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一邊是流量明星的轉型焦慮,另一邊是傳統話劇演員面對市場變化所經歷的彷徨——由劉家成執導,黃子韜、吳剛、孫怡、劉蓓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春日暖陽》,講述當紅明星為尋求自我成長與突破,來到話劇舞臺,在資深表演藝術家的幫助下,克服浮躁和名利誘惑,重拾對表演藝術的敬畏,成長為專業文藝工作者的故事。
截至4月7日,微博話題#電視劇春日暖陽#收獲3.3億次閱讀,討論量81萬次。導演劉家成在接受《綜藝報》采訪時表示,這是難得的創作體驗,希望作品能夠映射演藝行業存在的問題,表達行業人的關切,給予觀眾和影視行業以更多思考。
直擊文娛界 講述流量藝人蛻變之路
伴隨“咱要熱愛這個行業,但首先得讓它活著”“有些導演在現場就是在演一個導演”等犀利臺詞,話劇團的存續危機、“老戲骨”與流量明星劇組交鋒、男女明星緋聞炒作等情節在劇中一一呈現,劍拔弩張的戲劇沖突吸引觀眾視線。
劉家成擁有近40年影視行業從業經歷,對行業有濃厚的感情,這也是他參與該劇創作的動力之一,“核心出發點是希望行業越來越好。”他希望讓觀眾了解演藝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生存狀態,看到行業光鮮亮麗背后的一面。《春日暖陽》聚焦流量明星的發展痛點、話劇舞臺缺乏關注度的窘境,由此引發一系列故事,既有“流量與實力的碰撞”,也有“市場與藝術的碰撞”。
該劇以真實與溫情為底色,通過對青年藝人、老一輩藝術家的雙線聚焦,致敬老一輩藝術家德藝雙馨的優秀品質與堅守表演藝術初心,同時展現新一代青年藝人認清自我、尋找突破,褪祛流量光環、回歸藝術本真。
先行業后生活 展現真實立體的演藝圈
在追求行業真實性的同時,《春日暖陽》細膩刻畫演藝行業從業者生活化一面:老戲骨在鏡頭背后同樣會感慨自己年華易逝,話劇團面臨生存危機時會考慮引入流量演員自救,話劇團團員面對好劇本會用盡方法爭角色,經紀人偶爾也會和藝人一起小酌幾杯談心……
“先行業后生活”是劉家成對整部作品的創作布局,從影視行業相關內容出發,最終回歸其擅長的生活化敘事。在劉家成看來,演藝圈是相對特殊的行業,大家覺得離它很近又很遠。《春日暖陽》呈現臺上臺下、幕前幕后的差別,“首先展現臺前的內容,讓觀眾了解行業的特殊性,看到演員聚光燈下的輝煌;再通過生活,展現從業者幕后的狀態。”雙方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真實立體的演藝圈。
劇中,黃子韜飾演的流量明星松陽,經常會面對經紀人況南姍的詰問和壓力,有觀眾對此頗有微詞,“當紅藝人怎么可能會如此弱勢?”劉家成表示,劇中情節融入了參演者和創作者的真實經歷、感受。他告訴記者,自己會認真傾聽觀眾聲音,汲取對未來創作有幫助的評價意見,同時在創作上會堅持自己的風格,不斷進取。
《春日暖陽》中,兩代演員經歷了事業危機、情感淬煉,最終實現人生蛻變。劉家成表示,“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這部作品,看到演員卸下妝容、回歸生活、面對情感時的狀態。”
對話導演劉家成:不反對流量,反對唯流量
《綜藝報》:此次演員選擇有什么標準?
劉家成:主要看演員與角色的適配度。譬如黃子韜飾演的松陽,劇集播出后,很多人覺得他是本色出演。其實,團隊當初也接觸了其他演員,最終選擇黃子韜,還是因為他與角色的契合度高。在演員選擇上,我一向不反對流量,而是反對唯流量,我也從不拒絕流量演員,但前提是一定要適配角色。
《綜藝報》:創作這部劇會有壓力嗎?
劉家成:沒有壓力。通過作品把話講出來、說痛快,我就已經把壓力全部釋放了。作品觸及行業中的一些無奈,但只要觀眾能夠了解這種無奈,就是一種成功。譬如劇中有句臺詞:“一個京味劇非得找一個南方小孩演北方戲,這就是市場鬧的。”——通過這句臺詞,幫從業者解釋原因。
《綜藝報》:作為導演,你最看重演員哪些品質?
劉家成:我最看重“認真”二字。只要認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演員最重要的是“靈性”,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天生是做演員的”,其次就是“認真”。二者是才和藝的關系,是演員能夠長久走下去的資本。
《綜藝報》:現實題材創作有哪些關鍵點?
劉家成:最關鍵是要抓住這部劇的特點,不能隨波逐流、一味追求熱點。另外,創作者一定要有表達欲,現實題材創作要注重觀照現實;相較現實,過于耀眼、過于陌生、過于自我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