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2022年度橫向課題“廣西高速公路交通擁堵防治智能決策系統工程”(編號:GXHS-2022-016)
作者簡介:洪 東(1985—),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
摘要:文章依托環南寧高速公路工程,圍繞施工區、收費站、路段、交織區、服務區等開展研究,通過交通雷達、交通攝像機、人工識別等方式完成數據采集和分析,形成了一套研究高速公路擁堵的數據分析結構體系,為改善擁堵情況提供決策數據支持。
關鍵詞:交通量;交通擁堵;車流量
中圖分類號:U491.2+65
0 引言
為掌握高速公路各設施本地化的交通流運行特征,更好地服務于廣西高速公路交通擁堵防治智能決策系統項目,圍繞路(點)段、服務區、收費站、施工區、交織區、疫情防控區等設施進行展開,獲取各類設施的車道數量、車道寬度、車道功能等靜態屬性數據和流量、速度等交通運行數據[1]。將采集的數據進行大數據技術處理,進行數據識別或預測交通擁堵,使高速公路更加安全、暢通,對于改善高速公路交通擁堵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背景
目前,廣西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約為7 000 km,預計“十四五”末廣西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 000 km。為推動交通科技創新體系、交通治理體系的形成,助力交通強國建設和交通強區建設,落實《廣西智慧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等要求,促進我區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西高速公路交通擁堵防治智能決策系統工程,項目團隊于2022-09-30至2022-10-07開展8 d的工作對接、現場調研和資料收集,全面展開了現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工作,重點圍繞施工區、收費站、路段、交織區、服務區疫情防控區等設施進行展開,獲取各類設施的車道數量、車道寬度、車道功能等靜態屬性數據和流量、速度等交通運行數據[2]。
2 研究數據來源
此次調研采用無人飛機、路側激光雷達、交通攝像機等輔助工具,對路(點)段、服務區、收費站、施工區、交織區、疫情防控區6個區域進行數據采集。為保障數據的多維度及全面性,安排人工進行數據采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同時,為了科學合理、數據價值以及正確預測決策,調研時間分2個時間段:上午8:30-10:30,下午16:30-18:30,覆蓋環南寧市周邊的點位(如南寧東收費站,安吉收費站、安吉東收費站、伶俐服務區、武鳴服務區、石埠北施工區等)。
3 研究數據結構
根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及研究數據要求,對南寧繞城高速公路等路段常發擁堵點所在區域的路(點)段、服務區、收費站、施工區、交織區、疫情防控區等現場進行踏勘,收集交通流量、速度等交通運行數據(以收費站、服務區和施工區為例)。
3.1 收費站區域
(1)環境參數:收費站等級、通行類型、收費站結構、匝道收費站還是主線收費站、收費站上游最近ETC門架的距離等[1];收費站整體工作排班方案。
(2)幾何特征:出入口數量、類型車道數、閘道寬度、服務類型、ETC車道數量及寬度、MTC車道數量及寬度、是否有貨運專用通道,如果有還應了解通道寬度[3]。
(3)交通量數據:總交通量、各類型車輛通行量(包括綠色通道)以及收費站服務時間及支付類型(5 min流率統計數據)。
明確高峰期,在高峰期內以5 min為單位,統計ETC車道通行流率;保證2 h的數據量。
明確高峰期,在高峰期內以5 min為單位,統計MTC車道通行流率及車輛類型;保證2 h的數據量,并注意分析不同位置MTC車道流率是否一致。
(4)交通運行數據:通行速度、通行量、總平均速度以及各種車型比例、ETC車道通行速度、MTC車道每5 min時刻的排隊長度[4]。
3.2 服務區區域
(1)環境參數:服務區等級、道路類型、交織區構型、服務區位置等。
(2)幾何特征:服務區大小、私家車停車位數量、大型車停車位數量、電動車充電樁數量等。
(3)交通量數據:每隔1 h統計一次服務區停車數量;獲取服務區進出口近3個月的車輛進出記錄數據(車輛類型、進入時間、離開時間);總交通量、各類型進出數量以及交通量的出口和入口分布(5 min流率統計數據)。
(4)交通運行數據:每隔5 min統計服務區內停靠車輛的車牌(停放時間要保留),統計得到各類型車輛停留時間時間分布;進出入口車流量、各類型車輛停留時間、總平均速度以及各種車型比例。
3.3 施工區區域
(1)道路條件:施工區長度(運行組織起點到終點)、施工區各區段的長度(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作業區、下游過渡區、終止區)、車道數量(不同區段的車道數量)、車道寬度、道路坡度、側向凈空、中間帶開口長度(借用對象車道運行時)、關閉車道、開放車道數、隔離類型、施工區上游和下游最近的ETC門架名稱及距離[5]。
(2)交通條件:高峰期和平峰期內,分別統計交通流率(按5 min統計多個斷面未進行系數換算的原始流率);速度(按5 min統計多個斷面);車頭時距(每一斷面分車型統計車頭時距)。保證2 h的數據量。高峰期和平峰期內的各斷面的總交通量和車輛類型比例。
施工區上游和下游最近的ETC門架在高峰期和平峰期每5 min的分車型交通量。
(3)管制條件:
限速、改擴建施工區警告標志、道路標線、突起路標、輪廓標、防眩板、隔離柵等。
(4)環境條件:溫度、濕度、海拔、天氣狀況、施工強度等。
(5)施工情況:封路時段、時間、施工單位、施工方案、施工類型、等級等。
4 研究結果分析
根據交科、交投提供的擁堵點位,以及路網運行監測、預測的擁堵點位,考慮防疫政策等原因,結合預調研實地勘察情況,完成安吉、安吉東、南寧南、南寧東收費站;伶俐、那馬、大塘、武鳴服務區;廂竹快速、安吉互通交織區;石埠北、廂竹快速路施工區等點位數據采集、整理及分析。(以安吉東收費站、伶俐服務區、廂竹快速路施工區為例)
4.1 安吉東收費站
4.1.1 交通量分析
根據表1調查結果可以發現:人工調研數據和收費站流水數據差值很小,足以證明收費站流水數據的準確性。造成差值的原因如下:(1)由于開啟和關閉攝像機設備的時間上有誤差,沒辦法精確地保證同一時刻全部開啟攝像機等設備。(2)關于特殊車輛高速公路巡查車和警車,會通過關閉的人工車道,由于人員有限,調研沒有采集這類車輛的相關數據。
4.1.2 車型分析
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站車型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進行劃分,具體規則如表2所示。該收費站小型車占比最大(82.06%),大型車次之(10.45%)(見圖1)。該收費站調研數據中,ETC車輛占比達58.01%,MTC車輛占比為41.99%。
4.1.3 出口車輛MTC服務時間分析
車輛的服務時間指的是車輛到達收費亭接受服務所需要的時間。通常情況下,車輛的服務時間取決于車輛的收費方式、車型類型,而收費站的車型以小型車為主,中型車和大型車占比少。經過分析可知:采用不同收費方式其服務時間不同,車型越大服務時間越長;在相同車型中采用移動支付收費的服務時間最短。采用現金支付的小型車服務時間頻率直方圖如圖2所示:
4.1.4 防疫站服務時間分析
該收費站的防疫站距收費站出口較近,且調研期間屬于廣西疫情嚴重期間,防疫檢查要求每一輛車都需要檢查,防疫站檢查時間比收費站出口服務時間更長,是造成安吉東收費站擁堵的主要原因,小型車的服務時間頻率直方圖如圖3所示:
4.1.5 排隊長度分析
根據收費站車流量實際情況,取樣10 min進行車輛排隊數據統計,對照擁堵長度指標參數,判定擁堵程度。取樣10 min(1次/2 min)排隊長度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4.2 伶俐服務區
伶俐服務區靜態交通基礎數據調研結果為:小型車輛停車位有170個,大型車輛停車位有58個。從數據調查結果(圖4~6)可看出,該服務區上午和下午呈現出相反的運行規律,上午服務區的駛入量小于駛出量,下午駛入量大于駛出量。在車輛類型中,小型汽車占主導地位,大、中型汽車占比較少。從上午的停車時長調研結果來看,服務區車輛的停放是短時間內停歇,在10~30 min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服務區主要為小型車出行者群體提供休憩服務,車輛主要是短時間內的停放。
4.3 廂竹快速路施工區
根據施工區的特征,采集上午7:40-8:40和8:40-9:40兩個時間段數據,通過分析得出兩個時間段為施工區擁堵時間段,且在擁堵正在形成時,第二條車道的流量最大,遠遠高于其他兩條車道,而當擁堵完全形成時,第一條車道流量高于其他兩條車道。具體數據表如表4所示。
擁堵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當擁堵正在形成時,司機更加傾向于走通暢的第一、二車道。由于第一條車道外側也存在隔離板,因此在車輛較少的情況下第二條車道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2)當擁堵已經形成時,車輛換道較為困難。由于第三條車道通過施工區時必然會換道到第二條車道,對在第二條車道行駛的車輛有較大的影響,而對位于第一條車道車輛的影響較小,因此駕駛員更愿意選擇第一條車道行駛。
具體數據情況及分析如表5和圖7所示。
5 解決方法策略
5.1 收費站方面
(1)交通量分析:大量采集人工調研數據和收費站流水數據,再結合收費站卡口數據進行核對,減少差值,保障數據的準確性。針對特殊車輛,調研時也要采集這類車輛的相關數據。
(2)出口車輛MTC服務時間分析:加強推廣采用移動支付收費的方式。
(3)防疫站服務時間:防疫站檢查時間比收費站出口服務時間長,建議檢查和提醒前置,加派人員開展機動作業。
5.2 服務區方面
通過卡口數據或監控攝像頭提醒車輛停放超過1 h的車主,服務區內設置為小型車出行者群體提供休憩服務標語,方便長時間停留休憩的出行者。
5.3 施工區方面
當擁堵正在形成時,提醒司機不要隨意變道,保持正常的行駛方向。
5.4 路段(點)方面
人工每5 min統計的數據要結合攝像機和雷達數據進行多維度核對和整合,并獲取附近ETC門架數據,再進行比對,保障數據可靠性。
5.5 交織區方面
車流量較大時,期間出現緩行,建議不要采取跟車與換道行為。
6 結語
本文圍繞路(點)段、服務區、收費站、施工區、交織區、疫情防控區等開展數據采集和分析研究,以環南寧高速公路比較經典擁堵的點位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工作。交通流量數據及分析結果僅供參考,后期將借助更高精度的設備進行采集和分析,從多維度開展,保障數據的全面性及準確性。為高速公路擁堵治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改善高速公路交通擁堵的情況,提升人們出行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王 健.基于ETC系統數據的高速公路主動管控建設探討[J].中國交通信息化,2020(12):99-101.
[2]李文濤.基于灰色GM_1_1_馬爾科夫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預測[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20,16(6):317-320.
[3]童 瑋.基于交通流量預測的高速公路收費道口運營策略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2,30(1):86-89.
[4]周 濤.基于改進卷積網絡的高速公路節假日擁堵預測系統[J].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2022,45(6):54-60.
[5]黃承鋒.基于改進GA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擁堵狀況預測[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22,40(2):198-205.
收稿日期: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