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紅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延安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一脈相承,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并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偉大號召:“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以敏銳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思考中國的前途命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就中國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為我們黨后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黨的七大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1939年,在確定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教育方針時,毛澤東同志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列在第一條。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之復雜、斗爭之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正是因為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才從根本上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黨的二十大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延安時期,共產黨人面壁黃土,心懷天下。《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159篇文章,有112篇出自延安時期,著名的《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都寫于此。延安窯洞里有馬列主義,奠定了毛澤東思想的根基,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飛躍。從黨的七大開始,黨的思想和行動定于一尊,中國革命從此走上了勝利的軌道。“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會“兩個結合”、“六個堅持”,正確認識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深刻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入黨章。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其中之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了“六個堅持”,其中第一個就是“堅持人民至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永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就能確保江山永固、基業常青。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黨中央和紅軍安家延安后,由于敵人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條件十分艱苦。延安軍民積極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線。當年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艱苦奮斗,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同時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只是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面對更加光榮的使命、更加艱巨的任務,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全力辦好自己的事,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勇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在這次延安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革命舊址。楊家嶺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著名的“窯洞對”就是在這里進行的。“窯洞對”的要義,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窯洞對”中,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歷史證明,我們黨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全面從嚴治黨沒有止境,黨的自我革命任重道遠。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黨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新時代新征程,只要我們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保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勁頭,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謹慎,我們黨就能始終保持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始終成為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斗爭取得的。延安時期,黨以頑強的斗爭精神和高超的斗爭本領,有力開展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斗爭,有力應對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重慶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有力領導和指揮了全國革命斗爭,有力應對了國民黨軍隊對陜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靠小米加步槍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進入新時代,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三個務必”,其中就包括“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