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 瑋
四十年來,我國老年大學從初創時艱難摸索的昨天,到新時代蓬勃發展的今天,既有一代代老年大學人的努力與拼搏,也有歷盡千帆初心不改的執著與堅守。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精神所至,力量之源,老年大學精神為老年大學發展注入精神力量。
勇于探索立潮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為順應老干部離退休制度的建立和時代的呼喚,助力老干部更好地適應離退休生活,樂享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我國于1983年6月在孔子故鄉、儒家文化發源地成立了全國第一所老年大學——山東省紅十字會老年人大學,正式開啟了中國老年教育事業的新紀元。不負眾望,這所大學逐漸成為廣大老年人的學習樂園、精神家園,成為黨和政府聯系老同志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文化養老的重要陣地。
砥礪前行正當時。在實踐中檢驗,在檢驗中發展。老年大學發展是順應新時代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程,也是應對“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老年大學是經過不懈努力和艱難探索的實踐產物,是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的積極、合理、有效途徑。黨和國家明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老年大學責無旁貸,發揚優勢、砥礪前行,正當其時。
賡續傳承有作為。新使命呼喚新擔當,新征程期待新作為。中國老年大學發展永無止境,從事老年大學工作的初心永不改變。當下,黨和國家對老年大學的關心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老齡工作的法律法規、意見條例,時代新號角的吹響為老年大學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老年大學大力支持,進一步推進了辦學規范化、辦學規模的提升和辦學條件的改善,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氛圍。全國各地老年大學陸續完善績效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在推進政治立校、質量強校、服務興校、平安護校等建設中不斷發力。持續推動老年教育理論研究,促進了老年教育理論和教學成果運用的不斷創新。老年大學在發展遠程教育和信息化辦學的過程中,實現了線上教學新模式,新體驗進一步擴容。在教學管理、教材建設、課程設置、師資和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老年大學注重內涵發展,拓展服務職能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教學質量不斷躍升,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推進新時代老年大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守正創新譜新篇。全國各級老年大學在探索中求發展,在實踐中求提升,在守正創新中凝心鑄魂育新機。各地老年大學根據各自實際,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特點的辦學方式方法,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推動經驗交流、理論研討、信息溝通、成果展示、規范建設等,進一步增強攻堅克難的勇氣和自覺,以奮進的姿態、斗爭的精神,推進全國老年大學的普及、規范、發展和提升等工作落地落實,努力為推動新時代老年大學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奮楫篤行勇擔當。隨著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加深以及黨和國家對老年教育事業的重視,進入新時代后,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重視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圍。在此形勢下,全國各級老年大學要以奮楫篤行勇擔當的精神,不斷推進文化養老提質增效,推動辦學工作辦精辦強辦出特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狀態,堅持問題、需求、目標、效果的“四導向”原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努力把老年大學辦成思想引領的高地、文化養老的樂園、敬老奉獻的舞臺,再塑新時代老年大學建設新業績與新輝煌,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老年大學力量。
四十載春潮涌動、櫛風沐雨,造就了中國老年大學不忘初心使命、敢于勇立潮頭的沉穩;四十載篳路藍縷、砥礪前行,書寫了中國老年大學同心齊筑夢、錦繡神州盛的輝煌。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讓我們以老年大學精神為指引,奮力譜寫老年大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