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高度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工作。新課改后,國家加大了素質教育的培養工作,積極培養素質人才。人工智能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發展而出現的一項技術,在各行各業展現出了它的實力。人工智能對于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實現教育智能化可以為我國的各階段的教育注入新動能、新模式和新形態。基于此,本文將嘗試探討人工智能視域下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創新。
關鍵詞:人工智能;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創新
一、引言
人工智能又稱“智能機器人”,是人創造出的,他們模仿人的行為、智力和語言等特征,形態各異,功能也不同[1]。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一個較為完整的發展體系,他們在各行各業的生產和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少年至青年學習始終,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青年擁有理想和信念,國家才有力量和希望。因此,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和實現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創新就顯得極其重要。
二、人工智能與理想信念教育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又稱“AI”,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包括人工智能理論的創造、機器人的制造、開發、模擬等過程。科學家通過對一代又一代人工智能產品的升級,人工智能可以模擬人的行為、思維、語言、智力,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做人類無法完成的任務。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教育,升級了各階段學校的教學設施,盡量使得每個教室都具備多媒體面板。一些大學還引入了更高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或其他技術工具來輔助教學[2]。
(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國教育學科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理想是一座燈塔,為人指引前進方向,信念是心里的明燈,永遠能支撐你前行。理想離不開信念,沒有信念的理想是空想,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同時,信念也不能離開理想,沒有理想就沒有方向,心里只有信念卻不知去哪。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抱負,國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前途。這也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只有為青年一代群體賦予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定的理想抱負,青年才能明確人生的道路和方向。
三、當前我國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內部對于理想信念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改革開放后,我國加快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進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國的經濟市場得到了飛速發展。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文化因素的多元化,學校的理想信念工作變得更加重要。因為思政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這對于提高學校教育水平非常有利。因此,學校加強理想信念工作的任務非常重要。但對我國各地區學校的理想信念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發現,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學校對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部分學校甚至都沒有經過系統地調研來確定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點。很多從事該工作的人員都認為,對于學生的教育來說,專業理論課程的創新要比理想信念工作的建設更為重要。
長期以來,這種思想影響使得學校忽視了對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設。如果學校想要在文化教育領域取得更好的改革,就必須加強對理想信念教育的投入。學校的相關人員和教師必須對這項工作進行組織籌劃,確保理想信念工作在學校內部能夠順利開展。
(二)學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比較落后
根據調研發現,我國部分地區學校的理想信念工作模式相對落后,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一是學校從事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師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受傳統工作思想觀念的影響,導致許多學校在進行理想信念工作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影響不大,無法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推動學校內部文化的發展建設。
二是學校開展理想信念工作的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數學校只是通過開設講座、課堂講課等方式進行,這種單一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多學生聽過就忘記,沒有實際的思想教育效果,不利于學校內部的發展建設。
(三)人才缺乏的問題
現階段,學校對于教授理想信念工作的相關人才需求量較大,對于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人才培養亟需加強,部分現職負責理想信念工作的教師專業知識還需加強,欠缺足夠的理論支持,使得部分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無法達到預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文化建設效果。還有部分是應上級要求推動,應付完成任務,缺乏承擔責任的意識[3]。因此,在進行理想信念工作時,要對擔任理想信念工作的人員進行分析和予以幫助提升,只有思想政治隊伍的水平足夠專業才能讓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方向正確且有效,學校內部也就構建起一個良好的思政環境。
(四)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學到的知識得不到實踐的檢驗,學生永遠只能紙上談兵。在實際的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關注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實踐的作用。同時,很多學校沒有為理想信念課程安排專門的實踐活動,甚至連相關的時事政治學習課都沒有。這樣一來,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性就失去了其實際意義,只是增加了一些教學素材罷了,并沒有發揮其實際效益。
(五)教學模式有待改進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為了讓學生取得優秀的成績,教師將理想信念課變成了背誦課,要求學生將重要的知識全都背誦下來。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并且還壓縮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雖然如今素質教育已經被廣泛接受,但應試教育的后遺癥仍然存在,繼續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
許多教師在解析例題和考卷時,常常要求學生將答案觀點的書中原文全部背誦下來,卻不注重對題目、關鍵詞和拓展內容的分析。雖然這樣做可能會在整體上提高成績,但對學生對理想信念的理解沒有好處,更不用說有效地教學了。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創新
(一)學校要加強對于理想信念工作的重視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近年來發展迅速,文化元素的多元化使得一些西方萎靡、拜金等思想流入,對人們的理想信念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只有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才能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發展。
從實際情況來看,學校想要發揮出理想信念工作的更大作用,就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然而,管理人員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學校在社會文化多元化的情況下,使學生保持自身的政治原則并提高其文化修養。除了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管理機制進行調整外,加強學校理想信念工作的開展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學校的正常運行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首先進行思想觀念的轉變,認識到理想信念工作對于學校教育的重要性。
不僅如此,還要在實際的工作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使教師和學生在潛意識中進行思想政治觀念的轉變,從而切實提高學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二)改進學校理想信念工作開展方式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飛速發展,它們快速地進入各行業,深刻影響了行業格局。在教育領域,學校應該積極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改善基礎教育設施和資源,引進先進、有用的人工智能設備,通過數據化、專業化的宣傳方式改進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當前,要做好理想信念工作,學校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理想信念教育人員需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和大環境背景,采取多種措施與方法開展工作,以提升工作效果,推動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實際工作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改善理想信念工作方法、創新理想信念工作方法、創新宣傳工作方法、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引進信息技術構建在線交流平臺等。
(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加強學校理想信念工作的建設,需要從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入手,需要加強對思想政治觀念的宣傳,讓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深入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學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師在工作中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同時還要有堅持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決心。在整個工作進程中,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就必須提高理想信念教師的專業水平。當發現從事政治教育的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時,要及時指出,并進行相應的專業水平提升培訓。
只有通過這種專項培訓,才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提升理想信念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從而讓學校的理想信念工作順利地開展。因為人才是建設學校思想政治文化的核心,專業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思政工作的開展走向。
(四)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理想信念課作為一門思政課程,需要學生的配合和思考。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尋找答案,教育本質上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意識對于學生的思維創新和自我思考非常重要。歷史上許多著名科學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擁有良好的問題意識,他們能夠抓住自己的好奇心并取得突破,比如達爾文、克里克、牛頓等科學家。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政治教學。
(五)增強教育的獨特性,培養學生思考熱情
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只有具有獨特性的東西才能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新興技術,利用新穎的事物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對理想信念進行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5]。
而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要條件是讓學生對理想信念這門課程感興趣。因此,教師應注重趣味教學,注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利用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渴望知識,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達到培養學生理想信念的教學目標。
(六)要注重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運用
課堂所學的知識往往在學生記憶中是短暫的,在記憶一份知識的過程中,30%靠課上的學習和記憶,而70%則靠課后的鞏固和復習[6]。尤其對于覺得理想信念課枯燥乏味的同學來說,往往是上課講了下課就忘,缺乏對知識的長時間理解和記憶。這就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來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在這方面,抓住課堂作業非常重要,注重課堂作業的合理難度和數量,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此外,教師要幫助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幫助他們更高效地鞏固知識。之后,布置一些實踐題目讓學生在課后解答,延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時長,并促進學生自我思考,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七)構建師生線上交流平臺
現代信息技術包括網絡技術、互聯網科技等內容。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逐漸普及化,電子應用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7]。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設備和網絡平臺將師生聯系起來,通過聊天軟件例如QQ、微信等增加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線上交流互動,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縮小兩者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課堂的熱情,促進理想信念教育的效率提高。
(八)積極應用網絡課程完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育模式僅僅依靠課堂教授這一種教學手段,而人工智能技術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網絡課程或網絡直播。尤其在當前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這種教學方式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釘釘、騰訊會議等平臺開展在線直播授課,學生可以在屏幕前聆聽課程,這樣拓展了教學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相關教學視頻上傳到學習通、慕課等在線平臺供學生復習。這種方式不僅擴展了教學手段,也提高了理想信念教學的質量,大幅提升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8]。
五、結束語
人工智能代表了現代科技的前沿,而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融合也為教育的創新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青年強則國強,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的必經之路。因此,校方應該積極引進人工智能設備,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素質,思考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發展,推動理想信念教育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孫菲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徐青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 考" 文" 獻
[1]孫青鋒.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教育價值與特征淺析[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10):154-156.
[2]雷守學.人工智能背景下陜西省教育信息化發展思考[J].陜西教育(綜合),2019(3):15-17.
[3]孔晴晴.人工智能背景下繼續教育的發展潛力與路徑研究[J].職教通訊,2020(01):59-63.
[4]李運福,楊方琦,王斐等.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三位一體的系統性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21(09):88-96.
[5]王磊,張睿珂.“人—技”共謀:人工智能時代教師角色轉型與定位——基于技術社會學的視角[J].課程教學研究,2020(02):56-65.
[6]邱秀玲,陳晶瑾.現代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21(22):80-81.
[7]蔣篤君,魏錦萍.人工智能驅動高校“四史”教育創新實踐探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9(2):89-94.
[8]張建云.馬克思勞動理論視域下人工智能的本質及價值分析[J].學術交流,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