熱鬧精彩的燈會、演出,是一項項水上、鄉村等特色旅游產品,還有一個個新春集市、國潮園游會等特色活動。
在落實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10739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73.5%。演出、展覽、燈會、鄉村“村晚”等活動精彩紛呈。全國共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約11萬場,參與人數約4.73億人次。各地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10522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參與視頻總量超過6.5萬個,直播超過580場。
“統計數據表明,中遠程市場開始領跑假日旅游經濟。加上大量返鄉探親旅游者的本地休閑消費,拉升了旅游收入高于出游人數7個百分點的增幅,有力推動了春節假日旅游市場規模、消費結構、質量和效益向疫情之前常態化的全面回調。”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元旦和春節假日市場數據充分表明,旅游業已經全面轉入出游意愿、消費預期和產業信心全面增長的新階段。
消費持續升溫"彰顯中國經濟的潛力與韌性
旅游作為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假日經濟不光帶火了旅游消費,也讓更多相關產業隨之受益。
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倍,已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期的80.7%。旅游飯店、經濟型連鎖酒店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4%、30.6%,分別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期的73.4%、79.9%。民宿行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受到游客歡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4.2%,比2019年春節假期年均增長13.3%。
“返鄉潮”疊加各地出臺的刺激消費政策,使得今年春節的消費市場十分火熱。春節假期,部分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過節,受此帶動,安徽、江西、河南、廣西等勞動力輸出大省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3%、22.3%、16.1%和23.9%。海南、云南等冬季傳統旅游旺地增幅較高,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30%。
春節消費加速升溫,人動起來,商圈活起來,煙火氣加速歸來,消費信心在提振,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利欣表示,春節消費市場的繁榮充分表現出我國居民消費的活力和潛力,消費信心增強、消費場景增加、消費熱點增多將持續助推消費市場回暖向好,為我國經濟運行穩步回升創造良好條件。
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加力擴消費”,并從各方面部署多重舉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表示,新春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齊發力,部署各項促消費穩增長政策舉措,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有利于釋放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挖掘潛在消費需求、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敖衲晗M將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展現我國消費市場的彈性和韌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