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智能技術迅速發展,以RFID技術為代表的各項智能物流技術普遍運用在物流行業中。文章主要分析了RFID技術的構成,探討了此項技術的原理及優勢。同時,從智能物流配送以及智能物流倉儲兩方面入手,指出了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具體運用方法。最后,簡單分析了當前RFID技術在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有效地提高了RFID技術運用水平,促進了智能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RFID技術;現代智能物流;倉儲;配送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近年來,物流行業發展水平逐漸提升,智能化技術的運用進一步推動了行業運作,促使其不斷壯大,給人們帶來了更好的服務。RFID技術又稱射頻識別技術,屬于智能技術的一種,目前已經被運用到了物流行業中。這項技術在物流存儲和配送方面,均可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入了解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的運用方法,有助于為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
1 RFID技術的構成以及優勢
1.1 RFID技術的構成
RFID由標簽、讀寫器、中間件3部分構成。其結構簡單,但功能較為強大。在上述3部分結構中,讀寫器的功能主要在于對貨物的相關信息進行寫入或讀取。將貨物放在讀寫區域后,此區域信號便被激活,借助信號的接收以及反射原理,便可完成讀寫過程。在讀寫完成后,借助RFID技術,工作人員可以獲取貨物的電子標簽。通過電子標簽,設備又可讀取貨物的信息。將信息輸入計算機后,工作人員則可實現對貨物的管理?;谏鲜鲈恚琑FID技術被充分廣泛的運用到了物流領域,并發揮了較大作用[1]。
1.2 RFID技術的優勢
對于物流行業而言,RFID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識別能力強。以往物流行業通常采用紙質條形碼進行識別貨物,與之相比RFID技術下所產生的貨物標簽更加具體,識別能力更強,具有明顯優勢。(2)識別距離優勢。運用RFID技術對貨物進行識別時更加方便,無需過于靠近,也無需運用可視化傳輸技術,只要貨物處于設備能夠讀取的范圍內,便可實現識別[2]。(3)存儲量大。RFID標簽具有存儲量大的優勢,工作人員可以對其進行反復閱讀以及填寫。(4)環境要求低。RFID技術的運用對環境要求低,耐高溫能力強,便于物流行業在不同的環境下作業。
2 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具體運用方法
在現代智能物流技術中,RFID技術可運用于物流配送以及物流倉儲兩大環節,具體如下:
2.1 RFID技術在智能物流配送中的運用
2.1.1 貨物出庫
貨物的出庫環節,屬于智能物流配送的主要環節之一。在出庫時,可以運用到RFID技術。在此期間,貨物主要被存儲于配送中心的車隊上。當車隊靠近倉庫時,首先需要通過門禁,方可繼續進入倉庫。而在裝載貨物時,也需要通過門禁,方可完成出庫[3]。在此期間,基于RFID技術的RFID系統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對車輛及出庫的物資進行掃描、識別,識別完成后,便可以將信息發送到配送中心。此時,RFID標簽中便會含有貨物的基本信息,出口以后,有關人員則可以利用RFID技術對貨物進行跟蹤,同時根據跟蹤所獲得的信息,對物流配送信息進行更新。采用上述方式進行物流配送,智能化水平較高?;赗FID技術的閱讀器,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對RFID標簽進行讀取。同時,相關信息同樣可以基于智能化技術被傳輸、存儲。
2.1.2 庫存盤點
庫存盤點的過程,同樣屬于智能物流配送的主要環節。對于物流行業而言,庫存的總量通常較大。隨著時間的變化,庫存也會發生變化,無論貨物的種類,還是不同種類貨物的數量,均會不斷更新。為了避免出現庫存混亂的問題,對庫存進行盤點較為重要。以往的庫存盤點,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實現,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現盤點錯誤。將RFID技術應用到庫存盤點中,能夠實現庫存盤點智能化。對此,工作人員可以利用RFID技術進行掃描,通過射頻識別的方式,掌握貨物的種類、入庫時間,同時實現對貨物的登記。當貨物數量、種類以及批次出現變動后,工作人員均可通過RFID技術獲取信息[4]。上述工作方式,效率更高且出現錯誤的風險更小,操作便利性更強,有效降低了庫存盤點的成本,減少了貨物丟失的風險。
2.1.3 物流跟蹤
當貨物出庫開始運輸后,物流行業需要對物流情況進行跟蹤,并將貨物的物流信息反饋給客戶,使其能夠隨時掌握貨物的狀態,提高行業的服務質量。以往在缺乏智能物流技術支持的情況下,物流跟蹤無法實現。而RFID技術的出現,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借助智能化特征,實現了對物流信息的跟蹤。作為智能物流技術,RFID技術之所以能夠實現物流跟蹤,其原理與通信衛星的作用有關。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無論貨物本身還是物流車輛,均會攜帶RFID標簽。上述標簽中的信息,能夠被接收裝置所接收,而接收裝置則能夠與通信衛星產生聯系,衛星可將信息傳遞至物流調度中心。此后,調度中心則可將信息存儲在數據庫中,以便于有關領域對其進行利用。
2.1.4 貨物配送
當貨物達到指定地點后,配送人員需要及時按照地址對其進行配送。在此期間,同樣可以運用RFID技術,促使智能物流得以實現。物流配送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流程較為復雜,具有較多步驟。配送人員需要首先對貨物進行分揀,繼而按照配送區域進行分配,此后方可準確的送至客戶手中。為了達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配送效率的目的,物流領域可以在貨物達到配送中心后,采用RFID技術對貨物的RFID標簽進行閱讀[5]。根據閱讀情況,對貨物進行核對,以免在配送過程中出現錯誤。通過RFID標簽識別出目的地后,則可按照目的地進行配送。上述過程的優勢主要在于透明化程度高,整個供應鏈均能夠呈現在客戶眼前,有利于客戶實現對物流的跟蹤。
2.2 RFID技術在智能物流倉儲中的運用
除了智能物流配送外,RFID技術同樣可應用到智能物流倉儲中,具體體現在入庫準備、貨物下單、車輛進入以及貨物到位或貨物盤點等方面。
2.2.1 入庫準備
商品在入庫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以往的入庫準備,主要體現在對商品質量檢驗等方面,上述工作需要通過人工完成,工作效率較低。智能物流技術的出現,有效彌補了上述弊端。對此,物流行業可以借助RFID技術,實現智能入庫準備。在準備工作中,工作人員需先打開主控系統。在系統中,首先需要對貨物的屬性進行選擇,按照系統提示逐步操作,直到系統派生貨物的電子碼。電子碼屬于貨物的獨特標志,工作人員需要將其填入RFID電子標簽,作為識別貨物的方式。除此之外,在RFID電子標簽中,同樣含有貨物在倉庫中所處的位置。當需要提取貨物時,只需要通過RFID技術對電子標簽進行掃描,即可準確快速地對貨物進行定位。
2.2.2 貨物下單
做好入庫準備之后,貨物不可立即進入倉庫,而是需要進行貨物下單。在此期間,工作人員需要將貨物的相關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利用計算機數據庫對貨物信息進行存儲,以便于及時查找。以往上述過程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輸入信息,存在信息輸入錯誤的風險。當前,物流行業可以利用智能物流RFID技術完成貨物下單。工作人員需要獲取入庫電子單,相對于人工輸入信息而言,電子單據的輸入以及存儲更加便利。計算機在收到貨物下單的信息后,需要對當前的車輛以及倉庫信息使用情況進行調取。根據調取的結果,為貨物入庫安排車輛。安排完成后,此輛貨車的電子碼需要注明到貨物的入庫單上。此時,車輛與貨物便可實現綁定,工作人員則可以通過RFID掃描的方式了解車輛中所載有的貨物,以便于做出是否允許車輛進入的決定,完成入庫操作[6]。
2.2.3 車輛進入
當貨物下單后,倉庫管理員將會通過計算機收到貨物的入庫單。入庫單中不僅含有貨物的信息,還含有裝載貨物車輛的電子碼。管理人員通過入庫單,便能夠獲取以上信息。當車輛進入倉庫之前,需要接受檢查,主要通過閱讀器對車輛進行核對。閱讀器屬于RFID系統的主要元件之一,可與主控系統相互連接,獲取貨車的電子碼。核對無誤后,可自動獲取此輛貨車中的所有貨物信息。管理員獲取上述信息后,不得立即放行,需要將信息與自身所接收到的入庫單進行核對。如兩者的信息相符,則表明貨物以及車輛均無異常,可允許進入倉庫。反之,如存在異常,則需要與相關人員溝通,判斷問題所在,明確原因,并及時予以解決。在問題解決之前,車輛不得進入倉庫。車輛進入后,需要停至貨物即將存儲的位置,同時開啟指示燈,正式進行入庫操作。
2.2.4 貨物到位
當貨物到位時,倉庫管理員需要采用RFID技術對其進行處理。管理員需要判斷各個指示燈是否正常。在確定指示燈正常后,需要觀察車載顯示器,了解貨物應當存放的位置明細情況,判斷各個位置的車輛是否已經就位。如車輛就位,則可以將貨物存放至指定位置。在貨物車輛上,通常裝有識別天線。天線上含有指示器,其功能在于對貨物的位置進行識別[7]。在車輛從倉庫入口到達指定的存儲位置后,指示器將做出反應,管理員則指揮司機停車。停車后,顯示屏上會顯示貨物清單。管理員完成上述操作后,需指揮工作人員卸貨。將貨物卸載完成后,主控系統將會自動對貨物信息進行更新,同時,關閉相應位置的貨物指示燈。
2.2.5 入庫結束
當所有貨物均已通過上述步驟完成入庫后,管理員需要指揮車輛行駛到倉庫的出口。在此期間,同樣需要利用RFID技術進行智能化操作。在車輛行駛到倉庫出口時,主控系統會通過車輛的電子碼對其進行識別。電子碼中含有貨物的相關信息,如系統顯示貨物已經全部卸載完成,系統通常會顯示空載,此時,可以允許車輛駛離。但實踐經驗顯示部分情況下,可能出現空載顯示錯誤的問題。即顯示為空載,但實際車輛中依然存在未卸載的貨物。因此,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倉庫管理員還需要對車輛進行檢查,確認空載后,方可放行,允許車輛駛離。車輛的駛離依然需要工作人員予以記錄,為后續盤點做好準備。
2.2.6 貨物盤點
貨物存儲在倉庫后,需要不定時進行盤點。盤點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查看長期未出庫的貨物是否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則在于貨物更新。當貨物需要進行盤點時,倉庫管理人員將收到通知。此后,管理員需要攜帶盤點指令進入倉庫,借助RFID技術對貨物進行一一掃描。經過掃描后,貨物的信息將會傳輸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在收到貨物信息后,將從貨物的數量、入庫日期、貨物屬性信息等方面信息與數據庫中所存儲的信息進行對比,盤點有無異常問題。盤點后的最終結果,將會通過電子信息的方式反饋給倉庫管理員。在盤點完成后,如發現貨物的數量存在錯誤,需要及時調取監控,通過多種手段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如發現貨物存在過期等問題,同樣需要及時反饋,并及時予以處理。
2.2.7 貨物變動
貨物變動通常體現在數量、批次、種類以及貨物位置等方面。在貨物出現變動時,工作人員需要采用RFID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對倉庫內的貨物信息進行更新,提高物流行業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貨物變動主要具有兩種表現在庫內變動和庫外變動。如為庫外變動,則需要將出庫貨物的信息從倉庫數據庫內進行調整,更改狀態。而入庫的貨物,則需要按照入庫流程對信息進行存儲。如為庫內變動,則通常不會涉及貨物種類的變化以及數量的增減,涉及的為貨物位置信息的變動。當出現庫內變動時,倉庫管理員需要通過RFID技術的主控系統下達貨物位置變動指令,下達指令后車載單元會與指示器同時發生變化,根據自身所接收到的指令,協助完成貨物位置的更新。
3 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運用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當前,RFID技術的運用依然面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明確問題的同時提出解決措施,方可促使智能物流技術快速發展。
3.1 面臨的問題
3.1.1 安全技術標準未統一
安全技術標準未統一,是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運用面臨的問題之一。導致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與技術發展時間短、經驗不夠豐富存在一定聯系。當前以RFID技術為代表的智能物流技術依然處于發展階段,盡管技術已經在市場中有所運用,但其標準尚未統一,導致技術管理較為困難,當風險出現時同樣難以統一解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物流行業的發展。
3.1.2 技術使用的成本較高
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運用面臨的問題之一,是技術使用成本高。使用成本高不僅會導致物流行業引進技術存在門檻以及困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企業的整體成本。為了使效益保持不變,企業可能將成本轉移至用戶承擔。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技術本身乃至行業的發展。
3.1.3 相關專業人才較缺乏
人才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是物流企業軟實力的體現。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專業人才缺乏,是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運用中面臨的問題之一。專業人才缺乏不僅影響技術的研發、使用和普及,也不利于行業發展進步。
3.1.4 技術安全性有待提升
技術的使用是否安全,一直是智能物流領域考慮的主要問題。在RFID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同樣需要考慮安全問題。RFID系統屬于無源系統,無讀寫能力,因此難以使用密鑰進行身份驗證。上述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統風險,容易導致資料泄露等問題發生。
3.2 解決方式
3.2.1 統一相關技術標準
為了促使智能物流技術中的RFID技術能夠在物流行業得到進一步普及,需要結合我國物流行業的基本情況,對技術的標準進行統一。對此,應當首先對RFID技術的頻率進行統一規劃,充分考慮到無線電業務的問題,從RFID符號及技術實現方式、IC卡標準、語法標準等多個方面入手,促使技術統一化。除此之外,國家有關領域同樣需要加強技術研發,保證技術的使用標準一致。上述措施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RFID技術普及的速度,從而使其價值能夠在物流行業充分發揮,為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3.2.2 降低技術使用成本
當前,RFID技術整體水平已經有所提升,而隨著國家對技術研究的逐漸深入,其使用成本也有所降低。但整體而言,引進RFID技術對于物流行業而言依然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為了解決上述問題,RFID制造商應當從自身出發加強技術研發。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不吝于引進國外先進的芯片制造理念以及產品??梢耘c國外企業相互聯合,在短時間內降低RFID技術使用成本,實現薄利多銷。從長遠的角度看,則需要盡可能進行自主技術更新,避免在技術上受限于國外。
3.2.3 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智能物流技術屬于一項較為新穎的技術,RFID技術運用時間同樣較短。因此目前,國內相關專業人才數量依然有待增加。為了推動RFID技術進一步發展,提高智能物流技術水平,對相關專業人才進行培養較為重要。對此,教育領域應當加大力度開設相關專業,并邀請相關人員作為教師對人才進行培養。在人才即將畢業時,學??梢耘c物流企業相互合作,不僅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機會,還為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另外,企業同樣需要在人才入職后,定期對其進行培訓,提高人才對智能物流技術的使用水平。
3.2.4 提高技術的安全性
為了解決安全問題,建議有關領域在未來對有源標簽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到身份驗證的過程中,促使智能物流安全性得以提升。但考慮到有源標簽成本較高,因此未來可將研究方向轉移到一次性口令問答方面,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智能物流技術應用的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RFID技術在現代智能物流中的運用的研究,為物流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參考,有利于全面提升行業發展的智能化水平。物流行業應當積極引進RFID技術,并對其進行充分利用,確保貨物出庫、庫存盤點、物流跟蹤、貨物配送等過程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同時,確保入庫準備、貨物下單、車輛進入、貨物到位等物流倉儲環節更加便利高效地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未來物流行業同樣需要積極分析RFID技術在運用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進一步推動智能物流技術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亮,趙濤.基于RFID技術的建筑材料倉儲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其應用[J].四川水泥,2023(1):80-82.
[2]唐根順.RFID技術在博物館金屬藏品管理上的應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金屬庫房為例[J].東南文化,2022(6):154-159.
[3]廖敬波,刁廣智,李小龍,等.基于RFID技術實現應急保障物資庫智能化管理的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2(22):64-66.
[4]趙典姿.基于輪換庫運用RFID技術在紡織物管理中的問題與優化研究——以武漢X醫院輪換庫對各病區患者專用被服管理為例[J].中國設備工程,2022(19):125-127.
[5]成志平.疫情防控背景下基于WSN和RFID技術的陜西省冷鏈物流系統設計[J].湖北農業科學,2022(18):188-190,195.
[6]趙士勇.基于RFID技術的倉庫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與實施——以煤炭企業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22(8):22-24.
[7]商曉東,宮莉.基于RFID技術的成品糧庫內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0):53-55.
(編輯 姚 鑫)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intelligent logistics
Zhang Yan
(Guidao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Shenyang 110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FID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various intelligent logistic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RFID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ology. Meanwhile, starting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intelligent logistics warehousing, it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 of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intelligent logistics. Finall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the current RFID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is shows that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the RFID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Key words: RFID technology; modern intelligent logistics; warehousing;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