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堅決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的遼寧實踐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政治擔當,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崇高使命。今天,遼沈大地“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到處響徹著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強勁鼙鼓。一組組創新數字,一份份首戰捷報,標志著全面振興新突破正取得“開門紅”的可喜成果。
奮力實現“開門紅”,需要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對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戰略舉措、目標任務、時代意義等認識得深刻、落實得迅速。奮力實現“開門紅”,不僅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更是全面振興新突破能否打破藩籬、沖破禁錮、一路高歌、直入勝境的突破口。
從新時代遼寧振興到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投身其中的黨員干部經受了初心的洗禮、使命的鍛造和實踐的歷練。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同志對永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精神狀態產生了疲勞感、麻木癥,淡化了比學趕超的進取心,消解了爭先進位的競爭力,甚至對全面振興新突破能不能實現“開門紅”持懷疑態度。此種缺乏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不作為心態,豈能肩負起全面振興新突破的時代重任,又豈能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以“勇”字開路、以“干”字貫之、以“優”字見效、以“好”字溢彩?
勝負之征,精神先見。奮力實現“開門紅”,不僅要有分秒等不起的夙興夜寐、時刻坐不住的沖鋒陷陣、處處慢不得的風風火火,更要有舍我其誰的勇氣、有戰必勝的銳氣、披荊斬棘的豪氣。這種勇氣,凸顯了“共和國長子”的擔當脊梁;這種銳氣,凸顯了遼寧人民的奮進雄姿;這種豪氣,凸顯了黨員干部的忠誠奉獻。孟泰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是因為他用一腔熱血為新中國實干、用一份執著為人民苦干。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我們需要的正是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遼寧貢獻的實干精神、為人民福祉嘔心瀝血的苦干作風。事實證明,擁有這種實干精神和苦干作風,大干三年的全面振興新突破才有“開門紅”的扎扎實實,才能保持“開門紅”的昂揚斗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組成部分,更是信仰堅定者的事業、奮進擔當者的舞臺、搏擊沖鋒者的戰場。如今,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已經拉開帷幕,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超常規的奔跑姿態。這種姿態,標注的是不能“跟著跑”而是“領先跑”的志在必得,展示的是不能“隨大流”而是“創一流”的豪情壯志,澎湃的是不能“懶散軟”而是“我先上”的沖鋒激情。惟有如此,全面振興新突破才能實現“開門紅”。
奮力實現“開門紅”,是全面振興新突破大干三年的“奠基之作”,是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的“開山之斧”,昭示了遼寧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越是險阻越向前的堅定信心和鋼鐵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