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更好地實施預防性疫苗接種政策,防控畜禽感染疾病,應對畜禽科學的按規定程序實施免疫接種,本文對影響獸用疫苗接種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相應因素給予對策,為選擇優質獸用疫苗且保證畜禽免疫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獸用疫苗;接種效果;因素;對策
為確保動物生產的最高質量和福利標準,需要開發有效的工具來阻止和防止影響畜牧業的大量傳染病的傳播。迄今為止,最好的策略之一仍是盡可能實施預防性疫苗接種政策。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方法,可增強畜禽免疫力,使個體對病原體感染具有抵抗力。臨床上常發生接種動物抗體沒有達到應有水平,并沒有獲得較強的免疫力,因此 導致病原體侵入機體,畜禽免疫失敗。獸用疫苗是一種能夠防控多種動物疫病傳播流行的獸用生物制品,其接種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必須重視疫苗免疫接種工作,認真分析免疫接種效果的影響因素,并采取有效對策來避免影響,才能科學接種疫苗,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1 獸用疫苗的分類
1.1 常規疫苗
常規疫苗主要包括弱毒、滅活和類毒素疫苗。弱毒疫苗一般是通過在不同細胞系培養物或雞胚中傳代,通過誘導隨機突變和選擇降低的毒力來獲得。減毒的病毒株仍然可以感染靶細胞,復制并誘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并且通常不需要佐劑就能發揮作用。與弱毒活疫苗相比,滅活的全病毒疫苗通常更穩定,并且不存在毒力返強的風險,但其并不能感染細胞和激活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因此,通常需要增加佐劑或多次注射來增強誘導的免疫水平,提高疫苗保護性。類毒素疫苗是病原體產生的外毒素通過甲醛進行解毒,接種后可誘導機體相應免疫器官發生免疫反應,伴隨抗毒素的出現,從而產生免疫保護效力[1]。
1.2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亞單位、活載體、基因缺失和核酸疫苗。亞單位疫苗擁有病毒保護性抗原,可以作為安全、非復制疫苗使用,通常需要使用強效佐劑以誘導較強的保護性免疫,表達系統多樣化,可以利用細菌、酵母、昆蟲細胞、哺乳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等為表達載體[2]。活載體疫苗是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后的一種重組疫苗,動物免疫接種后在體內產生保護性抗原,可利用病毒、細菌和原生動物為載體,進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保護作用。基因缺失疫苗是通過分子方法可以鑒定獲得的缺失或突變的細菌或病毒,該技術更有針對性地設計具有預定已知基因特異性缺失的活疫苗,缺失的基因是致病性相關的基因,可抑制病毒感染的傳播,對免疫原性基因具有更強的保護作用[3]。核酸疫苗是用編碼保護性病毒抗原的裸DNA免疫動物,不僅克服了活疫苗和載體免疫的安全性問題,而且抗原在細胞內表達后同時誘導了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反應,該疫苗非常穩定,不需要冷鏈。
2 影響獸用疫苗接種效果的因素分析
2.1 疫苗因素
1)疫苗所使用的毒(菌)株及血清型。制備疫苗所用毒(菌)株的特性,顯著影響疫苗的接種效果和接種后的反應。因為不同的毒株有其固有的生物學特性,如毒力、毒性、產生的代謝產物等。在選擇優質疫苗的時候,血清型的多樣性必須被考慮在內,例如臨床常見的豬藍耳病和口蹄疫的血清型較多,超強毒力或抗原變異極易發生[4],因此主導型血清型應作為疫苗株血清型,才能產生更強的保護效力。
2)疫苗所使用的佐劑類型。目前市場大部分獸用疫苗是亞單位疫苗,其中包括輔助免疫佐劑,免疫佐劑同時進入動物機體內跟隨疫苗產生一系列反應。佐劑是摻入疫苗中以增加抗原免疫原性反應的實體,可異常顯著的提高疫苗效力和功效作用。鋁鹽佐劑和油乳佐劑為常用的傳統獸用疫苗佐劑,不同的佐劑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且增強效果不同[5],目前新型佐劑也發展迅速,其中包括納米粒子佐劑和天然來源佐劑等,了解病毒或菌株免疫學特性并搭配最適佐劑可大幅度提高疫苗效力和安全性。
3)疫苗的保存及運輸。獸用疫苗作為一種獸用生物制品,具有保質期和特有生物屬性,因此更應科學保存疫苗。大部分獸用疫苗均需要避光溫控,且應定期檢查疫苗,及時科學處理過期疫苗。除核酸疫苗外,大部分疫苗對運輸條件有所要求,疫苗運輸過程需要根據疫苗種類進行適當的冷藏或冷凍,在整個冷鏈中,溫度盡可能地保持穩定,避免大幅度溫度變化,否則會嚴重影響疫苗質量[6]。
2.2 人為因素
1)疫苗免疫前準備工作不當。疫苗在使用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應確定接種疫苗應按照說明書儲存在相應條件下,仔細查閱使用說明書,同時了解被接種動物的品種、日齡、健康狀況等,根據動物情況確定疫苗具體接種計劃[7]。其次接種之前需要對疫苗再次進行檢查,應對獸用疫苗批號、有效期、標簽等進行檢查,并確保疫苗內無異常沉淀,疫苗稀釋過程在稀釋劑、溫度、時間及操作方法均應按照相應說明進行。
2)疫苗免疫途徑、部位及劑量不當。每種疫苗均是通過合適的免疫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不同免疫途徑之間產生的免疫效力也有所差異。在疫苗研發時,疫苗的免疫途徑、部位、劑量和次數均是通過多次設定條件進行摸索,最后確定最佳條件。養殖場為方便免疫操作和提升免疫效果,經常選擇易于操作的免疫方法,卻不是規定免疫途徑,并私自增加超越規定的免疫劑量[8],此類操作卻適得其反,影響了疫苗免疫效果。
3)疫苗免疫程序不當。動物母源抗體在動物獲得性免疫保護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次接種前應對其水平進行檢測,以確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時間。不同的獸用疫苗以及不同的養殖場,疫苗免疫接種程序不同,了解養殖場實際情況,制定特定免疫程序并根據情況及時更新,必要時可定期監測接種動物抗體水平,并考慮是否進行增強免疫。
2.3 營養及藥物因素
營養是動物機體代謝、生產性能和免疫系統發揮正常功能均需要以營養為物質基礎,營養物質的缺乏或過剩均可影響免疫效果[9],此外,在部分疫苗免疫接種前后,不可使用抗菌藥物,否則也會影響獸用疫苗接種效果。
3 獸用疫苗接種效果的增強對策
3.1 加強監控疫苗質量
在購買疫苗時,應保證來源可靠,盡量到正規單位采購,同時認真檢查疫苗,核查批準文號、合格證等必要信息,并對瓶簽、保質期、保存瓶狀況或疫苗狀態等進行檢查,采購后應按照規定進行運輸和保存以保證疫苗質量。
3.2 定期監測抗體
疫苗的免疫保護效力主要是動物通過接種疫苗后刺激機體發生細胞或體液免疫反應,并產生針對病原的特異性抗體,從而達到保護機體免受病毒或細菌的侵害,定期監測抗體。可了解動物的免疫水平狀況,調整合理的免疫程序。
3.3 正確使用疫苗
首先疫苗免疫接種前應對其進行檢查,是否完整無損、處于保質期,同時仔細閱讀說明書,根據說明書進行合適免疫途徑、劑量、部位、時間及次數,以及對疫苗的正確稀釋。
3.4 免疫接種操作規范化
免疫接種前應對免疫工具進行消毒處理,免疫人員也應該穿戴防護服、口罩、手套。其中免疫注射器及針頭應特別注意進行煮沸消毒,注射時應一針頭接種一頭(只)畜禽,切忌一針到底,必要時可對接種部位進行酒精棉消毒[10]。動物免疫接種過程中,應安排技術人員檢查疫苗免疫情況,監督免疫接種過程。
3.5 監控動物營養狀況
動物飼料要科學搭配,盡可能保證營養全面的同時也提高動物免疫力,杜絕使用各種污染、霉變或藥殘的飼料,合理飼喂飼料,避免動物發生營養過剩或缺乏現象。
3.6 疫苗接種后跟蹤觀察
疫苗免疫接種時偶爾會出現副反應,免疫后應觀察動物接種反應,如出現過敏或應激反應,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11]。后期技術人員要追蹤動物免疫力變化情況,全面分析疫苗接種效果。
4 小結
獸醫疫苗研究、開發和生產必須致力于改善動物福利,回應公眾關切并滿足監管要求,同時實現生產更有效、更安全疫苗的目標。分析并了解影響獸用疫苗接種效果的因素,可選擇優質疫苗,并進行規范化免疫接種,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保證疫苗能夠正常發揮其保護效力,促進動物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張廣慶.獸用疫苗研究進展[J].山東畜牧獸醫,2022,43(9):78-81.
[2] 于欽磊,常帥.常見獸用疫苗種類和使用注意事項[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24):62-63.
[3] 付佳.動物疫苗現狀及展望[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7):46-48.
[4] 于欽磊,李麗華,常帥.淺析影響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各種因素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9(20):137.
[5] 鄧碧華,朱俊,馬鶴毓,等.獸用疫苗佐劑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12):5-6.
[6] 頡瑞玲.淺析獸用疫苗的保管與使用[J].甘肅畜牧獸醫,2020,50(6):26-27.
[7] 于超.淺析影響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各種因素及對策[J].現代畜牧科技,2019(7):141-142.
[8] 張玉發.淺談獸用疫苗的合理應用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10):116.
[9] 伍濤.淺談影響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中國豬業,2012,7(7):32-33.
[10] 朱云飛,胡信霞,林華,等.影響獸用疫苗接種效果因素分析與對策[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5(6):72-74.
[11] 阿曼古麗·熱合曼,左熱古麗·玉山.科學使用動物疫苗 提高畜禽疫病防控水平[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3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