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這家半導體巨頭已開始全力發展機器人業務,韓國現代汽車也在2021年收購了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在韓國兩大巨頭強化機器人業務的背后,存在對本國勞動力減少的強烈危機感。
韓國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78%,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處于最低,少子老齡化迅速加劇。預計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到2035年將跌破3000萬,比2020年減少17%。
在工會勢力強大的韓國,傳統上對機器人明顯抱有“奪走人類工作崗位”的警惕感。面對人口減少的危機,“機器人威脅論”已成過去。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的研究主管栗原潤指出,“機器人是國力的根基,需要獲取全球的技術和知識的長處”。
另一方面,世界的“機器人密度”正在不斷提高。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顯示,每1萬名制造業工人的機器人引進數量達到141臺。從各國的機器人密度來看,首位是韓國(1000臺),其次是新加坡(670臺)和日本(399臺),出生率低、勞動力短缺的國家位居前列。
在江蘇省宜興市有一個“雅達·松下老年人社區”,房間里有100多種松下產品。“在日本未能實現的事情卻在中國實現了,這讓人感慨萬千”,松下控股旗下的“中國東北亞社”的社長堂埜茂這樣說。當地負責人也表示:“采用這么多松下產品的住房非常少見。”
每套房子的售價為300萬~900萬元人民幣,價格并不便宜。即便如此,公寓戶型的房子仍售出了一半左右。
中國電子企業近年來逐漸崛起,松下在勢頭上被超越。比如,在家電領域,海爾集團及美的集團等中國資本廠商占有很高份額,而松下的份額僅為百分之幾。
癥結在于速度和成本實力,中國工廠被定位于日本業務部的海外分支,一直疏于理解中國市場的變化,從而讓日本不斷錯過商機。在改革之下,中國業務成為了松下控股提出的速度變革的“先驅者”。
決策全部由當地實施,開發新款家電的交貨期縮短到約8個月,在日本被束之高閣的技術也在中國實現了商品化。松下控股不斷推進本地化,甚至錄用當地人才擔任經營高管,以日本總部都沒有的速度陸續出臺政策。松下認為:“日本大企業要想在真正意義上蛻變成全球性企業需要契機,那就是發展中國業務。”
4月18日,金山辦公正式發布了具備大語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暫定代號“WPSAI”,這也是國內協同辦公賽道首個類ChatGPT式應用,今后還將持續向AIGC、閱讀理解和問答、人機交互三個方向深耕。
“WPSAI”的第一站,搭載在金山辦公新一代在線內容協作編輯工具——輕文檔(airPage)上,未來將以用戶體驗為優先級,逐步放開公測,嵌入金山辦公全線產品。
接入“WPSAI”后,AI生成的內容可以直接嵌入到文檔正文,并能按照當前文檔所能支持的格式進行實時渲染,同時也支持多輪對話,通過多次、連續自然語言的輸入控制內容的生成,進一步提高創作效率。
火控雷達是集合了雷達、計算機以及武器系統為一體的綜合自動化作戰系統。雷達掃描系統負責不斷照射目標,計算機分析數據將目標的運動參數傳給火力控制系統,完成搜索、測距、跟蹤、鎖定的功能,此時如果發射導彈命中的概率非常高。
半主動雷達制導時火控雷達還能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幫助修正飛行路線。在和平時期,兩方飛機相遇,一方開啟火控雷達去照另一方,是很嚴重的挑釁行為,有點像拿槍抵著對方的頭,意味著可以隨時發起實質性的攻擊。而被照的一方,飛機上通常會觸發被導彈鎖定的報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