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滿足學校高效、便捷的生活需求,開發涵蓋店鋪、娛樂、趕集市場等服務內容為一體的微生活服務平臺,文章以微信小程序為實現終端,設計了大學生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使用Spring MN/C框架作為Web服務開發框架,搭建能夠承受較大并發量的Web服務,實現了數據可視化服務,旨在以信息化手段,滿足大學生生活需求服務,并通過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為大學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校園服務。
關鍵詞:智慧校園;生活服務;平臺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56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互聯網時代,當代大學生需要更多的信息平臺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但受各種因素影響,各平臺出現了業務沖突、業務不全面、管理失衡等諸多問題。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在實時調研考察當代大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專門針對大學生團體設計開發的生活服務平臺,是對互聯網與各行業結合發展模式轉變和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體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的建設有利于豐富校園服務體系,節省校園的物理空間,擴大校園信息交流平臺和展示空間。
1 高校智慧校園構建指導目標
高校智慧校園構建,是指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對校內外資源進行科學整合,使學校的物理空間與高校微生活服務展開有機銜接,進而為校內師生提供智能化、綜合化的生活服務環境,實現校內外服務資源和大學生主體之間的交互形式優化,促進高校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的高效管理及運營,擴大校園信息交流平臺和展示空間,為在校師生提供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服務,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1]。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調研大學生切實的校園生活服務內容,進行多元素多方位的整合,注意需求的消失與再生,進行及時性調整,并基于此進行智慧校園建設。此外,構建智慧校園,還需要明確平臺性質和注意貼合高校的秩序。例如在流行性傳染疾病傳播時,校外外賣業務是否需要貼合高校秩序暫停服務,同步開放藥品補足服務,固定一對一接觸,在減少管控壓力的同時,做到服務續航。
2 高校智慧校園服務平臺構建現狀
2.1 服務渠道單一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已有生活類服務線上化轉移,這些服務大多數并非特設于大學生團體,具有服務人群廣泛,業務拓展空間大,并不需要進行旁支服務兼并的特性。因此,大學生在使用該類服務渠道時,往往只能滿足較為單一的生活類需求,這和大學生需求廣泛的現實相違背,所以大學生多數使用多個單一渠道來滿足需求,給大學生的時間帶來不必要的浪費。
2.2 多平臺共存亂象
目前已存在的平臺多數為商家設計開發并投入使用的第三方程序,本身就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且絕大多數獨立于校方進行運營,其以盈利為主,大多數維護的是商家本身,不會去自主維護大學生的權益。此外,大學生的相關數據無法進行保密,販賣大學生信息等情況相對普遍,平臺自發收費也是常有的情況。
2.3 信息收集不全面
由于市場同質化的特性,導致商家意愿上不實行信息共享,所以存在著“信息孤島”的現象。例如大學生失物招領時,面臨著這個平臺發布后會考慮撿到遺失物品的人會不會不關注這個平臺,而去另幾個平臺再發布尋物信息,以此來增加被看到的可能性。各大渠道為了客戶資源的競爭,不進行信息公開共享的情況,導致信息系統之間存在數據壁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是不能夠在一個平臺上較為完整地呈現,因此大學生要么接受信息少的單一平臺操作,要么下載眾多同類型平臺進行分開搜索,這顯然增加了大學生的生活負擔[2]。
3 高校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設計方案
3.1 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總體設計
如圖1所示為服務平臺總體系統框架,可以看出,用戶(包括店鋪、學生等)訪問Web服務的端口都是瀏覽器,都是利用本系統的業務模塊逐一實現的。用戶行為可以用二進位方式記錄,并保存在日志儲存器中;用戶、店鋪、商品和交易的信息全部以數據庫形式儲存在數據庫簇中。本系統采用主從式結構,可以確保系統并發性。數據平臺利用Flume工具從記錄儲存資料庫中讀取記錄文件,利用 SparkStreaming流程架構對記錄資料進行處理,并將已處理資料儲存于 HBase資料庫。組網技術選擇采用千兆以太網(1 000 Mbps)為骨干,快速以太網(100 Mbps)交換到桌面組建計算機播控網絡。在網絡安全上,針對網絡共享資源和數據信息安全,決定使用VLAN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物理隔離來實現。采用防病毒技術、防火墻技術和入侵檢測技術來解決計算機病毒、黑客以及電子郵件應用風險防控[3]。此外,智慧校園基礎平臺建設需要授權登錄+基于token的身份驗證等。
3.2 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模塊設計
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模塊,如圖2所示。
學習模塊:學生可以在因特網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社團,開展社會交往和學習交流,全方位了解學科文化,既可以拓寬知識、提高文化水平,又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創新創業: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服務,同時還為用戶帶來創新創業的實時信息,讓用戶能夠在平臺上隨時了解信息、指南和創新創業活動。系統從渠道共享、信息交流、服務建設等多個角度為用戶提供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增設“創新創業比賽”的仿真平臺,實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心理咨詢:借助平臺,用戶能夠對自身的心理狀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能夠做出相應的調節,讓自己朝著一個健康目標邁進。
兼職儉學:包含內容豐富的兼職資訊,職位齊全,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直接完成線上交易,有接單需求的用戶和發布兼職信息的招聘者都需要在線下完成信息驗證,這種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模式安全性較高。
3.3 系統結構
本系統主要采用B/S結構模型,分為3層: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層。
(1)表示層。表示層屬于用戶客戶終端,可以提供給用戶交互信息界面,該層只作為輕應用的入口,主要是為了呈現信息,本身不進行數據的處理。由于網絡具有數據流量大、穩定性強、經濟性和擴充性的特性,所以采用節點具有高度獨立性的星形拓撲結構[4]。
(2)業務邏輯層。該層使用Web服務器的應用服務器,以組織制度、標準梳理、落地策略逐步搭建獨立、完整的數據中心,集成數據后再經過幾輪整理、規范后進行導入。這個模塊的請求內容全部使用數據層訪問數據庫,最后由業務處理服務器將包含處理結果的XML數據包發送到用戶。
(3)數據層。數據層是處理編程工作的,這項工作是持久的,主要為平臺表示層提供實時服務,數據提供的數據訪問方法對數據接口進行了定義,方便平臺在部署中的應用集成工作。
3.4 平臺模塊的流程設計
本系統的模塊流程可以滿足大量實時數據分析需求,數據分析就要用到報表系統和BI分析系統,將會采用FineBI技術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構建BI基礎的數據模型——數據分析和展示,然后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挖掘。根據不同功能需求,將數據平臺的構成分為Spark Streaming集群、日志存儲集群、Flume、Kafka集群、HBase集群和Web服務器,如圖3所示。
3.5 功能實現
通過購買騰訊云上主機云服務,在微信平臺完成功能的實現。首先,注冊獲取App ID。然后,下載Web開發者工具,登錄微信后輸入自己的App ID,創建系統項目。App service和view可以分別獨立配置,與MVC開發模式類似[5]。實現可獨立于基礎平臺以外使用,采用響應式設計,可滿足不同終端瀏覽要求,同時支持 Web 端、移動端 App、企業微信等眾多主流入口進入。配置App.json文件,小程序各模塊頁面是由文件名.js、文件名.wxml、文件名.wxss以及文件名.json4個在pages目錄下不同后綴名文件組成的,編程模式是AOP,HTML5對應wxml,CSS3層疊樣式表對應wxss。最后,為有管理權限的用戶提供統一的訪問入口,用以訪問各個業務系統以及處理來自外部門戶的業務和服務請求,形成一套一體化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促進各管理部門的信息溝通,有效提高信息門戶的應用價值。
4 結語
智慧校園微生活服務平臺將校園生活的多個方面集合起來,能夠給學生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用戶通過本設計系統,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快捷地獲取生活服務信息,避免了多個平臺切換的煩瑣,而商家也可以通過本平臺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并獲得收益。但本系統的設計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后續的不斷完善,保持“公益于學生”的理念,逐漸實現平臺的門戶化,將平臺完善至更多元、更便捷、更高效,最終形成全面的實用性平臺。
參考文獻
[1]張大維,張迎周,曹海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園服務平臺設計和實現[J].中國新通信,2022(5):16-18.
[2]蔣峰.智慧校園背景下高校一站式服務平臺的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30):90-91,97.
[3]左佳麗,劉文珊,張玲樂.校園生活綜合服務平臺小程序的設計與實現[J].無線互聯科技,2021(11):62-63,78.
[4]閆鵬博,李芳,彭冰.校園生活綜合服務平臺小程序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7):54-56.
[5]李耀,江宇波,謝大鑫,等.一種校園生活一站式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與電腦,2019(10):64-67.
(編輯 沈 強)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campus micro-life service platform
Zhang Xin, Zhao Yan, Zhai Yuqin
(Nanhang Jincheng College, Nanjing 21115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efficiency and convenient life, develop a micro-life service platform which mainly covers shops, entertainment, marke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micro life service plat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smart campus is designed with WeChat mini program as the realization terminal. It uses the Spring MNCC Framework as a Web services development framework, builds Web services that can withstand a large amount of concurrency, and implements data visualization services, it aim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ampus servi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mart campus; life services; platform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