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陸軍計劃在2023年裝備部署新的步槍和輕型機槍組合,以取代其現役的標準版 M4卡賓槍和M249班組自動武器,全面更新步兵最基層班組武器。除了陸軍的大動作之外,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司令部也參與了新步槍、機槍長達數年的測試和實驗,并且同意采購同一標準的新口徑槍械。
這次美國陸軍輕武器換代之所以引起外界關注,是因為美軍不僅更換了槍械,還同時研發了新一代的6.8 毫米子彈,用以取代自越南戰爭用到現在的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這次競標的勝利者是總部設在德國的全球化武器集團西格紹爾(Sig Sauer)公司,該集團源自于瑞士和德國,現在是一家覆蓋歐洲和北美市場的武器設計制造企業,并且已經在2016年憑借M-17型半自動手槍成功拿下了美國陸軍新一代手槍的訂單。這次競標成功讓西格紹爾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成功拿下美國同一世代陸軍所有主要輕武器系統訂單的公司。
為什么西格紹爾作為一家非美國本土企業,能夠在美國用槍第一大戶陸軍這里斬獲全部訂單?其產品的競爭力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強大?
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西格紹爾公司歷史上一直以品質和精加工工藝著稱,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西格紹爾生產的P-210半自動手槍就以精度和制作精細著稱,即便現在人們仍認為這是一支具有比賽級射擊精度的半自動軍用手槍,憑借這款優秀的產品,西格紹爾在業界獲得了“用瑞士手表工藝制作武器”的美譽。
盡管輕武器行業沒人能否定西格紹爾的產品質量和設計,但這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真正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西格紹爾在行業內的投資布局能力,這才是它能在美國干掉其他競爭對手、成為未來陸軍輕武器供應商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美國陸軍輕武器采購從上一代開始就已經是全球招標,因此才會引入意大利貝雷塔集團的M-9手槍和比利時FN公司的M240 、M249機槍。能參加美國軍隊列裝槍械競標的企業都具備全球頂尖水平,論產品本身,沒有一家是弱者。要成功中標,除了產品之外,企業本身的經營和布局也尤為重要。
1976年,瑞士武器制造商西格集團收購了歷史悠久的獵槍制造商——德國JP Sauer amp; Sohn公司,合并為西格紹爾集團。西格集團這次并購主要目的是開拓海外市場——鑒于瑞士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瑞士法律禁止武器出口,而西格集團作為一家武器制造商要想成為全球武器供應商,就必須突破這個限制,突破限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并購重組把總部遷出。西格紹爾開始以一家德國公司的名義進軍全球。如果沒有這次并購,西格集團恐怕至今仍蝸居瑞士本土,無論工藝如何精湛,都無法成為如今的龍頭老大。
西格這次并購的另一個巨大收獲,就是德國JP Sauer amp; Sohn公司的銷售網絡和獵槍設計團隊,這對于未來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通過軍民結合的產品設計滲透市場,西格紹爾從70年代開始崛起。

1985年,西格紹爾在美國開設全資子公司并在北美建廠生產槍械,這邁出了西格紹爾進軍美國市場的第一步。盡管美軍的武器裝備采購全球招標,然而為了保護本土就業,美國政府要求武器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制造。要想成為美軍的供應商,就必須先在美國建立制造基地和子公司。于是,西格紹爾成為了總部分別設在瑞士、德國和美國的武器制造商,并且在后續的資本運作中又通過股權重構,成立了一家在瑞士的資本,對西格紹爾進行控股,最終實現了全球商業布局。在全球布局的過程中,西格紹爾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P-226成功拿下了美國空軍和海軍的手槍訂單,雖然海空軍的采購量與陸軍相差很遠,卻也讓西格嘗到了美國市場的甜頭。打響了第一炮后,西格紹爾的手槍很快又成為聯邦調查局等美國執法機構的配槍。其后發展可謂一帆風順。
得益于資本運作的成功,西格紹爾不僅在槍械制造上多有建樹,還開始進軍槍械周邊產業,如配套的瞄準鏡、測距機、觀察鏡等產品,以及氣動槍械的開發。從1976年啟動海外布局至今,西格紹爾已經成為所有同類企業中產品類別最多、覆蓋市場最廣且口碑最強的巨頭,經營上的成功也讓西格紹爾在研發上不斷精進,比如這次中標槍械就是基于他們在2019年研發的.227 sig furry彈藥,該彈藥擁有更強的穿透力,可以貫穿現役重型防彈衣,對一些輕裝甲目標也具有一定的殺傷力。
彈藥的研發其實遠比槍械更為困難,需要更大的研發投入、更深的理論積累以及更強的實驗條件。過去美國軍方槍械定型都是以美軍指定彈藥進行命題作文,而這次是史無前例的直接被美軍從彈藥到槍械前后腳選定并由同一公司全過程參與的項目,足可看出西格紹爾的強悍技術積累。對于商業實體而言,二流講產品,一流談戰略布局,而西格紹爾稱得上是跨國輕武器供應商中的布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