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悟了。事情還要從“數字排毒”說起。所謂“數字排毒”,就是曾經將智能手機當成身體器官之一的人,開始“返璞歸真”,換上老年機,試圖擺脫信息轟炸。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新詞兒,是在某款手機新機發布會的第二天,朋友圈里好像除了我以外,并沒有人關心這次機型的新外觀、新功能。
“你們平時不是凌晨排隊也要換新機的嗎?”我納悶道。“這叫‘數字排毒’。現在誰還用智能手機啊,各種消息成天狂轟濫炸,煩躁起來,我覺得自己像拿了個炸彈一樣!”朋友小文一邊回答,一邊晃著一個磚頭似的“大哥大”,繼續說:“我跟你說,這手機特別好用,該有的功能都有,不該有的都沒有!之前我看見朋友圈紅點就要看,晚上刷會兒短視頻就到夜里兩點了,后來有一天我換了老年機,整個世界安靜了。”
聽完此話,我不禁好奇地拿起小文的老年機仔細研究起來,短信、電話功能倒是都有,只是沒了很多游戲、視頻、社交軟件。
“這能習慣嗎?”我心中疑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干脆換上了一款老年機。你別說,一開始是真香。幾百塊甚至幾十塊的價錢,就能在二手網站上淘到一款老年機,從此屏幕碎了、按鍵壞了的事兒再也不用擔心了,大不了再換一個。
而且,我原本擔心沒了智能手機,會錯過熱點事件,后來發現,那些被刷爆的熱點,即使不看第二天上班也會從同事嘴里聽到,并沒耽誤什么,唯一錯過的只是一些明星八卦、雞毛蒜皮罷了。
就當我沉浸于老年機不可自拔時,煩惱突然來了。因為我用的是純粹的老年機,所以連微信功能都沒有,導致我周一到公司換上智能機后,發現100多條微信消息和我媽的20多個語音電話。我趕緊回撥過去,只聽我媽劈頭蓋臉地開罵:“我周日晚上微信給你打了十幾個電話,你去哪了!知不知道我跟你爸多擔心!我差點報警了!”我趕緊跟我媽解釋,又告訴了她我老年機的號碼,讓她以后有事直接打電話。
老媽剛哄好,同事又來“關心”我。“你這一個周末,微信、微博、QQ、釘釘都不回復,我還以為你被騙去緬北了。”同事大姚打趣道。正當我以為完美避開了周末急活而內心竊喜時,卻聽見同事接著說:“周末我們幾個人參加了一個免費燒烤體驗,給你打電話不接,快看照片。”什么?!看著微信里十幾張燒烤照片,再看看我的老年機,我動搖了。
然而最尷尬的要數請朋友吃飯那天,因為之前朋友仗義幫忙,我主動提出請客。眾人觥籌交錯、酒足飯飽之后,我跑去結賬,卻突然想起手里的老年機沒有支付軟件,而且不支持下載任何軟件。身上也沒現金的我,趕緊電話求救在附近逛街的老媽,萬幸沒有鬧出笑話。
“趕緊把你那破手機換了!”回家路上,我媽狠狠教訓了我一頓,“還跟我說什么‘數字排毒’,我看有毒的不是手機,是你那愛玩手機的毛病。多大人了,管不住自己還怪手機!”好吧,我承認,根本上該排毒的確實是我們這些用手機的人,而不是手機本身。
(易新翰薦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