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少林

近年來,“大灣區”已成為一個溫暖又頗具吸引力的詞語,反映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生活、情感的影視劇作品層出不窮。以一間尋常茶餐廳的變遷為故事源點,《獅子山下的故事》展現了香港人的市井煙火氣,承載著香港的人生百態;聚焦澳門三灣斜街上的“梁記餅店”,《澳門人家》守護杏仁餅技藝,傳承百年老店的故事觸動人心;《灣區兒女》講述一群年輕人植根粵港澳大灣區,與城市共同發展,實現自我成長的勵志故事;《奇跡·笨小孩》以深圳為背景,講述了一段逆轉人生的拼搏傳奇故事……一部部以大灣區居民為主角的佳作,讓觀眾感受到大灣區溫情脈脈的生活和根植在中國人血脈中的家國情懷。
“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引發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是因為它們真實反映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的生活、學習、工作,作品傳遞出的不屈不撓、積極樂觀、銳意進取的精神感染、激勵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深圳生活整整30年,深圳市漫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王學文既是大灣區故事的參與者,也是記錄者。
2006年,由董志強執導,楊童舒、嚴志誠、胡亞捷主演的家庭親情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四大衛視及深圳都市頻道“黃金劇場”播出,掀起收視熱潮,賺足觀眾眼淚。這是深圳市文泰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第一部電視劇,對于初次涉獵電視劇出品業務的王學文而言,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隨后,公司出品的古裝神話劇《搜神記》在湖南衛視及騰訊視頻播出,諜戰劇《愛國者》在江蘇衛視及愛奇藝播出,均表現不俗。
2002年6月,王學文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影視公司——深圳市文泰影業有限公司,彼時,公司主要從事電視劇引進業務,先后引進中國香港TVB電視劇《足秤老婆八兩夫》《樊梨花烽火奇遇結良緣》《ID精英》《阿旺新傳》,中國臺灣電視劇《翻滾吧!蛋炒飯》《愛就宅一起》《愛似百匯》等,以及韓國SBS電視劇《我是傳說》、MBC電視劇《幻想情侶》等。同時,公司發行的《霍元甲》《精武英雄陳真》《皇宮寶貝》《包公出巡》《亂世桃花》等電視劇掀起了當時的觀劇熱潮。隨著業務的拓展,王學文相繼創立深圳市宏文泰信影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漫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行業各環節。
王學文的從業經歷是眾多粵港澳大灣區影視從業者的縮影。大灣區擁有一群熱愛創作、專業敬業的影視人,創作出一系列題材豐富、內容精良的影視作品。未來,影視產業將成為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優秀人才是推動行業繁榮發展關鍵所在。
新時代,如何助力大灣區影視產業蓬勃發展?在王學文看來,粵港澳三地地域相近,文化相通,在發展影視產業上能實現資源互補、優勢互補、人才互補。“接下來,深圳可以利用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趨勢,在深港協作、企業培育和內容創作等方面促進影視產業進一步發展。一方面借助香港電影人‘北上’之勢,強化在影視領域的深港協作;另一方面強化與國內影視優秀企業合作,培育壯大本土產業。”
近年來,深圳電影市場得到較快發展,深圳出品的動漫作品屢獲佳績,較為熱門的《熊出沒·重返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作品背后,都能看到深圳團隊身影。進一步拓展電影業務成為王學文接下來的重點,“2023年開始,公司將以電影業務布局為主,電視劇、網絡劇業務為輔。電影板塊主要涉及動作、愛情、喜劇等題材,以及動畫電影。電視劇、網絡劇主要拍攝當代題材劇、現代題材劇。”
對話王學文:發揮大灣區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為影視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哪些故事、人物值得被挖掘?
王學文:小人物的成長故事,每個人都是背井離鄉來到深圳,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與幫助,完全靠自己拼搏,忍受孤獨與寂寞。他們不拋棄,不放棄,按照自己的理想活出真實的自己,在深圳打拼,最終獲取幸福。
記者: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喜愛講述大灣區故事的影視作品?
王學文:大灣區是一片熱土,很多歸國留學生、大學生、農民工來到這里工作、創業,他們有自己的心酸和血淚,也有自己的成功與收獲。大灣區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付出與勞動,大灣區的未來要靠他們去創造。因此,創作大灣區故事不僅是一個時代的記錄,更是開創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記者:在影視產業發展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影視公司有哪些優勢?
王學文: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影視公司比較了解大灣區的發展歷程、人文環境、工作狀態、生活習慣,以及大灣區不同地區的人文風俗。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影視體系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王學文: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全國優秀青年都愿意來這里工作、生活。以前粵港澳大灣區題材的影視作品并不多,也缺少對大灣區精神的深入挖掘。創作大灣區題材影視劇,增加了中國影視行業題材的多樣化,讓觀眾了解大灣區人不同的工作與生活,包括大灣區的飲食習慣等。
記者:今年3月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之行有哪些收獲?
王學文:此次的主要行程是參加一些電影論壇及紫荊文化影視劇發布會。紫荊文化展臺推出的電影《三趟快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作品講述一名長沙押車員和一名香港接貨員近30年莫逆相交的故事,生動刻畫祖國內地與香港一衣帶水、血脈相連的同胞情誼。此外,令我頗感欣慰的是,看到每個省的展臺上都在推出本土題材的影視劇,香港制作公司也在推出香港本土電影及大灣區題材的電影。
記者:香港國際影視展原本不是內地劇集公司的必選項,但今年主力軍團去了很多,這意味著什么?
王學文:這意味著香港仍然是吸引世界影視同行的國際舞臺,是影視作品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窗口。同時,這些公司通過參加香港國際影視展,可以與世界溝通,建立合作關系,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