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家庭服務業面臨一定的現實困境:勞動力市場認定標準難以貫徹、勞動力無法上崗和升級培訓、全省行業信息分散零散、供給和需求匹配難度大。因此,應用“互聯網+”方式可能是破解困局的一條路徑: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認定制度、開展線上的上崗和升級培訓、利用互聯網公開從業者信息、提高供給和需求的匹配效率、進一步規范勞動市場的標準等。通過政府牽頭、行業支持、高校協助以及全社會參與的模式,積極探索和打造河北省家政服務平臺,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升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的服務質量,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字:“互聯網+”;家庭服務;信息平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家庭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凸顯。然而,河北省的家庭服務業卻面臨著一系列困境和挑戰。供需不匹配、服務質量低下、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使得這個行業難以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在這個背景下,依靠“互聯網+”的技術手段,為河北省家庭服務業帶來賦能與提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本文旨在分析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的發展困境,并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和技術,為河北省家庭服務業提供解決方案,推動其高質量發展,從而滿足人們對家庭服務的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經濟的優化升級。
一、“互聯網+”為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以“大智移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重塑科技、經濟、政治和文化。因此,互聯網技術應用對服務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未來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互聯網+”是指通過數字技術為傳統行業賦能,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并促進創新成果在生產領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生產效率,創造了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工具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并形成了更廣泛的經濟發展形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優化產業結構,用新型制造業代替傳統工業,并依靠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競爭優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家庭規模的減小以及三胎政策的實施,對高質量家庭服務的需求日益重要。但是,目前全國的家庭服務業仍然面臨很多問題。由于社會未能認知和認可家庭服務的重要性,家庭服務業變得邊緣化且無序化,供需不匹配,人員素質低,服務質量低,缺乏規范化管理等諸多問題。基于這些情況,各省也紛紛實施各種政策來促進家庭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河北省家庭服務業急需依托“互聯網+”進行賦能和提升,因此,分析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發展困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是一項非常意義重大的研究。
二、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的現實困境
(一)勞動力市場認定標準難貫徹
家庭服務是一種為每戶家庭提供服務的形式,其工種眾多,服務因人而異。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家庭服務職業技能標準,但在實施中仍面臨重重困難。目前,河北省的家庭服務市場缺乏統一的認定規則,導致家政公司內部管理不規范,員工流動性也很大,對客戶的服務不到位,矛盾頻發。其次,家庭服務業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社會地位低,工作壓力大。這主要歸因于傳統的家庭服務觀念,導致對該行業的勞動認定屬于空白階段。家庭服務行業存在管理者水平不高、工作服務標準不統一、行業規范不健全以及政府方面政策傾向欠缺等問題,這些問題給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帶來了相當的負面影響。此外,家庭服務職業技能統一的認定標準實施難,也導致家庭服務人員的薪酬水平和付出存在差距。雖然家庭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但仍有一些高端需求崗位因缺乏資格認定而導致勞動力供給緊張。
(二)勞動力無上崗和升級培訓
目前,河北省的家政服務勞動力主要集中在廉價勞動力特征的工作崗位上。這些從業者大多只有初中學歷,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偏低,難以勝任相對專業的技能勞動,比如家庭營養師、養老護理等工作。并且,目前家庭服務業勞動力上崗缺乏認定資格,對上崗人員的技能水平、道德水平、服務水平缺乏相關考核,且沒有崗前培訓,直接降低了家庭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其次,家庭服務業從業者的持續培訓和升級培訓渠道也未能有效打通。盡管數據顯示,參加過培訓的員工認為通過一些培訓學到了知識和技能,但是非常少的家庭服務人員參加過相關培訓。家庭服務人員也希望能夠接受烹飪、護理、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另外,河北省家庭服務從業人員的培訓主要依靠政府主導,市場化培訓機構缺乏相關激勵措施,導致缺乏動力。
(三)全省行業信息分散零散
目前,需要家庭服務的客戶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勞動力,需要去多家機構進行登記,各家政公司各自為政,信息披露不充分,有著非常高的溝通成本。全省缺乏一個統一的信息披露平臺,幫助客戶更加透明便捷地獲取信息。在“互聯網+”背景下,建立專業化的信息平臺是當務之急。全省行業信息分散零散,導致信息非常不對稱,為家政服務業帶來了大量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特征,也增加了交易成本,加大了客戶尋找勞動力的“鑒別成本”。此外,消費者在龐大的市場中為了找到合適的勞動力需要支付“搜尋成本”,經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缺乏統一的信息平臺造成了需求缺口與供給過剩并存,交易雙方缺乏信任,往往會減少交易量,造成一些產品供給不足,另一些過剩。同時,這也會導致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競爭的可能性,并且影響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決策,對家庭服務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
(四)供給和需求匹配難度大
家庭服務企業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家庭服務的各種需求而成立的。然而,目前家庭服務產品很難滿足當下消費者的需求。據統計,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專業分工的發展,河北省的家政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供應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由于對于家政服務的偏見,認為家政服務是低端勞動,導致無法吸引更多從業者加入并提升自身能力和發展。在河北省,家庭服務市場面臨著巨大的供需缺口,供給不足的問題非常嚴重,導致企業的服務與市場需求嚴重不匹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家庭服務市場體系來解決這個緊迫問題。此外,隨著消費升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高端家庭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但現實情況是高端服務人才非常缺乏。在“互聯網+”背景下,河北省家庭服務市場的供需矛盾需要一個由政府主導的統一信息平臺來逐步解決。
三、“互聯網+”背景下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破局初探
(一)建立統一勞動力市場認定制度
要解決河北省家庭服務行業的現實困境,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的方式對該行業進行深度賦能。首先,可以通過互聯網統一勞動力市場的認證制度來解決。在每個行業中,都存在著合理且統一的能力認證標準,這些標準由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確定,以確保達到工作所需的能力要求。一般來說,這些要求可以通過可測量的結果來評估和衡量。“職業規范是一個職業維持有效運行的基本要求,是一個組織科學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力資源職業意識與行為的制度保障”。家庭服務業與其他行業有著不同的特點,主要包括需求點多、覆蓋面廣、工作分散等。政府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將家庭服務納入職業序列,進行規范化管理,完善職業分類。制定認證制度所包含的能力可以包括工作能力、道德素質、征信信息等方面。家庭服務人員為客戶家庭進行工作,需要具備交流溝通能力、各種家務的勝任能力、自身素質提升能力等;一些專業能力也包括病患陪護、育嬰能力的專有能力;還有一些額外的考核能力,例如駕駛能力,家庭理財能力等。這些能力都需要建立量化的評價體系和指標,并利用互聯網建立一個信息平臺進行登記,將平臺應用在全省范圍內,幫助政府獲得直接相關信息。
(二)開展線上上崗和升級培訓
目前,尚未建立覆蓋所有勞動力的家庭服務行業培訓機制。應當聯合高校、企業和社會共同建立協作培訓機制,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制度,這樣才能培養訓練有素的職業人員。目前從事家庭服務的人員大部分學歷都為初中學歷,需要進行深度培訓。首先,應積極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并建立以技能水平為導向的激勵制度,以此激勵從業人員積極參與技能鑒定,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其次,可以設置線上大學,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或者專項培訓,以此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構建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培訓體系,暢通從業人員發展通道。線上大學的設置可以與相關職業院校進行合作,構建企業型家庭服務機構和家庭服務培訓職業院校的雙重培訓制度。通過統一的信息采集和信息披露,可以大大減少政府管控成本,提高家庭服務業的行政管理效率,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用互聯網公開從業者信息
在“互聯網+”背景下,建立互聯網平臺將河北省家庭服務行業的信息進行整合是當務之急。應用新技術可以促進家庭服務行業的職業化管理發展。除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輸出和輸入地之間的信息交流,還可以打造一個綜合的社區家庭服務信息公共平臺,集需求信息和配送功能于一體。這樣的平臺將為家庭服務行業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推動行業的發展和提升。通過相關企業,可以幫助政府建立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平臺可以建立專業化的勞務傳輸機制和便捷的信息對接溝通機制。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公開展示所有從業者的信息,包括學歷、工作經歷、從業年限、技能等級、道德素質等,從而幫助客戶尋找到滿意的員工。在建立了平臺之后,還可以擴展用工范圍,吸引更多的從業者加入家庭服務行業,通過專業化、透明化的考核和認定機制為從業者進行考核和崗前培養,并持證上崗。擴大用工范圍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的供需缺口問題。
(四)匹配供給和需求提升效率
協助政府建立互聯網家庭信息服務公共平臺可以集成行業內各類動態信息,并實時公開發布全省范圍的市場需求信息和勞務輸出信息。通過該平臺實現供需的精準匹配,可以顯著提高效率。需求信息發布后,還可以統計出各工種的供給和需求缺口,找到過剩的供給行業,調節人員分配,并按需培養提升勞動力能力,實現家庭服務的職業化、多元化和標準化。通過這個平臺,從業人員可以輕松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提高收入水平。同時,家庭服務雇主可以方便地找到滿意、稱心的服務人員,并享受售后服務保障。家政公司通過運用高科技實現工作管理的現代化,進而增加企業收入和利潤。最終,這個平臺將實現供需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此外,在這個互聯網家庭服務平臺上,所有家庭服務企業的服務、價格、資質和規模都將公開透明,這將促進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并推動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從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五)進一步規范勞動市場標準
通過建立新的互聯網平臺,完善了勞動力認定標準,組織線上考核與認定,開展線上入職和升級培訓,以整合全省的信息并擴大用工范圍,公開市場需求信息。隨后,根據平臺的運行狀況進一步完善勞動市場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市場運行,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自我優化的改進循環。通過互聯網平臺并應用大數據處理,這種改進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四、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高效家政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結合河北省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現狀,通過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建立河北省家政服務平臺,可以有效提升行業的發展效率和社會的運行效率,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現有技術和大數據信息的基礎上,應用于家政企業或者行業協會,幫助政府建立信息全面的互聯網家政服務平臺,實現管理端、應用端的“端到端”無障礙鏈接,并利用不斷積累的平臺行業大數據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第二,緊跟國家出臺的家政服務業職業技能等級認證,打造平臺的權威認證體系和培訓內容架構,將為河北省的第三產業人力資源質量提升帶來新的機遇,助力河北省家政服務行業的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
第三,透明的供需信息平臺將有效引導家政服務行業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打破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供需雙方用工風險,同時降低社會運行成本,實現行業綠色發展,大幅提升河北省家政行業的運行效率。
第四,權威且開放的信息共享平臺能夠吸引眾多O2O企業主動對接,實現全社會行業信息互聯互通,提升行業協會的影響力,助力社區-家庭養老模式的拓展和探索社區幼兒共育模式的發展,從而實現河北省家政業目前的問題的破解。
四、結束語
通過政府牽頭、行業支持、高校協助、全社會參與的模式,積極探索和打造互聯網背景下的河北省家政服務平臺。這一平臺的建立將能夠實現政府高效決策、行業信息共享以及技術服務民生的目標,從而從根本上提升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的服務質量,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單位:趙越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 考" 文" 獻
[1]晁一方,黃永春,彭蓉.“互聯網+”戰略下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效率評價研究——以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3):118–123.
[2]王鑫.夯實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促進家政服務業恢復發展——基于山東省泰安市的抽樣調查[J].商展經濟,2021(4):60-62.
[3]陳明英,田歌.河北省家庭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優化策略探討[J].營銷界,2020(46):19-20.
[4]盧安文,何洪陽.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多元共治模式的作用機制研究——基于多參數影響的演化博弈視角[J].中國管理科學,2021(3):210-218.
[5]運行監測協調局.2020年1-10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J].信息技術,2020,44(12)前插1.
[6]辛麗華.泰安市泰山區家庭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人才資源開發,2020,(02):31-32.
[7]張晶育.“互聯網+”背景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探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20,10(08):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