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敏捷:要想做好內容,首先要尊重內容,摒棄內容為王可能得一時,但絕對不會得一世。其次要尊重創作規律,不尊重創作規律,盲目覺得手段和方法能夠戰勝規律的做法傷害性比較大。第三要尊重觀眾,不能把觀眾當成擺設和工具,要把觀眾當成主體,強塞就會被拋棄。第四要尊重個性化表達和實驗性創新,不做到與時俱進,早晚脫軌。第五要尊重文藝批評。第六要尊重主創團隊和個人,各得其所都保障不了,如何獲得尊嚴?第七要尊重投資人,扎錢真的不可取,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李星文:網絡熱衷討論熱播劇續集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網民是互動型觀眾,催更就是參與;二是媒體需要談資,熟料比生料吸睛。其實,第二部跟第一部比,大概率口碑和品質不如(即使追加預算),因為核心創意用光了,哪那么容易再生?續集的上馬一般是在商業上收割紅利,然后在藝術上被指責。這樣的游戲不值得熱衷。
@編劇海飛:這些年好劇漸多。如《漫長的季節》,文學在劇本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有的比拼,其實就是審美的比拼,因為劇本,并沒有標準答案,或者評價規則。但確實,編劇、導演和主創,打造出這部劇,和其他劇分出了勝負。特別致敬辛爽導演,這個劇的氣息,就是辛爽導演的氣息。
@傳播與制作雜志:英國下議院公共賬目委員會日前警告稱,英國廣播公司(BBC)“被困在電視和廣播時代”,缺乏在全球市場競爭的資源。該委員會表示,它不相信BBC目前清楚實現其數字計劃所需資源的細節,也不相信它計劃到2025年每年投資5億英鎊是否足以讓它為一個純互聯網的未來做計劃。 BBC“缺乏在其設想的數字未來中提供服務的計劃”,它必須與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合作,包括在英國各地推出寬帶網絡服務。該報告還稱,BBC受到監管和資金不確定性的阻礙,使其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中缺乏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