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成都



也許有一天,
她們擁有意識,
不再受人擺布,
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度過一生。
今年暑假,好萊塢電影《芭比》登上了熒幕。電影的開頭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情節。在充滿史詩感的背景音樂下,出場的卻是一個玩著洋娃娃的小女孩。小女孩砸碎了手中過時的娃娃,并將芭比拋向空中,對應了《2001太空漫游》中猿人用骨頭砸碎獸骨,然后將骨頭拋向空中的情節。這個場景奠定了電影的基調——用搞笑怪誕的故事討論“覺醒”這一深刻的主題。
影片展示了一個巨大的芭比世界。這個世界有夢幻般美麗的房屋、沙灘、海水、植物等,芭比們可以聚會、沖浪、喝咖啡、享用美食……這里沒有傷痛,只有快樂,如同烏托邦一般,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然而這個世界里所謂的海水、植物等一切事物都透著濃濃的塑料質感,連喝咖啡、沖浪也都是虛假的。在這個世界里,除了幾個限定的角色外,其他所有的女性娃娃都叫作芭比,所有的男性娃娃都叫作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被人類操控的,不過他們自己并不知道。這種“看似真實的假象”也預示著這個看似完美的世界遲早會出現裂痕。
1959年芭比誕生時,是完美獨立的女性典范,是最先進的女性代表。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低于男性。芭比的生產廠家、美泰玩具公司的創始人露絲·漢德勒女士竟然連簽署支票的權利都沒有。而這種意識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女性從小就開始接受規訓,比如通過小女孩手里的嬰兒娃娃,將女性束縛在媽媽的角色中,剝奪她們思考爭取與男性擁有一樣的權利的能力。
芭比的出現促進了女性的覺醒。在將芭比裝扮為一個獨立成熟的女性的同時,這種想要獨立的思想也在女性的心中開始萌生。生產芭比的美泰玩具公司還推出了專門的雜志,為女性答疑解惑,他們的口號是:“成為和媽媽不一樣的人!”對歐美女孩來說,芭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當作獨立精神的象征并受到狂熱的追捧。
芭比被設計出來的初衷是好的,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芭比擁有漂亮的臉蛋和完美的身材,腳上永遠穿著高跟鞋。為了配合高跟鞋,芭比的腳被制作成踮起腳尖的樣子。這種畸形的腳導致芭比無法穩定地站立,只能被小女孩拿著“飄來飄去”。想要成為獨立的人,首先芭比要有一雙正常的腳。
芭比世界的崩壞就是從主角芭比的腳可以放平開始的,這是芭比覺醒的萌芽。在芭比世界的設定中,芭比的生活狀態受到現實世界主人心情的影響。主角芭比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維系正常生活了,不但永遠踮起的腳尖可以放平了,抑郁的情緒也讓她幾近崩潰。為了繼續維持原本完美的芭比世界,主角芭比來到現實世界里尋找自己的擁有者,打算幫助她解決情緒問題。
主角芭比的男伴肯跟隨她一起來到了現實世界,這個世界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徹底顛覆了他們的世界觀。芭比世界完全由女性主導,芭比們可以是醫生、建筑師、記者、法官,甚至總統。而肯只是肯,他是芭比的附屬品,唯一的價值就是討芭比的喜歡。
當他來到現實世界之后,發現這是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肯立即開始利用自己的男性特權,想要獲得在芭比世界不曾有過的一切。然而沒有高學歷、金錢和人脈的肯,在現實世界中仍然寸步難行,他不得不提前返回芭比世界。在現實世界的芭比開始變得焦慮,在周圍人的影響下,芭比開始審視自己、懷疑自己。她進入了生產自己的美泰玩具公司時,發現這里的管理者竟然全是男性。他們企圖說服芭比進入包裝盒,好好做一個玩具就夠了。
芭比逃出玩具公司,被她的擁有者葛洛麗女士解救。葛洛麗是個30多歲的職業女性,有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女兒,母女之間相處并不融洽,芭比無意間成了母女溝通的橋梁。芭比回到芭比世界,卻發現這里已經翻了天。原來肯將芭比世界打造成了男權社會,芭比成了肯的附庸。芭比和肯展開了一場男女奪權大戰,芭比覺得無力挽回局面而一度消沉。葛洛麗女士向芭比描述了現實世界中女性遇到的重重阻力:“你必須瘦,但又不能太瘦,你不能說自己想瘦,你得說你是為了健康,所以不得不逼自己瘦。”“你要有錢,但不能張口要錢,否則就是俗。”……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只要活在他人給你制定的“完美”框架之中,你就永遠無所適從,無法真正地做自己。這個道理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論男女。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當自己的主人。
葛洛麗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芭比,她向其他芭比傳播葛洛麗的思想,芭比們集體覺醒了,用女性的智慧與肯們周旋。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鬧劇之后,肯們也意識到,自己并非喜歡戰爭,也不想要現實世界貼給男性的標簽,他們想要的不過是得到芭比們的愛而已。芭比對肯說:“你的人生不應該只有我,你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我們的世界也不應該由任何一種性別來主導,每一個人都要得到同等的尊重和權利,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包容、理解,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獨立的人格和覺醒的能力。
看清了這一切的芭比決定去現實世界。漂亮的臉蛋、完美的身材以及永遠踮起的腳尖……這些都是被人類設計出來的,這種虛假的完美是如此脆弱且毫無意義。此刻,芭比真正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想要以“我”為中心去探索世界,尋找生命的價值。她放下了踮起的腳尖,從一個完美的玩具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人,完成了一次生命的飛躍。
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無法放下踮起的腳尖,做真實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