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圓鋼回收總計120m,尼龍銷子260個再利用,改善收益1600元”“淘汰配件物品交舊,改善收益630元”……這是修理廠6s庫房目視化整理表格中其中一個整改項目呈現的直觀效益。表格上,整改區域、戰績、問題點、改善內容、前后對比圖、改善收益等重點信息,直觀展示著廠內整改活動的改善成果。5月5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西銘礦修理廠,在廠長樊世龍的帶領下,參觀了重新整頓后的兩個庫房,從打開庫房門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規整有序,讓人感受著無處不在的細節……
在1號庫房門內側,管理責任區責任人、庫房平面圖、庫房明細表整齊明了躍然眼前,通過明細表紅、黃、綠、灰、白不同色彩的標識使庫房管理一目了然,若找手動工具,拿取人一看是在明細表B區綠色標識處,轉頭進去就可以看到墻上一處明顯的綠色標識,在這個區域按編號、工具名稱就可以很直觀無誤地拿到。
3號庫房墻上庫存物品明細表與貨架上對應的加工件類別、編號、物品名稱、型號、區域號一一對應,對照明細表,同樣能很直觀地找到自己所需零件。更重要的是,還有根據不同形狀設置的標準“樣板”尺寸和量具,便于領取人員對尺寸核實時測量,避免工人們自行拿取因憑感覺誤判拿錯零件而造成二次拿取。
“通過6S及目視化庫房提升特訓營的學習后,修理廠隨即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庫房對標提升活動,對庫房安全擺放做了改革創新且制定了‘庫房兩定位存放法則,將所學的團隊協助精神及優秀案例運用到廠內實際工作中。整改后的庫房整齊劃一、庫存明了,為日常的領取、存放工作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樊世龍表示,最初搞這項活動的初衷目的是想借此提升團隊協作意識,但在實施操作的過程中,高彩花和李桂英兩位競賽組長卻以高度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帶動各隊組員將這項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成效顯著。
高彩花和李桂英告訴記者:“1號庫房結合工具使用的用途、頻率、輕重進行了合理擺放,包括‘云母紙的選用、鎬把、錘把置物架都是利用廢舊邊角料自行加工而成,就連墻體、空間也進行了合理利用,所劃分的安全區和備用區也為后續計劃報備提供了便利。3號庫房主要都是存放車床、刨床加工的一些用于井下輔助設施和標準化建設的非標準件,種類繁多。”
對于今后這項工作如何持續開展,樊世龍表示,將繼續以此活動為契機,乘勢而為,順應全礦精益化管理工作要求,持續深化“貼紅牌作戰”內容,形成氛圍,以全員參與和整體環境的大改善,促使職工變被動為主動,養成“環境共創 全員守護”的良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