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市榮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特約記者 黃 攀 ■ 黃 山 黃貝爾

金廂鎮十二崗新村海岸藝術村
火樹銀花潮拍岸,鄉村振興樂繞梁。2023年元旦前夕,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之一的汕尾陸豐市在金廂鎮十二崗新村海岸藝術村舉辦“百縣千鎮萬村”工程——2023年金廂鎮鄉村振興新年音樂會,現場璀璨的煙花讓音樂會的氣氛更加熱烈。入場券收入用于支付音樂會場地租賃費用,為所在村增收,現場展示宣傳當地的特色民宿酒店、網紅餐廳、特色海產品、文創產品及各類小吃并售賣、抽獎,還有愛心企業現場捐款用于慰問當地困難群眾。
近年來,老區新市、紅色陸豐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探索出一條“黨建強、鄉村美、產業興、機制活、治理好、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2022年10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全國100個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名單,陸豐市名列其中,是廣東省入選的四個縣區之一,也是粵東地區唯一入選的縣區。
除了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陸豐市一年時間先后摘得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等“國字號”頭銜。
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可照抄照搬的經驗。地理位置、先天條件等因素決定了陸豐鄉村振興的發展基礎與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差距較大。如何因地制宜探索老區振興之路、化落后為先進是破題的關鍵。陸豐市按照上級部署,堅持目標、結果、問題三個導向,以“十個首創”打出系統改革和體制創新“組合拳”,讓短板變成潛力板,給出了“鄉村振興陸豐答案”。
陸豐首創主題式特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2020年4月,汕尾市首次提出鄉村振興示范帶概念,要求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打造鄉村振興綜合體,努力實現鄉村全域美麗、全面振興。陸豐抓住機遇,按照“一帶一特色”“一帶一主題”,在汕尾各縣市區率先啟動“濱海走廊”示范帶建設,同步規劃“谷鄉慢城”“龍潭湖谷”“山水畫廊” “浪漫荷香”“薪火藍灣”等5條示范帶。
陸豐首創全域振興“三步走”計劃。科學制定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計劃,并將“三步走”計劃寫入該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和“十四五”規劃,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推動全域振興。
陸豐首創鄉村振興示范帶“帶長制”。陸豐落實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成立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在全國首創鄉村振興示范帶“帶長制”,全面負責各示范帶設計、施工、招商、引資、引才、運營等全過程,有效調動了該市各級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陸豐首創鄉村振興示范帶“擂臺賽”直播。借鑒全省鄉村振興大擂臺做法,創造性舉辦陸豐示范帶“擂臺賽”,每期整合2億元競爭性資金支持優勝示范帶,通過網絡直播方式拼成效、展風采。
陸豐首創“八毛錢”老區鄉村振興新做法。建立長效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將全年財政收入的30%用于鄉村振興,三年計劃投入超過300億元,通過以事找錢、競爭逐錢、運營生錢、改革活錢、招商引錢、銀行放錢、上級獎錢、實干來錢等八個“來錢”方式,項目化整合資金、平臺化撬動資金、債券化募集資金、產業化吸引資金、資產化盤活資金,籌措整合多路資金投入鄉村振興建設。陸豐出臺“四上”企業培育激勵政策,發動群眾、外出鄉賢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陸豐首創“鄉村文化集市”推動文化振興。在全省首次推出“鄉村文化集市”品牌,通過引入“集市”概念,深度挖掘陸豐文化元素,推動非遺文化傳承保護、鄉風文明、文旅融合一體發展。
陸豐首創“5+2”農村綜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啟動新地改、新權改、新經改、新金改、新戶改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融合一體發展,探索出邊坡建房、點狀用地新模式,推出一批“股票田”“股票宅”改革試點,搭建銀農、銀體平臺,開展整村授信,盤活沉睡資源。
陸豐首創“零碳未來城”建設。陸豐市依托190公里海岸線初步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每年減少碳排放370萬噸,節約煤炭140萬噸,著力打造全省重要清潔能源基地、低碳產業高地和全國“雙碳”先鋒城市,建設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零碳未來城”。
陸豐首創“共同富裕示范村”。以后進村“美麗蝶變”為目標,選取十個歷史遺留問題多、基礎條件差、矛盾糾紛多的行政村,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就業創業,持續提高農民“四項收入”。
陸豐首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新模式。構建橫向為鎮村組三級基層治理架構,縱向為“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的“田字形”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體”治理格局,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陸豐樣板。
陸豐首創迭出的組合拳,努力實現高質量大發展,成效顯著,探索出一條示范創建差異性、針對性、實效性、共享性突出的鄉村振興新路子。陸豐全面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大革命”,全面打響消滅撂荒地、圩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污染防治、大中小河流整治、打擊農村“兩違”“四好農村路”等七大攻堅戰,推動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城鄉面貌大提升;一年多來,陸豐累計引進涉農企業200多家,新增市場主體1.2萬家,為產業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帶動沿線群眾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陸豐經濟發展大提升;陸豐縱深推進“1+N”專項打擊行動,高質量創建“無毒村(社區)”280個,近兩年刑事治安警情年均下降20%以上,陸豐社會治理大提升;陸豐以鄉村振興破題突圍,充分發揮鄉村振興一業帶百業、一興促百興作用,陸豐美譽度、贊譽度得到了迅速提高,陸豐形象大提升。

金廂鎮下埔村
2022年,廣東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現場會在汕尾召開,專題介紹陸豐烏坎、博社的蝶變歷程;在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推進會上,陸豐做了經驗介紹,“八毛錢”促鄉村振興經驗在全省推廣,“五化驅動”獲國家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肯定,總結推廣陸豐做法經驗,為欠發達地區后發先至提供可借鑒模板。
陸豐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打造鄉村振興綜合體,努力實現鄉村全域美麗、全面振興,投資17億元打造的6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長309.4公里,貫穿全市23個鎮(街、場)129個行政村,輻射帶動60萬人口,形成了鎮鎮有帶、帶帶相連、串帶成環的生動格局。
陸豐市首創的“帶長制”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力量。陸豐市由四套領導班子六位市領導當“帶長”,全面負責各示范帶設計、施工、招商、引資、引才、運營等全過程,并率領沿線干部群眾“登臺打擂”,有效調動了各級領導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各示范帶“帶長”并非是掛名的頭銜,而是示范帶工程的組織者、推進者、保障者、帶領者。“帶長”們不僅要深入一線主持示范帶規劃工作,還要制定建設方案,帶領示范帶各鎮黨委書記、鎮長、村支書參加鄉村振興擂臺賽,上臺講解,并與其他“帶長”角逐。“帶長”們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讓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作風得到充分體現,形成干部帶頭、黨員表率、群眾參與的聯動局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讓“群眾高高興興跟著黨員干”成為常態,不斷凝聚起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磅礴力量。
陸豐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擁有1項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文化根基深厚。陸豐市在廣東省首次推出“鄉村文化集市”品牌,陸豐市深度挖掘文化元素,激發文化活力,將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文化傳承、鄉村旅游觀光有機結合,推動非遺文化傳承保護、鄉風文明、文旅融合一體發展。
棋藝、書畫、正字戲、陸豐皮影戲等原本受眾面窄的文藝形式通過鄉村文化集市來到田間地頭,既豐富了群眾生活,也帶動了消費。首次僅為期兩天的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就接待游客近1.1萬人,現場銷售小吃6000份。后來“趁熱打鐵”,在碣石淺澳村、東海鎮上海村、金廂鎮黃金海岸、大安農場等地開啟各式各樣的文化集市,為市民打造文化盛宴的同時加快了“美麗經濟”變現。集市以文化為媒,帶動了農旅、文旅、紅旅融合發展,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為廣東鄉村文化振興道路探索寶貴經驗。
陸豐鄉村振興示范帶并非單一的景觀帶,而是鄉村振興的綜合體,陸豐在建設鄉村風貌帶的同時統籌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這五大振興,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陸豐通過寫好規劃、建設、經營、治理“四篇文章”,推動全域發展,實現全域美麗、全面振興。
2022年陸豐代表汕尾市參加廣東省“鄉村振興大擂臺”競賽,傳播“陸豐好聲音”,曬出“陸豐鄉村美”。陸豐勇爭先鋒,名列前茅,創造了粵東最好成績。

碣石鎮甘薯種植基地
陸豐借鑒廣東省鄉村振興大擂臺做法并錦上添花,首創鄉村振興示范帶“擂臺賽”直播。2021年7月,陸豐鄉村振興示范帶“擂臺賽”全網直播,由各位“帶長”登臺比拼進行“打擂”,亮做法、擺思路、拼進度、看成效,公開競爭建設資金,最后由評委和觀眾打分。
陸豐市每期鄉村振興擂臺賽整合2億元競爭性資金支持優勝示范帶,通過網絡直播方式拼成效、展風采。每輪賽后,“帶長”會帶領所在鎮村干部到獲得第一名的示范帶進行現場觀摩學習,促進各村鎮在比較中找差距、找不足,在建設中有收獲、有提升,營造了鄉村振興工作“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讓干部和干部比、群眾和群眾比、鄉賢和鄉賢比,比誰的工作扎實、誰的貢獻大,展示了陸豐搶抓發展機遇的決心,提升了陸豐的精氣神,社會治理、經濟發展、城鄉面貌、干部隊伍都得到改善,陸豐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陸豐市鄉村振興示范帶擂臺賽第二季,“谷鄉慢城”示范帶獲得第一名,拿到了兩億元建設資金。“谷鄉慢城” 示范帶包括城東鎮、東海鎮、上英鎮、潭西鎮和星都開發區。該示范帶戰略位置重要,一方面位于陸豐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陸豐市政府和城區所在地;另一方面高鐵站、陸豐西出入口、霞湖出入口均位于這條帶,屬于交通樞紐。
在擂臺賽上,“谷鄉慢城”示范帶重點展示了景點建設、產業發展和群眾參與三個方面。在景點建設上,“谷鄉慢城”示范帶打造了潭西鎮的榕林綠道、東海鎮的上海灘、上英鎮的黨建廣場、城東鎮的炎圍村、星都的形象出入口等景點;在產業發展上,“谷鄉慢城”示范帶上有城東鎮的海鱸魚養殖、高美茶,東海鎮的康佳半導體、瑞輝實業,潭西鎮的甘薯種植,上英鎮的鹽堿稻種植,星都開發區的明大新能源等規上企業,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局面。

甲子漁港曬海鴨干的情景

碣石鎮淺澳村村道
擂臺賽最激烈的環節是互評互促環節,該環節在三輪比拼中分值占比最高。擂臺賽加入了代言人環節,在互評互促環節,帶長展示各自示范帶優勢的同時,代言人則揭露其他示范帶不足之處,所揭露的問題包括環境臟亂差、存在撂荒地、產業項目進展不力等。
擂臺賽還增加了文藝節目表演環節,擂臺賽既是鄉村振興建設比拼,也是文藝盛宴。四條景觀示范帶的帶長都親自上場參加了文藝節目。“谷鄉慢城”示范帶編排了音樂快板“谷鄉風景如畫,慢城美好生活”,該節目由4名青年演員主演,14名平均年齡超60歲的女演員伴舞。14名女演員來自“谷鄉慢城”示范帶所覆蓋的5個鎮區,她們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見證者、受益者。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庫專家、浙江工商大學文化和旅游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易開剛看了擂臺賽后點贊,他認為擂臺賽展示了陸豐非常有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從中看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也看到了干部的決心和風貌,陸豐在鄉村振興的大征程中已經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呈現出理念新、思路明、舉措實、合力強、成效顯的五大特點。
2023年1月28日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分組討論“百縣千鎮萬村工程”,來自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縣鎮村代表、專家學者等與會嘉賓建言獻策。如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陸豐市提出了高標準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2.0版本、實施強鎮富鎮工程、實施村集體經濟“億千百萬”倍增計劃等舉措。
陸豐市已初步建成6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將啟動“帶中帶”建設,再新建12條示范帶,全方位串聯起沿線鄉村,力爭“十四五”期間發動全市346個行政村全方位打造美麗鄉村,2025年實現全市1022個自然村村容村貌大改觀,實現全域美麗。紅色老區陸豐市立足新時代鄉村振興潮頭,高質量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焦培育新業態,著力寫好“經營”文章,推動“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走好共同富裕“趕考路”,勇爭鄉村振興“急先鋒”。(陳一瑭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