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彰
我們提倡glob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這里的global義為“全方位的”(不是“全球的”)。首先要明確,要翻譯的是句子和整篇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各個單詞意義的組合,也不是一串單詞的疊加。而意義包括指稱意義(referential/surface/denotative/conceptive meaning)、表達意義(expressive meaning)、社會意義(social meaning)、感情意義(emotional meaning)、思考意義(reflective meaning)、搭配意義(collocative meaning)、主題意義(thematic meaning)、風格/文體意義(stylistic meaning)、語用意義(pragmatic meaning)、語法意義(grammatical meaning)、文化意義(cultural meaning)、臨時意義(temporal meaning)等。好的譯文要把原文中的這些意義體現出來。這就要采用詞匯手段(lexical means)、句法手段(syntactic means)、修辭手段(rhetorical means)、主題手段(thematic means)及文本手段(textual means,包括各種修飾比喻、諷刺、反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yes一詞可譯為“是”“是的”“是啊”“沒錯”“正是”“可不”“可不是嗎”“對了”。然而,“Yes, sir.”中的yes就不能一概譯為“是的”,因為yes可以表達很多意思,如“Yes, let it be so.”不妨譯為“好吧,那就這樣吧。”而回答“Have you been there?”的“Yes, I have.”只需譯為“我去過。”就行了,yes一詞不必譯出,否則會畫蛇添足。
英語中唯一一個單個字母大寫的單詞I義為“我”(賓格為me,漢語名詞沒有“格”的概念),使用英語的人,不管什么身份,都用以自稱,可是漢語中除了“我”之外還有許多說法,比較文氣的有“余”“吾”;皇帝自稱的“朕”“寡人”,還有“本官”“筆者”“姑奶奶”“老子”等帶有各種口氣的自稱,譯成英文都用I。漢語還說“鄙人”“不才”“小可”“在下”“小的”“奴才”“小女子”“草民”“末將”等表示謙恭之意。這些不妨都譯為I/me。英語中有my humble self 一說,但實際上極少有人使用。
一次,我同一位懂漢語的外國友人談話時,對方問我“貧僧”“貧道”是什么意思。他還說,可見出家人心底里仍然惦記著錢財,有點虛偽。我解釋說,這里的“貧”字只表示一種謙虛口氣(tone)而已。
漢語中友人見面也講究禮貌和謙虛。現在還會常聽有人說:“請問貴姓?”“免貴,鄙姓張”之類的客套話。“貴公司”“寒舍”“家父”這些說法翻譯成英語時,要視場合分別譯為your company、my home/house、my father等,千萬不要將“貴姓”譯為your noble surname,或將“尊姓大名”譯為your honorable surname and personal name。而回答時也無需“免貴姓陳”的客套,而“貴公司”也就是your company。
英文girl一詞可表示“女孩”,相應的中文單詞有“姑娘”“丫頭”“閨女”“小姐”“妞兒”“細妹子”“小娘兒們”等許多。
英語和漢語中有許多表達方式從字面上看很相像,甚至幾乎一樣,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翻譯時要看上下文(context),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這里舉break一詞為例。
break的最常見意思是“打破”。有些用法和漢語相近,如break a chain是“掙斷鎖鏈”;break silence是“打破沉默”;break an electric circuit是“切斷電路”;break a record是“打破記錄”;break the deadlock是“打破僵局”;break a promise是“違背諾言”;break the law/rule是“違反法律/規則”;break a habit是“戒除某種習慣”;break a code是“破解/破譯密碼”;break a one hundred yuan cash是“將一張一百元的錢破開”;break someones spirit是“摧毀某人的精神”。
大家都知道,“Lets have a break. ”是“(讓)我們(暫停手里的活計)休息一會兒”的意思。“Youve talked about it for hours. Please give me a break.”則表示聽煩了,希望對方換個話題(注意,不是讓對方不再繼續說話)。
give me a break還有一個用法:Hey, dont you see I am busy with my homework? Give me a break. 這里的give me a break相當于“別再煩我了”。
再請看下面一些例句。
1. You are going too far.這句話字面意思是“你走得太遠了。”如果真的有人去某地走過了頭,也可以這樣說。但實際上,此話一般表示對方做某事做得太過分了,甚至越過底線/紅線了。
2.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new job? Dont go there. 前半句不難理解,可是后半句卻不是似乎答非所問的“不要去那兒”的意思。這是一種口語用法,表示不愿想或提起某事。
3. The sales girl went out of her way to find the color and size which suited me. 有人照字面譯為“售貨員讓出路來,找到適合我的顏色和尺寸”。譯文前半句顯然講不通。實際上是說該售貨員不厭其煩地/盡最大的努力(找合適的衣服)。
4. Emily has fair skin and is given to blushes and freckles. 其中“be given to…”若譯成“被給予/被獻給了/給……讓路”,會讓人莫名其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常識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本來膚色較深,臉紅往往不易看出來。不過仔細琢磨一下,還是能領悟此句的意思,即“如果一個人皮膚白皙,稍微有點臉紅就能看出來,而雀斑也特別明顯”。【注意:怕羞而臉紅是blush,因生氣或激動而臉紅要用flush,也可說turn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