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析了居民區場景下5G網絡建設的現狀、問題和挑戰,提出了一種基于分布式Book的居民區解決方案。該方案能夠根據不同場景和需求靈活規劃和調整,實現居民區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的5G連續立體組網。與傳統的大功率RRU接射燈天線方案相比,該方案還具有功耗節能、上行覆蓋提升、靈活部署、運維監控等優勢,能夠提高網絡性能、增加可靠性。本文通過紹興歷史街區的DRS新型分布系統試點項目,驗證了該方案的有效性和價值,為5G網絡在居民區的深度覆蓋提供了一種創新思路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5G;居民區;分布式BookRRU
一、引言
5G網絡建設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5G網絡建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尤其是在居民區這一重點場景。居民區涉及大量用戶和多樣化的應用需求,但在5G網絡建設方面仍存在著弱覆蓋比例大、5G駐留比低、倒流流量、獲取站址資源難、物業業主和居民反對強烈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用戶體驗和滿意度,限制了5G應用的發展。居民區5G立體組網解決方案能夠根據不同場景和需求靈活調整,實現居民區5G網絡的深度覆蓋和服務優化,從而解決上述難題。該方案通過因地制宜的覆蓋方法,實現居民區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的5G連續組網:
①遠處打,利用宏站提供基礎面覆蓋,宏站可兼顧覆蓋底層樓宇;
②近處打,使用桿站實現合圍覆蓋,小區外圍樓宇可以基于周圍桿站站址進行覆蓋合圍;
③進小區,在小區內部中心樓頂部署微站,對弱覆蓋樓層區域進行精準覆蓋;
④進樓宇,使用室分系統對地下停車場或樓宇室內深層區域提供室內滴灌覆蓋。
該方案基于分布式Book關鍵技術(Distributed Residential Solution,簡稱DRS)關鍵技術,與傳統的大功率RRU接射燈天線方案相比,DRS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①降低功耗,提高能效。能耗降低40%以上,每年可節省約兩千度電,符合雙碳、節能減排的環保要求;
②提升上行覆蓋,改善用戶體驗。上行覆蓋提升6至9dB,有效解決居民區上行弱覆蓋的問題;
③具備可管控能力,運維監控便捷,可靠性高。
二、居民區5G覆蓋分析
5G網絡自建設以來,面臨著居民區覆蓋的種種挑戰。由于建筑物遮擋,信號產生弱覆蓋,導致終端從5G回落至建設完善的4G網絡[1]。以杭州移動為例,在5G網絡建設與4G網絡存在差距的情況下,居民區的駐留仍然不佳,5G低駐留柵格占比30%,居民區低駐留問題突出,見圖1。5G駐留比指的是終端用戶在5G中的駐留時長和在整個移動網絡(3G/4G/5G)內總駐留時長的比值[2]。圖2顯示居民區弱覆蓋樣本占比50.41%,與場景低駐留占比具有高度的相關性,這說明居民區場景下由于5G網絡深度覆蓋不足,嚴重影響了用戶代際感知體驗,容易引起用戶投訴風險。
以浙江紹興歷史街區為例,國家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邊建設宏站困難,景區內縱橫交錯的居民區弱覆蓋現象較為嚴重,投訴時常發生。投訴內容主要為無信號、信號弱、上網斷線、網速慢,其中無信號和信號弱共16起,占比43.24%,見表1。
結合網絡KPI、話務數據、用戶反饋等多維度數據綜合分析表明,城市密集居民區場景為主要的弱覆蓋區域。因此,需要考慮一種靈活性高、低運營成本、易部署實施和運維的解決方案。
三、居民區立體組網解決方案
在5G網絡建設中,為了實現居民區的高速、高質量、高效率的網絡覆蓋,主要采用了O2I(Outdoor to Indoor)的部署方案,即利用室外的宏站和微站向室內提供信號,同時結合室內分布系統,形成宏微室混合組網的立體覆蓋模式。
(一)大功率RRU外接射燈天線方案
在居民區場景下,除了宏站提供基本覆蓋外,還可以采用大功率RRU加射燈天線的方式進行覆蓋補充。具體來說就是將一個RRU劈裂或使用功分器分成2~4個信號輸出口,通過饋線分別連接射燈天線,部署在樓頂的不同覆蓋方向。RRU一般放在頂樓弱電井,饋線長度在20~100米之間,一般為30~60米。
射燈方案的優勢是成本低,環境友好,適用場景廣;劣勢是由于饋線拉遠而損耗大,覆蓋性能相同情況下需要大功率RRU,且能耗高,下行功率損耗大,系統能效低。發射功率每提升1dB,站點能耗增加大約15% OPEX支出增加,與“雙碳”節能理念不符。同時,由于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最大發射功率恒定,拉遠饋損導致2.6G上行覆蓋收縮6~9dB@40米,上行覆蓋收縮嚴重,需要控制RRU饋線到射燈天線的拉遠距離。
另外,RRU外接的天線一般為無源天線,無源射燈頭端無法維測監管,設備和施工質量參差不齊,需要例行上站巡檢,將帶來額外的潛在運維支出。
(二)分布式居民區解決方案(DRS)
為了實現居民區深度覆蓋,采用分布式居民區解決方案(Distributed Residential Solution,DRS),該方案以分布式BookRRU為基礎,采用RRU母端和射頻拉遠子端的組合。
在該方案中,子端的中頻信號集中在母端處理,射頻信號通過超柔饋線傳輸至子端進行放大,從而消除拉遠饋損,實現低功耗和高下行覆蓋;上行信號通過LNA級聯消除饋損,覆蓋提升6至9dB,大幅提升上行性能。子端通過線纜接收射頻信號和控制信號,同時獲得電源供電,無需外接電源,部署方式靈活。母端支持2T/4T靈活配置,配置4通道收發可拉遠部署2子端,配置2通道收發支持拉遠部署3子端,以滿足居民區多點位部署需求。
DRS還具有場景化靈活波束設計的能力,能夠根據居民區場景的多樣性,提高覆蓋效果和控制干擾。針對不同特征的居民樓宇覆蓋,傳統射燈方案需要提前規劃需求,定制不同規格的天線。而DRS內置了可變波束創新天線,一款天線同時支持垂直/水平大張角等四種波束,可以按需軟配,以適應不同的覆蓋場景和干擾場景。例如,在高樓覆蓋場景下,DRS可以軟配H30V60垂直大張角波束,滿足垂直維覆蓋;在干擾場景下,DRS可以軟配H30V30窄波束,提升覆蓋質量,控制干擾水平。DRS不僅節省了天線適配成本,也提高了部署靈活性和網絡性能。
此外,DRS還具備可管控能力,支持子端拓撲顯示及故障定位,以提升運維效率和可靠性。相比傳統射燈方案,DRS可以在拓撲管理界面增加子端拓撲節點,用于顯示子端的工作狀態和制式信息,以便運維人員監控和管理。
綜上所述,創新DRS方案是一種分布式Book創新方案,采用BookRRU母端和射頻拉遠子端的組合,實現室內覆蓋的高性能、低成本、靈活部署和可管控。該方案具有以下價值:
①功耗節能:通過小信號拉遠和線纜供電,實現低功耗和高下行覆蓋,功耗下降超過40%,每年可節省約2000度電。
②上行覆蓋:通過LNA級聯消除饋損,覆蓋提升5至9dB,大幅提升上行性能。
③靈活部署:內置可變波束創新天線,一款天線同時支持垂直/水平大張角等四種波束,可以按需軟配,適應不同的覆蓋場景和干擾場景。
④運維監控:支持子端拓撲顯示及故障定位,提升運維效率和可靠性。
四、項目規劃與實施
(一)紹興居民區覆蓋創新項目
由于紹興市歷史文化街區是紹興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街區位于越城區中心,南北長約1.2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總面積約0.6平方公里。
作為全國知名景點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站點需和環境融合,覆蓋解決難度高。區域內縱橫交錯的居民區弱覆蓋現象較為嚴重,存在較多的低于-100dbm甚至低于-110dbm的采樣點。經過前期調研統計分析,街區公寓微站周邊平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參考信號接收功率)為-95.28dbm,電平小于-100dbm的占比為46.88%。導致用戶體驗不佳,投訴時有發生,項目啟動時仍存在22起存量弱覆蓋投訴尚未解決。區域內居民對“輻射”較為敏感,普通站型落實存在困難。
為了保護和利用好這一歷史文化資源,紹興歷史文化街區DRS新型分布系統試點項目啟動,對于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這樣的高價值場景,基于上述規劃選型原則,選擇了一個物理點進行DRS4+4(四發四收)組網方案部署,如圖3所示。
(二)DRS項目結果驗證
DRS方案的覆蓋效果對比分析如下:
①SS-RSRPgt;-85dbm占比由71.57%提升到98.64%,提升幅度27.07pp。這說明DRS方案顯著提高了信號強度,改善了用戶體驗。
②DLAVGRANK4占比由0.96%提升到29.93%,提升28.97%。這說明DRS方案有效增加了下行傳輸層,提高了下行容量。
③下行速率由499.18mbps提升到646.52mbps,提升幅度29.52pp。這說明DRS方案顯著提高了下行吞吐量,提升了網絡性能。
④上行速率由122.27mbps提升到139.40mbps,提升幅度14.01pp。這說明DRS方案也能夠改善上行信道質量,提高上行吞吐量。
綜上所述,DRS方案在八字橋歷史街區的部署取得了良好的覆蓋效果,解決了部署區域內剩余難點弱覆蓋問題,實現100%的5G有效覆蓋。
五、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分布式Book關鍵技術(DRS)的居民區場景5G立體組網解決方案,該方案能夠根據不同場景和需求靈活部署,實現居民區5G網絡的深度覆蓋和服務優化。另外,DRS還具有功耗節能、上行覆蓋提升、靈活波束調整、運維監控等優勢,與傳統的大功率RRU接射燈天線方案相比,能夠提高網絡性能、增加可靠性。本文通過紹興八字橋歷史街區的DRS新型分布系統試點項目,驗證了該方案的有效性和價值,為5G網絡在居民區的深度覆蓋提供了一種創新思路和實踐經驗。
作者單位:魏強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朱海琦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參" 考" 文" 獻
[1]楊云,盧菊.居民小區5G覆蓋方案分析[J].信息通信, 2020,02(206):271-273.
[2]陳丹艷.5G網絡駐留比提升策略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 2021,09(201):46-48.
[3]梁樹軍,王前.移動網絡數據高倒流解決方案[J].通訊世界,2018(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