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芳,陳 銳,朱偉嶺,毛 丹,閆曉丹,關祥斌
(1.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河南中牟 451450;2.河南鼎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長葛 461500;3.河南省鄢陵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南鄢陵 461200;4.河南省植物保護檢疫站 鄭州 450002)
我國辣椒種植面積、產值和效益均居蔬菜作物之首[1]。辣椒種植面積約220 萬hm2,占全國蔬菜總面積的9.28%[2],產值達2500 億元,占全國蔬菜總產值的11.36%,辣椒產業對農民收入貢獻率達1.14%。河南省朝天椒種植面積達到14.9 萬hm2,居全國第一位[3],河南省有11 個縣220 萬人聚集在辣椒產業鏈上[4],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辣椒交易集散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形成了“小辣椒、大產業”縣域經濟主導產業[5]。辣椒為常異花授粉植物,主要通過自花授粉獲得種子,但是辣椒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河南簇生朝天椒常規品種主要從日本三櫻椒中選育,如河南柘城的子彈頭、紅太陽、新一代和三櫻椒等,由于這些品種推廣時間長,抗病性、辣椒素含量、產量及加工品質退化嚴重[6-8]。韓國育成的朝天椒系列雜交種目前在我國有部分推廣,但其果實不易自然干制,而且花皮率高,只能烘干或作鮮椒使用。因此,為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要,加快有性雜交育種和雜交優勢利用進程[9-10],創新育種目標,培育抗病性和抗逆性強、滿足不同生態條件、不同熟期要求、不同用途的多種專用型品種,顯得十分迫切。
母本DP1-10 是2010 年早春在商丘柘城朝天椒基地發現的抗病高產變異株,經過多代定向分離和單株選擇育成的穩定自交系。2010 年冬季海南加代,共選出來10 個株系。2011 年春在許昌長葛基地,從10 個株系中選出8 個優良株系。2011 年冬季在海南三亞繼續加代,通過定向分離和連續4年8 代系統選育,于2014 年春從6 個株型中選出DP1-10 株系。其主要特征為:早熟、椒果簇生、青熟果亮綠色,成熟果亮紅色。平均果長8 cm,橫徑1.1 cm,單果質量4.8 g。株高75 cm,株幅70 cm;7~9 節開始分枝,抗性強,豐產性好。
父本KS8-3 是2011 年從泰國引進材料中選育出的變異株,經3 年6 代的系統選擇育成的自交系。其主要特征為:長椒果、平均果長14 cm,橫徑1.3 cm,單果質量7.6 g。植株生長勢旺,分枝強,株高80 cm,株幅70 cm,13 節開始分枝,抗病性強,豐產性好。
2014 年以自交系DP1-10 等為母本,以自交系KS8-3 等為父本配制20 個雜交組合;2014 年秋在海南基地試種,DP1-10×KS8-3 組合表現高產、優質、抗病性強。經2015—2016 年多點品種比較試驗,均表現良好,定名為鼎鼎紅。2016—2017 年進行區域試驗,2017 年進行生產試驗。該品種于2018 年7 月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辣椒(2018)410769。
2015 年冬在海南三亞河南鼎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南繁基地以三櫻八號為對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6 年春在許昌河南鼎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場繼續以三櫻八號為對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3 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定植;采用大小行單株栽培,大行距75 cm,小行距35 cm,株距18.5 cm,小區面積為90 m2,四周設保護行。田間按當地生產實際情況統一管理[11-12],待果實全部轉紅后,一次性采收鮮果并測產,干鮮比按1∶4折算。
由表1 可知,鼎鼎紅平均植株高度70.0 cm,開展度72.0 cm,果長8.05 cm,果實橫徑1.03 cm,青熟果色深綠、成熟果色亮紅,果實表面光滑光亮,辣味濃、品質好。2015—2016 年667 m2鮮椒產量平均為2 288.3 kg,折合干椒產量572.1 kg,平均比對照品種三櫻八號增產23.9%,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表1 鼎鼎紅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結果
2016—2017 年在柘城、安陽、開封、臨潁進行區域試驗點,對照品種為三櫻八號。試驗采用隨機排列,3 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定植。采用大小行單株栽培,大行距75 cm,小行距35 cm,株距18.5 cm,小區面積為90 m2,四周設保護行,設置3 次重復。根據連續2 年4 個試點統計結果,鼎鼎紅667 m2鮮椒產量達2 319.4 kg,折合干椒產量579.9 kg,比對照高20.5%(表2),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表2 鼎鼎紅區域試驗結果
2017 年在柘城、臨潁、洛陽進行生產試驗。對照品種為三櫻八號,小區面積為667 m2。3 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定植。采用大小行單株栽培,大行距75 cm,小行距35 cm,株距18.5 cm,四周設保護行。根據3 個試點統計結果,鼎鼎紅667 m2鮮椒產量達2 296.5 kg,折合干椒產量574.1 kg,比對照高18.6%(表3),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在2016—2017 年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委托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重點對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疫病、炭疽病進行田間抗病性評價。由表4 可知,鼎鼎紅CMV 病情指數平均值為13.5,屬于抗病類型,TMV 病情指數平均值為13.6,屬于抗病類型,疫病病情指數平均值為16.0,屬于抗病類型,炭疽病病情指數平均值為15.4,屬于抗病類型。

表4 鼎鼎紅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抗病性鑒定
2019 年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維生素C 含量180 mg·100 g-1,辣椒素含量1257 mg·kg-1,蛋白質含量14 g·100 g-1。鼎鼎紅品質極顯著優于對照三櫻八號。

表5 鼎鼎紅果實品質測定結果
鼎鼎紅為中早熟簇生朝天椒雜交1 代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平均株高70 cm,開展度72 cm;植株直立生長,株型緊湊,適宜密植;葉片綠色,披針形,莖表面著生細微茸毛;始花節位為9~10 節,花梗直立,花稍俯垂,花冠白色或帶紫色;果梗及果實均直立,果實較小,圓錐狀、簇生、果尖鈍尖,果縱徑8 cm,橫徑1.05 cm,單果質量5 g,辣味濃。青熟果色深綠、成熟果色亮紅。果實表面光滑光亮,辣味濃、品質好。植株適應性強,田間表現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適宜河南及周邊地區早春露地栽培(見彩插2)。
鼎鼎紅在河南省早春露地栽培播種期為3 月上旬。播種前澆足底水,待水分滲干后即可播種。667 m2用種量40~50 g,苗床面積15 m2左右,建議稀播,以便于形成壯苗。播完后覆厚度0.5~1.0 cm的過篩細土,然后蓋上地膜,晚上加草氈保溫。待10~15 d 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將地膜揭除。晴天當棚內溫度超過30 ℃時要注意放風降溫,苗床溫度管理以白天20~30 ℃、夜間10~17 ℃為宜。定植時間一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辣椒種植田應選擇地勢平坦或稍高、排灌方便的地塊。667 m2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000 kg,優質復合肥80 kg,667 m2定植密度為8000 株左右。當辣椒進入結果期后,結合澆水667 m2可追施優質復合肥20 kg。根據天氣情況適期灌水。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等,蟲害有蚜蟲、粉虱、煙青蟲、甜菜夜蛾等。病蟲害防治要以防為主并及時噴藥治療。常用的殺菌劑有甲基硫菌靈、百菌清、可殺得、甲霜錳鋅等。病毒病的發生常與蟲害的發生和流行有很大關系,因此防治病毒病應及時噴藥治蟲,常用的殺蟲劑有吡蟲啉、甲維鹽等,藥劑防治需7 d 噴1次,雨后補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