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明朗,中國經濟模式轉型產業升級發展更加迅速,市場環境更加復雜,這都增大了企業之間的競爭。現代企業管理者需要彰顯以人為本的思想,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以人為本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效率和核心競爭力。這是開展本次研究活動的主要背景。以人為本思想在企業管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因此,有必要針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運用策略進行研究,使得企業決策者思想得以轉變、制度得以科學設計、管理更加的民主科學,人力資源運用更加高效、企業文化重塑更加深入。開展本研究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出運用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運用策略,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凝聚力。
一、以人為本思想的內涵
(一)以人為本思想的發展歷史
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三龍相擁一人”。確切文字記載“以人為本”的則是《管子》一書,《霸言篇》中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有治國安邦之才的管仲充分意識到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這反映了以人為本思想的影響力。國家的發展要以人民為本這樣才能鞏固,相反則國家會陷入衰微的境地。以人為本思想對國家興亡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儒家著作《論語》更是體現出了濃厚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理念,荀子提出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觀點。這都體現了民本思想的發展,以及民本思想的重要意義。經2000余年的發展,以人為本思想的內涵更加豐富,表現更加多樣,同時也產生了更大的社會影響。
(二)以人為本思想的發展現狀
以人為本思想的當代發展同樣取得了重大突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也是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以人為本的思想已經上升到了治國理政的高度。
治國理政和企業管理的管理藝術有相同點。企業同樣需要以人為本尊重員工,關心員工,愛護員工,為員工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環境,力爭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企業還需要尊重消費者,關心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要對消費者和員工的需求進行全面考慮,運用人本管理的模式以及科學管理的方法,挖掘員工的潛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員工和企業發展共同提高。這些都是以人為本思想的新發展和新面貌。
二、以人為本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員工歸屬感和幸福感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運用以人為本的思想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讓員工可以在企業中享受人性關懷,感受企業的溫暖。管理者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來開展管理工作時會更加關心員工的福祉,關心員工的成長和生活,在進行制度設計、薪資福利調整的過程中都會更考慮員工的心理狀態,以提高員工歸屬感和幸福感為目標,讓員工對企業更加的信賴和支持。員工會愛崗敬業,將企業的發展,個人的發展,家庭的發展融為一體,從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將個人的事業和企業的未來進行融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二)提高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促進健康發展
以經濟利益為核心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特征,如果過度的追求經濟利益,忽視員工的追求,那么企業的發展會陷入相應的瓶頸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過度的繁細,經營理念和發展方式忽視員工訴求,則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十分堪憂,需要踐行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樣才能達成廣泛共識,不斷的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平衡員工價值、社會價值、企業價值。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提高員工個人的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找準市場定位,把控發展方向,在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實現健康發展。
(三)提高企業凝聚力,激發員工創造性
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就需要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如何更好的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就需要尊重員工的實際情況和核心地位,踐行以人為本的思想。企業凝聚力就是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以及員工對企業向心力的合力。推行以人為本式的管理模式可以讓企業員工緊密團結。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激發潛力,奉獻聰明才智,揮灑汗水,實現人生價值,從而做到愛崗敬業,愛企為家。踐行以人為本的思想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創造性,使得企業不斷的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保持高昂的進取心態。
(四)提高企業發展改革水平,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以人為本思想可以提高企業發展和改革的水平,幫助企業建立現代管理制度。企業是由領導者和普通員工所組成的,如果可以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那么就更有可能提高企業發展的效率,提高企業發展改革的水平。將以人為本思想進行實踐運用,滿足員工人性需求,體現人文關懷,可以讓員工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建立更多人性化的企業制度,使得薪酬調整制度、崗位調整制度、晉升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崗位培訓與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這會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從而提高企業發展改革的水平,幫助員工更好的實現個人的發展。
三、“以人為本”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進行實踐運用的具體策略
(一)建立企業員工培訓提高體系,提高人力資源運用水平
讓員工在企業中成長,讓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歷練和提高,這無疑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企業應當嘗試建立員工培訓提高體系,為員工個人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這也能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運用水平。在進行招聘、錄用等工作時要堅持以德為先,設計完善的流程,科學的標準,對于錄用者有準確公正客觀的評價。在員工入職以后要開展一系列入職培訓活動,讓員工對崗位要求、企業文化有相應的預期。企業應加強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培訓活動,分崗位分批次的進行輪訓活動,最大限度的提高全體員工的核心素養,使得員工的能力提高的速度和企業發展的步伐相一致。在此過程中可以完善自身的人力資源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員工可以適應單一崗位的全部要求,適應多崗位要求,從而向多面手成長。為員工營造發展自我,提高自我的環境。用企業的員工培訓與提高體系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無疑實現了以人為本的目標。在崗位流動、晉升渠道完善、薪資調整等探索活動時也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勵機制,實行優勝劣汰、可上可下的崗位制度。企業應鼓勵員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危機意識與責任心理。
(二)培育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宣揚以人為本新風尚
可以對企業員工產生的成長產生最直接影響的當屬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的最高層次,塑造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對于員工人生目標的規劃、個人理想的追求都有激勵作用可以讓員工將企業作為自己的歸宿,實現人生的價值。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可以對員工產生最直接的影響,讓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得到增強。企業在對以人為本的思想進行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應嘗試培育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宣揚以人為本新風尚,這可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將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進行落實和轉化,成為全體員工的目標。企業可以重點打造人本文化宣傳長廊,印制主題印刷品,開展多種形式的團建活動、戶外拓展活動、文體活動,增強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部門和部門之間可以定期開展團建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部門氛圍。領導者和普通員工之間要多次開展聯歡活動和溝通交流活動,在此過程中傳遞正能量。 宣揚以人為本的新風尚,還要體現對員工人格的尊重。員工不僅僅追求經濟利益,還追求精神滿足,在營造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的過程中要體現對員工永恒不變的尊重,這樣才能提高員工的忠誠度,使得文化影響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開展民主管理探索活動,踐行以人為本思想
體現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管理形式之一便是民主管理。在探討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將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結合,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營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圍。企業的領導者需要開展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探索活動,將以人為本的思想進行實踐運用。制度管理是通過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來對員工進行管理活動。制度的制定過程較為嚴苛,在執行方面可以達到規范準確高效的標準,但是制度管理很容易存在刻板程度大,靈活性小,員工積極性受到抑制的問題。而民主管理則突出了員工的實際情況和主體地位。員工有更多的發言權,和企業利益、自身福祉更加緊密。在開展日常管理,企業決策部署業務運行等方面可以達到群策群力的目標。但是過度的民主管理會對企業的決策以及領導者的掌控產生不良影響。應當將多種管理模式進行融合運用,開展民主管理探索工作,確保員工在管理過程中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非商業機密信息要做到及時披露,對于內部的經營狀況、企業戰略規劃、人事任免、薪酬調整標準可以進行展示,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讓員工參與相關活動,發表相應的意見。企業對頒布執行的各種規章制度要進行公示,鼓勵全體員工建言獻策。這會使得規章制度更加的完善,落實更加的及時。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定期召開座談會茶話會交流會,介紹企業運行的情況,聽取職工的建議。管理者對于人事任免等諸多內部事務要進行展示,設置意見箱、檢舉箱、公司貼吧、微信公眾號,為員工參與企業管理提供多種渠道,接受全體員工的監督。這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四)建立嚴格的績效考評制度,確定完善的分配機制
在進行現代企業管理的過程中要踐行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全體員工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現有的管理機制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首要任務之一便是建立嚴格的績效考評制度,確定完善的分配機制、科學的考評機制。這可以為員工的薪酬調整與獎金發放,假期的執行方面可以提供相應的依據。企業應當根據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員工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工作態度、工作業績等方向進行考察,進行綜合性的考評活動,對于員工個人進行公開性的考評工作,這樣可以更有說服力。要為員工的職務調整,上下級的溝通提供相應的渠道,員工要了解企業的評價。企業及時的獲取員工的工作動態,為決策部署提供依據,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從招聘制度改革、激勵政策優化、培訓機制調整等方向入手開展更加科學的考評工作。對于分管不同工作任務的員工進行不同形式的考核,發現政策的不足之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高員工的滿意度,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來提高員工的報酬水平,提高員工的生存質量,建立嚴格的績效考評體系,完善的分配機制。對于不同性質的工作和崗位要進行可量化的評估,制定便于操作并且相對較為公平的績效考核方法,對于員工個人的業績以及團隊的業績情況都要有所涉及。在底薪設置、加班費設置、提成設置等方向要進行合理的優化,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則來開展分配工作。對于平均主義大鍋飯等錯誤的傾向要進行抵制,讓人才獲得相應的報酬,實現自身的價值,才是對以人為本思想的真正實踐。企業會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圍,人才隊伍優化工作持續推進,對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管理水平而言有重要的作用。
(五)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打造知人善任的發展環境
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企業的管理者要物盡其才,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這樣才能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價值。在選拔和使用方面要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建立科學的人才競爭機制,樹立人才第一的觀念。管理者要知人善任,本著“為社會發展所用之人皆為人才,凡為企業發展所用之人皆為企業人才”的態度。領導者要轉變識才觀念,要不拘一格地發現人才,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發現員工的特長和潛能。有的員工自身的特長和潛能沒有在工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那么管理者就需要深入員工的生活,發現員工的優勢和長處,為員工個人潛能的激發以及特長的展示營造良好的環境。這樣才能讓企業人才數量呈增長態勢,創造人盡其才的環境。張瑞敏說:“兵隨將轉,無不可用之才。”作為領導可以不知道下屬的短處,卻不能不知道下屬的長處,容人之短,用人之長。在這樣思想的指導下,海爾公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由此可見,正確的用人觀念,良好的用人環境可以為企業發展安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結論
總之以人為本的思想和現代企業管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更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推進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通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制度、完善員工晉升和薪酬調整體系等多種模式來對以人為本的思想進行實踐運用,對企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本次研究活動中對于以人為本思想的內涵、發展歷史,運用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性,具體的實施計劃進行了探討。對如何發揮以人為本思想的巨大作用,探索以人為本思想的踐行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