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互聯網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義務教育新課改的要求。高效課堂有利于提高實際教學效率,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促進教育的革新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價值,進一步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互聯網環境;高效
互聯網技術發展已經較為成熟,該項技術也在各行業領域得到運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目前小學許多學科教學均開始融合互聯網技術,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更為順利。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方面普遍存在主動性較差、學習經驗不足等問題,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小學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的特點,在傳統教學環境中,學生很容易陷入被動學習狀態,缺乏對知識獲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當前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始運用互聯網技術,它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知識呈現變得動態化、直觀化以及簡單化,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刺激,展現出數學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1]。
(二)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國內最新的教育政策是提倡減輕義務教育學生的學習負擔。這種減負并不意味著讓學生少學習,而是指減少學習的任務量、作業量,提高學習的品質和效率,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吸收精華知識,并鍛煉思維和學習技能。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并且許多教學活動的設計開展都是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則扮演指導和協助的角色。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優化教學進程,降低知識理解的難度,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減負和增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三)可以拓展課堂教學容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若只參考教材,則知識較為受限,許多內容也是固定的,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互聯網技術應用后,教師可以深入研讀教材,從中提取核心內容,并進行科學設計。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取舍,同時通過互聯網搜集更多新穎的教學內容,以拓展課堂教學的實際容量,并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伴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逐步提高,教學的理念、方式以及手段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就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數學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教學效率還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真正轉變,教學目標設計不夠科學合理。他們仍然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為主要目標,教學活動功利性較強,未考慮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學習需求。他們只是依照自身經驗開展教學,導致教學過程單調、乏味,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雖然在互聯網時代,一些教師嘗試改變教學思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將教材知識機械化地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再從屏幕上展示給學生觀看。這其實是教學的一種偷懶行為,沒有真正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甚至導致信息技術資源被浪費,無法為課堂教學增添活力。
第二,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夠合理,教學方式較單一。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還不夠成熟,他們的學習活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教學內容設計的影響。可以說,內容決定了教學水平。然而了解發現,不少數學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性不足,不符合新課改要求。他們沒有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內容,仍舊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被動學習。部分教師雖然也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方式,但未顧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對他們日后的數學學習也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錯誤使用先進教學技術。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出現錯誤使用互聯網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問題。比如,部分教師利用各種光線、色彩以及聲音效果處理教學課件,這導致學生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課件這些形式上,對課本數學知識的關注反而不多。這也會使教學主題被沖淡,導致教學效率下滑[2]。
三、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要構建高效課堂,先要理解何謂高效課堂。簡單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的基礎上,顯著提高教學任務完成和教學目標達成的效率,增強教學的影響力。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創新與改革,切實體現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加強數學知識的應用型教學,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實現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需要采用以下幾點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思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要想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首先需要從教師教學觀念著手。在新時期的互聯網環境下,可以利用互聯網思維更新數學教學的教學觀念。整理互聯網大環境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要求和新看法,通過分析了解到,互聯網給傳統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沖擊。為了應對這種變化,當前的教學需要教師以較為開放的觀念去面對,改變以往教學的落后理念,調整不適應之處。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長和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為基礎,采用互聯網技術的靈活性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另外,教師也要明確自身的主導地位,為學生打造更放松和自主的學習空間,使其數學學習得到全面突破。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還要貫徹新課標精神,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例如,積極采用微課教學手段,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思考。同時,教師要拉近師生關系,與學生進行密切溝通,了解學生看法,使其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學觀念。課堂教學的內容應做好統籌規劃,與學生最近發展相互結合,再以曲線式節奏推進教學工作。同時,利用互聯網教學手段反復強調重點內容,剖析難點,對于非重點部分則要做到“惜字如金”,點到為止,為學生自主思考提供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以確保課堂教學節奏更佳、效率更高,避免教學時間不充足的問題出現,從而使知識的傳遞密度更高[3]。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通病就是教學內容十分枯燥且形式單一,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與其他學習階段相比,小學高年級的數學知識已經具有一定難度。因此,要想構建高效課堂,也要借助互聯網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并簡化知識的表達方式,使教學方式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并保證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也能將小學數學教學提高到更高層次。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著重利用互聯網技術搜集更多教學相關知識信息,并確保教學活動中的內容形式多元,包括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這樣能夠帶給學生一種新鮮的學習體驗,也有助于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小學六年級下冊的圓柱與圓錐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通過互聯網搜集一些生動的圓柱體和圓錐的圖片或是動畫視頻,隨后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方式展示這些知識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圓柱和圓錐動態形成的過程。視頻中的形、色以及聲音渾然一體,可以帶來一種強烈的感染力,迅速吸引學生目光,喚醒他們的探究欲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小學學生在學習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畏難心理,尤其是高年級數學學習。因為許多知識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運算范疇,二是更多地涉及到抽象的數學知識,該內容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頗為困難。這就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抽象的教學內容進行具象化處理,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突破數學學習的困境,避免因此產生厭惡數學的情緒。舉個例子,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利用互聯網篩選出與教學內容相符,又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素材。比如在位置與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校各建筑繪制成一個平面圖并使用希沃白板來進行展示。平面圖中包含學校的教學樓、籃球場、大操場、食堂以及綜合樓等,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直觀平面圖幫助學生辨認方向,還能讓學生與希沃白板進行互動,將原本抽象化的位置、方向知識簡化處理,使學生輕松掌握知識要點,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找尋一些有關數據和名人故事融入到教學課堂中。這不僅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教學課堂,還能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講解圓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用祖沖之的圓周率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數學家的情感,以此來增強教學效果。
(三)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小學高效數學教學課堂應該基于互聯網技術實施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摒棄過去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課堂教學方法特點是直觀、生動,這與小學生發展特點相符,因此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具有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新生活化教學
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化元素能夠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經驗,促進獨立思考,提高教學品質。在互聯網背景下,先進技術能夠優化調整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相關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展示一些生活案例,比如大樹樹干周長類似于圓的周長,教師可以展示大樹圖片,并提出一個生活化問題:“現在要用一根繩子將大樹環繞圍起來,你知道繩子最少多長嗎?”,這樣的問題能夠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的圓,并引入圓周長相關知識。教師也可為學生展示一個圓形體育場的俯視圖,學生通過觀察可以認識到體育場俯視的形狀像一個圓,然后教師提問“你想知道這個體育場有多大面積嗎?”,這就引出了圓的面積知識。通過生活化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時不再生硬,無須硬背,從而實現高效學習[4]。
2.創新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一種讓學生沉浸在特定情境中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獲取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它通過情境引導學生自我探究,鍛煉他們的學習思維,最終解決問題。例如,在扇形圖相關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動態多媒體學習情境,在這種學習情境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以我國各民族人員比例、各省份面積比例為依據,利用計算機技術繪制扇形比例圖,讓學生通過觀看扇形圖的形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此來提高實際學習效率。又如,在分數的乘除法教學中,學習了乘除法知識后,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游戲,通過搶答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置數學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教學效率顯著提升,還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課堂氛圍更為活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3.創新合作教學
小學高效課堂構建也常會采用合作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讓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協作進行知識分析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性,也能夠讓學生相互交流,實現思維碰撞和延伸發展,助力學習成效的增強。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優勢來創新傳統的合作教學。例如,在統計與概率數學知識的講解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網絡知識虛擬站,讓學生遇到困惑問題時,通過這個站點來查找資料,促進自身信息提取與分析能力的提高。然后,教師可以圍繞著條形統計圖的知識設計合作教學任務,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自行制作關于“全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人數”的條形統計圖。小組學生要保證分工明確,自行通過老師創建的虛擬站搜集知識資料,將有用的信息整理并保存。小組成員也可相互探討進行信息篩選,最后再重組信息并制作統計圖,完成學習任務。在這種教學方法中,由于合作的小組成員間相互督促,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學生也學會了與他人配合,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有利于高效教學課堂的形成[5]。
(四)基于互聯網技術增強數學教學的互動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課改推行下的要求。從狹義角度來說,課堂指的就是固定在教學教室這一空間的教學,也就是線下課堂。但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教學應當突破時空限制,打造翻轉課堂,促進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高效課堂。因此,在教學中也要注重線上課堂形式,將線上與線下課堂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基于互聯網技術來增強數學教學的互動。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當前的學習通、智慧樹等軟件開展線上教學,同時利用社交軟件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交流群。教師在學習軟件中為學生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學生若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直接在交流群中提問,教師負責回答,幫助其快速突破學習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于一些膽子比較小、不敢在線下課堂直接向老師提問的學生來說很有幫助。教師也應當積極鼓勵學生查看交流群中的內容記錄,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
除此之外,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也應創新教學評價體系,以互聯網先進技術作為依托,開創更多元的評價載體和形式。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行為情況信息進行整理,同時科學評價并指導學習。教師也可以在網上在線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給出針對性評價。還可以借助網絡聯系學生家長,搭建家校合作評價機制,引導家長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評價和監督,并定期向教師反饋結果,使評價主體更豐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通過對教學理念、方式等各方面的創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由本文分析可知,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包括:利用互聯網思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借助互聯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基于互聯網技術增強數學教學的互動。
作者單位:馬櫻鳴 甘肅省臨夏市甘光小學
參" 考" 文" 獻
[1]馬洪娟.“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中國新通信,2021,23(22):210-211.
[2]樊健.“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48):58-59.
[3]張廷龍.“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求知導刊,2020(20):12-13.
[4]陳潔.“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考試與評價,2020(05):50.
[5]魏弘.“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分析[J].家長,2020(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