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瑋

補腎防脫發的芝麻丸,能減肥的酵素果凍,補血養氣、滋陰潤肺的阿膠糕……此前人們熟悉的各種保健品,變身為軟糖、果凍、飲料等“養生零食”。可是,這些“養生零食”的功效真如廣告中所說的那樣嗎?吃它們真的能養生嗎?服用養生零食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隨著養生熱潮的興起,不少老年人漸漸養成了日常把中藥當養生零食吃的習慣。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藥都可以當作養生零食,其必須符合3個條件:一是中藥。此處“中藥”,特指的是“藥食同源”物品,現階段我國《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共收載93種物品。藥食同源物質食性強于藥性,多為補益藥,藥性多平和,具調養、康復、保健作用,具有悠久的食用歷史。二是養生。中藥養生零食大多取自古法養生食療方劑,因此,中藥養生零食天然帶有養生的屬性。中醫藥學界對于養生的含義是達成共識的,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理論,運用調神、導引、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等方法的中國傳統保健方法”。三是零食。零食又稱休閑食品,是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肯定有人會好奇,那中藥養生零食就是保健食品嗎?答案是否定的。中藥養生零食是依據中醫食療理論,以藥食同源物品為主要成分并具有養生功能的傳統休閑零食制成品。保健食品則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配料包括藥食同源名錄中的物品,也包括其他中藥藥品。
中藥養生零食作為一種食品,客觀上來講是對人體有益的,但因含有中藥成分,而中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因人而異,因此含中藥的零食并非人人適合,不能吃得太隨意,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宜:有美容養顏、益智健腦、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男女皆可服用。阿膠膏是以阿膠為主要原料,并佐以核桃、黑芝麻、紅棗、枸杞、冰糖、黃酒等藥食兩用藥物制成的膏類制劑,適用于虛勞、貧血、頭暈、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人群。
忌:不適合脾胃虛弱、體內濕邪重、陰虛火旺、“三高”人群服用;經期女性、感冒發熱者均不宜服用。
宜: 具有養血、補血的功效。阿膠有補血滋陰、潤燥等作用,適合女性養生保健。蜜棗也是女性常用補品,常言道:“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
忌:阿膠棗不利于消化和吸收,食用量須加以控制,一次最好不要超過7顆。另外,蜜棗滋膩不好消化,多吃還容易上火。
宜: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平時適量吃點茯苓餅有助于提高食欲、幫助消化,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對腎虛所致的四肢水腫、小便不利等癥,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愛挑食的兒童、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常腹瀉者均可適量食用。
忌:因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忌食。
宜:有滋補肝腎、養血潤腸等功效,可補養身體、提供熱量。黑芝麻為藥食兩用的滋補佳品,其性平,味甘,具有補肝腎、潤五臟、通便的功效;黑芝麻還有烏發的作用,可治療由于肝腎不足所致的須發早白。
忌:注意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應忌食黑芝麻丸。
宜:有消食、活血化瘀、降血脂的功效。山楂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能夠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食欲和消化。
忌:經過加工的山楂片通常含有較多的糖和淀粉,食用過多不利于健康。山楂片可能會誘發胃出血,因此有胃潰瘍者禁止食用。
1. 通過咨詢醫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量身定制個人的飲食養生方案。
2. 學習相關醫學科普知識,對一些養生保健理念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同時,無論選擇中藥零食還是其他保健食品,都應理智行動,食用產品后感到不適時,應及時停止。
3. 要明確認識養生不能代替治療,養生只能對疾病起到一定的預防和緩解作用,如果有病,不能盲目以養生方式來治療,一定要到醫院診治。
4. 兒童盡量少吃滋補類中藥零食,以免增加體內激素,使其過早發育。
5. 不要長期連續食用,間斷(即服用2周左右要停用1周)服用較好。
(編輯? ? 周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