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PRV)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免疫抑制類傳染病。豬群感染以后主要引起妊娠母豬流產和仔豬大批量死亡,死亡率可達100%,給世界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對于該病的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并取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但是,自2011年以來,偽狂犬變異毒株的出現和流行,導致許多已經使用過PRV弱毒疫苗的豬場出現免疫失敗的現象,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為了使廣大養殖戶能夠及時了解該病的流行趨勢,掌握該病科學的應對策略,本文對最近幾年豬場偽狂犬病的流行趨勢、綜合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綜述,以期能為廣大養豬業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偽狂犬病;流行趨勢;綜合防治
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于1902年首次由匈牙利獸醫病理學家Aladar Aujeszky發現,迄今為止,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很多國家仍然無法根除。我國作為世界養豬大國,生豬養殖量占世界總量的50%左右[1]。為防止養殖過程中傳染病的發生,我國規模化養殖場近年來嚴格執行疫苗接種,但是豬偽狂犬病(pseudorabies,PR)、豬圓環病毒病、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等疾病依然在我國持續高發[2]。尤其是2011年末以來,隨著偽狂犬變異毒株的出現和流行,導致許多已經使用過PRV弱毒疫苗的豬場出現免疫失敗的現象,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為了使廣大養殖戶能夠及時了解該病的流行趨勢,掌握該病科學的應對策略,本文對最近幾年豬場偽狂犬病的流行趨勢、綜合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綜述,以期能為廣大養豬業同行提供參考。
1 豬偽狂犬病的流行特點
1.1 病原學概述
偽狂犬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甲型皰疹病毒亞科,水痘病毒屬成員,只有一個血清型。PRV病毒粒子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在150~180 nm之間,病毒被膜表面分布有大量放射狀纖突,為線性雙鏈DNA病毒,基因組全長約145 kb[3]。PRV病毒粒子帶有囊膜,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對酸堿均有一定的抵抗力,在pH 4~12之間較為穩定,即使在pH 2和pH 13.5的極端酸堿條件下,完全滅活也需要2~4 h。在常溫和低溫環境下穩定,4 ℃可以存活4個月,在真空冷凍環境中可以長時間保存。但對紫外線和干燥環境敏感,相對耐熱,在55 ℃條件下1 h便可使其失活[4]。對脂溶性消毒劑較為敏感,乙醚、氯仿等常規脂溶性消毒劑均能快速殺死偽狂犬病毒。甲醛、過氧乙酸、磷酸三鈉典化合物,1%~2%的季銨化合物和含氯溶劑是最適合的消毒劑。
1.2 流行病學概述
PRV宿主范圍廣泛,幾乎能感染除人類之外的所有哺乳動物,除豬之外,PRV對其他哺乳動物的急性感染大多是致死性的,豬是PRV的唯一自然宿主,對PRV感染呈現明顯的年齡抗性,幼齡仔豬感染后致死率高,并伴有明顯的精神癥狀,共濟失調;妊娠母豬感染后,出現流產,死胎,木乃伊胎,繁殖能力下降;公豬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精液質量下降,睪丸腫脹,生產性能下降;育肥豬感染后主要表現呼吸道癥狀,其他臨床表現不明顯,但當育肥豬體內抗體含量不足時,PRV也會造成育肥豬死亡。
豬偽狂犬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以冬春等寒冷季節多發。發病豬、隱形帶毒豬和鼠類是該病主要的傳染源,豬群一旦感染,便會終身帶毒。病豬和帶毒豬通過與健康豬只直接接觸或者污染飲水、飼料、用具、墊料、分泌物、排泄物、氣溶膠等傳播媒介,造成該病在豬舍內水平傳播。破潰的皮膚、呼吸道或者配種時污染的精液、陰道黏膜均可引起偽狂犬病。此外,妊娠母豬感染后,也可以通過胎盤將PRV垂直傳播給仔豬。
1.3 流行趨勢
豬偽狂犬病盡管已經從一些國家的豬群中被成功清除,但在我國養豬生產中仍然廣泛流行。PRV經典弱毒苗 Bartha-K61株的大量使用,有效控制了偽狂犬在我國豬場的流行狀況,但是自2011年之后,我國多個地區的豬群中發現PRV變異株感染,傳統的Bartha-K61疫苗對PRV變異株無法產生足夠的保護作用,從而導致豬偽狂犬病在我國再次大規模流行。康篤利等[5]對2015—2017年間國內18個省市送檢的9 774份豬血清樣品進行PRV抗體檢測,陽性率高達60.33%,結果表明這些地區的偽狂犬野毒感染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逐漸上升趨勢。疫情發生后,為降低經濟損失,各大養殖企業通過強化疫苗免疫、免疫檢測、種群更新等措施,重新凈化種豬群,對該病的防治起到了一定作用。楊漢春等[6,7]分別于2017、2018、2019年對我國24個省市的豬血清樣品進行偽狂犬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2017年檢測樣本的陽性率為34.71%,2018年檢測樣本的總陽性率為33.62%,2019年檢測樣本的總陽性率為32.22%。表明近幾年來,豬偽狂犬變異毒株的流行已經趨于平息,豬場偽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率呈逐漸下降趨勢。
2 豬偽狂犬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免疫接種是防控豬偽狂犬感染的有效手段,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不僅能能夠對PRV的防控產生較好效果,還具有低成本優勢,和疫苗一樣也是日常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治的重要環節。日常飼養過程中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綜合防治”理念,在做好豬群飼養管理的前提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降低疫病發生風險,提高生產效益,是疫病防治的關鍵。
2.1 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提高免疫檢測次數
目前,商品豬主要使用的偽狂犬疫苗包括滅活苗、弱毒苗、基因工程苗和亞單位疫苗等。我國對于該病的預防主要是通過全面接種滅活疫苗和Bartha-K61弱毒活疫苗,這些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制作成本低廉,在豬偽狂犬病的防控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盡管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能夠有效減少發病,但不能夠清除病毒。20世紀80年代,缺乏毒力基因的偽狂犬基因工程疫苗首次投入使用,伴隨著ELISA鑒別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二者聯合運用能夠有效區分野毒感染和未感染PRV的免疫動物,為時間范圍內大規模根除豬偽狂犬病提供了可能性。
影響免疫效果的因素眾多:動物健康狀況、動物體內抗體水平、疫苗質量、操作流程等都會對疫苗免疫產生一定影響。所以日常飼養過程中,要定期對豬群進行抗體水平檢測,建立抗體監控體系,掌握抗體消長規律,及時調整免疫程序。針對目前偽狂犬流行情況建議:母豬、種公豬每年使用gE基因缺失苗免疫3~4次,初生仔豬3日齡之內首次免疫,之后根據抗體檢測水平進行兩次加強免疫。加強對豬場獸醫的日常培訓,合理保存疫苗,規范疫苗操作流程,保證良好的免疫效果,嚴厲避免免疫劑量不足、漏免等狀況的發生。其次,做好豬圓環病毒,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疫苗接種工作,提高豬群的群體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的發生。
2.2 堅持不懈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持續開展豬場疫病凈化
生物安全是防控各類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各規模化養殖場要堅持不懈落實好各項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首先,嚴格控制豬群流轉,執行引種監測與隔離,杜絕從偽狂犬陽性場引進仔豬;其次,完善進場車輛,人員,物資,場區,豬舍環境等消毒制度,嚴格執行消毒方案。建立車輛洗消三級洗消體系,對所有進入養殖場內的車輛,嚴格按照洗消程序(清除雜物-消毒-清洗-烘干)進行消毒;外來人員入場,必須進行多級洗澡,更工作服,隔離2~3 d后,方可進場;外來物資進入場區,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消毒方式包括臭氧消毒,浸泡消毒,熏蒸消毒和烘干等多種方式;定期對場區周邊道路及場內所有環境道路進行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潑灑;及時對豬舍內環境進行噴霧消毒,最大限度地減少豬舍內有害微生物的數量,防止繼發感染。老鼠對PRV具有易感性,感染PRV的鼠類可以作為傳播媒介在不同豬舍之間進行病毒傳播,所以定期開展滅鼠工作,場內增加防鼠板和防鳥蟲網,消滅媒介動物,對于控制偽狂犬的流行性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在完善引種和強化生物安全的基礎之上,開展陽性豬群凈化工作,使用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定期進行豬群抗體監測,堅決淘汰抗體陽性種豬,培育陰性后備母豬群,進行種群更新,逐漸降低場內PRV的抗體陽性率,以達到凈化豬偽狂犬病的最終目的。
2.3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群自身抵抗力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與機體的健康狀況有著直接的聯系,當機體免疫水平低下時便會發病。因此,在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保證豬群的飼料、飲水供應充足,滿足豬只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為豬只創造舒適的生長環境,保證豬舍溫濕度適宜,通風換氣狀況良好,飼養密度適中,做好藥物保健工作,科學有效的防治各類傳染病,提高豬群的自身抵抗力和抗病能力,對豬偽狂犬的防控同樣重要。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關于印發《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報,2016(5):56-63.
[2] 徐文嬌,張琦,吳家強,等.PRRSV、PCV2、PRV、CSFV疫苗間的相互干擾作用[J].豬業科學,2016,33(6):70-72.
[3] Pomeranz L E, Reynolds A E, Hengartner C J. Molecular biology of pseudorabies virus: impact on neurovirolog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J].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2005,69(3):462-500.
[4] Pontes M S, Van Waesberghe C, Nauwynck H, et al. Pseudo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g E triggers ERK1/2 phosphory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im in epithelial cells[J].Virus Research, 2016(213):214-218.
[5] 康篤利. 2015~2017 年國內部分地區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及豬偽狂犬疫苗免疫增強的研究[D]. 華南農業大學, 2018.
[6] 楊漢春,周磊.2017年豬病流行情況與2018年流行趨勢及防控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4)213:1-2.
[7] 楊漢春,周磊,高元元,等. 2019年豬病流行情況與2020年流行趨勢及防控對策[J].豬業科學,2020,37(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