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推行,教育模式、教學方法都在發生變化。高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型人才。新課改后,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也在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英語一體化;自主學習
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各個領域開始利用互聯網來提高工作效率。作為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同樣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展開分析,以期為相關教職人員提供參考。
一、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概述
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學習方式。只有當學生真正理解課程內容,才能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觀點,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然而,由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差異,不能采用完全相同的自主學習模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采取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等策略。同時,教師在課前應充分準備教學資源,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并善于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課堂互動質量。此外,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及學校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二、“互聯網+”對高職英語教學工作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我國“互聯網+”迅速發展,使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高職英語教學方面,“互聯網+”不僅能夠幫助高職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是新時代下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更加便利,同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資源。這就要求高職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并采用多樣化、立體化的教學方式。傳統高職英語課堂上,教師通常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則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學習資源共享、學習活動開展等。
三、“互聯網+”模式下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由于對英語學科存在畏難心理,部分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科的重視不夠,沒有把英語學習當作是必須攻克的事情。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英語課外閱讀材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拓展資源以及相關指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學習平臺自主學習英語知識。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和技能,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互聯網+”模式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更多的是與互聯網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特點和喜好,運用“互聯網+”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平臺。例如,在教授“Sun young”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通過“互聯網+”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有趣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將“Sun young”單元中出現的一些英文單詞進行歸類,例如,“sun”和“young”是同義詞,其含義是相同的;“beautiful”和“beautiful nose”是同義詞,其含義也是相同的;“beautiful words”和“beautiful tree”是同義詞,其含義也是相同的。教師可將這三個單詞進行歸類,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這三個單詞的用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更積極地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
(三)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并借助互聯網平臺,通過運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參與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會主動地思考、探索、實踐,這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網絡資源進行創新與優化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和探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The past second”這一主題為例。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設計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實踐。在“互聯網+”模式下的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創建相關的教學資源包,例如通過“百度網盤”向學生發布學習資料和習題。同時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拍照上傳至云端,供其他同學閱讀與學習。教師還能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與主題相關的視頻、音頻和圖片資料,給學生更多的選擇。這樣的任務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繼續以“The past second”這一主題為例,教師可以先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源包,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進行閱讀與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學習資源包中的知識點,并通過PPT、視頻等方式展示相關的內容和知識要點。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向其他同學提問得到解答。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要點,同時激發學習興趣。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后,教師還可以對網絡資源包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與優化,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和探究。教師可以邀請部分同學參與課堂,讓他們為其他同學講解有關本主題的相關內容和知識要點。這樣可以讓其他同學了解本主題下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同時還能讓這部分同學更深入地掌握本主題下所涉及的一些知識點。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要求其他同學展示與交流,并鼓勵他們對本主題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整理與總結。總之,在“互聯網+”模式下的高職英語一體化課堂中,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教學任務。通過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學習和探究,培養他們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豐富學生自主學習方式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例如,在學習“Subject to the Friends”時,教師可以將這一話題引入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談談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在這些交流中,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讓學生了解更多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know your friends”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搜索有關美國的文化信息,了解美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差異。通過互聯網技術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方式,滿足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學習目標下的學習需求。
(五)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讓其對英語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于高職學生,教師應將其視為教學重點,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例如,在教學“The power of nature”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信息,通過閱讀相關文章可以讓學生對全球氣候變暖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提供有關植物生長的信息,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來獲取植物生長的相關知識,視頻內容既包含植物的種類、生長周期、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也包含了與之相關的英語單詞。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植物生長的視頻,然后在視頻中設置一個問題:“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植物都能像人一樣自由地生長并且不會因為自身水分、養分等原因而死亡,那么地球將會變成什么樣子?”教師可以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向學生講解該問題,并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料。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進度等,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
(六)強化教師信息素養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教師都能熟練運用網絡,因此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對于提升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所以在高職英語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并對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不斷提升。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輔助教學。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來了解英語閱讀技巧、閱讀材料等信息;在英語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來幫助學生了解各種交際技巧等。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中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在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視頻或者音頻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最后,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應用與創新,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和信息技術水平。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并主動接受新技術培訓。
例如:在開展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課程預習、課后作業布置、課后復習以及考試等內容的安排。在上課前,教師可以提前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并上傳至網絡平臺中進行備課。課上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來創設英語課堂情境,課后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課后作業布置。考試也可以借助互聯網來進行試卷閱卷與分析。通過上述方式的應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七)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是一種封閉性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學效率不高。但是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教師要積極地運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比如在高職英語課程“The Earth Is Our World”中,教師可以將該節課分為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首先是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播放《動物世界》的視頻。然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該視頻中的音頻單獨提取并導入到課堂當中。在導入環節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對世界上的動物有什么了解?”引導學生在聽完音頻之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學生自己對世界上動物的了解,激發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其次是新課學習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每個小組都要先完成任務單上的內容。在完成任務單后,各小組需要總結本組在任務單中所做的工作,然后進行匯報。在匯報時,學生需要向大家介紹本小組所做的工作以及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最后是鞏固練習環節。在鞏固練習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輔導和答疑解惑。針對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向教師進行請教和咨詢。比如,在講解單詞“mindful”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探索這個詞的意思、用法以及一些相關詞匯和短語。然后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這些詞匯整理到一個表格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學生自主探究階段所做的內容以及答案進行總結歸納、查漏補缺和強化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梳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
(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評價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線問答、討論等。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相應的評價,如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方面。此外,在傳統的考試中,教師通常通過卷面分數來評判學生的成績,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在線考試。這種考試不需要學生攜帶任何考試用品,只需要通過網絡平臺提交個人資料即可參加考試。在這種考核方式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課堂上,可以將小組作為單位進行評價,并以小組為基礎制定個人目標,這樣既能夠保證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提高了每個人的英語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實施,高職英語教學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高職學校應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積極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注意學生學習方式和習慣的培養和引導,積極構建自主學習型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水平。同時,也能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柏婷婷 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陳睿.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教育應用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2(11):179-181.
[2]李棟梅.“互聯網+”視域下英語職業教育的改革與探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0): 113-115.
[3]袁莉.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英語評價模式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20):164-166.
[4]杜悅.“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探討[J].英語廣場,2022(30):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