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瑤
乳腺癌作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對于女性的影響較大,且近幾年來發病趨勢逐漸呈現年輕化。乳腺癌發病初期不易被發覺,這也導致病情發現時大部分為晚期,即使給予治療患者預后情況也不容樂觀[1,2]。相關研究調查顯示,全球范圍內每年死于乳腺癌的女性約為50 萬,對于乳腺癌的發病目前尚無針對性控制方式,因此盡早發現就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存幾率[3]。臨床中對于乳腺癌的診斷方式主要為醫學影像學技術,乳腺鉬靶X 線操作較為簡便,能夠將腫塊大小、周圍病變情況、形態、密度等信息充分顯示出來,具有較高的診斷優勢。而磁共振用于乳腺癌診斷中可以進一步減少對患者的輻射損傷,提升軟組織圖像分辨率,并對患者病變區域血流灌注變化情況進行觀察[4]。本文旨在比較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于乳腺腫塊良惡性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7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70 例乳腺腫塊患者,年齡34~77 歲,平均年齡(55.54±7.23)歲;發病區域:左乳房39 例,右乳房31 例;經病理診斷:共發現病灶70 個,惡性42 個,良性28 個;惡性中乳腺浸潤性導管癌29 例,導管原位癌10 例,粘液癌2 例,髓樣癌1 例;良性中纖維瘤13 例,乳腺腺病11 例,導管內乳頭狀瘤2 例,漿細胞性乳腺炎1 例,脂肪壞死結節1 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超聲診斷存在乳腺腫塊;胸部疼痛、腺體紊亂現象;乳腺外部無膿腫;個人資料完善。排除標準:乳腺存在紅腫、化膿、外表破潰;乳腺假體;近期接受過抗腫瘤治療;妊娠期患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乳腺鉬靶、磁共振檢查。
1.3.1 乳腺鉬靶檢查 使用數字化乳腺鉬靶X 射線系統進行檢查,保持膠片距為65 cm,焦點為0.5,基于乳腺IP 板進行數字信號采集,使用柯達6580 激光相機打印?;颊咝璞3终玖⑽换蚴亲?對影臺及加壓器進行調節,壓扁乳房,使射線能夠穿透乳房。將患者雙側乳房軸位及側位片取出,增加病變切線及斜位放大,觀察乳房周圍病變區域及狀態。
1.3.2 磁共振檢查 使用超導核磁共振掃描設備進行乳腺檢查,患者需保持俯臥位,使乳房自然下垂。進行T1WI 和抑脂T2WI 掃描,設置T1WI 參數重復時間(TR)為4.9 ms,回波時間(TE)為2.0 ms,翻轉角設置為12°。T2WI 掃描經過精準頻率反轉恢復,TR 為3500 ms,TE為90 ms,視野為260 mm×320 mm,回波鏈長度為19,層間距及厚度均為0.3 mm,矩陣為346×300。動態強化掃描應在注射藥物前進行平掃,借助高壓注射器在患者靜脈注射釓噴替酸葡甲胺,劑量為0.1 mmol/kg。在注射后續注射20 ml 生理鹽水,按照梯度回波序列進行動態掃描,保持TR 為5 ms,TE 為2.3 ms,翻轉角為15°,矩陣為300×320,視野為300 mm×320 mm,層厚設置為1 mm。
1.3.3 圖像分析 磁共振圖像需經過處理,選擇不同期進行多平面重組,從而觀察相同界面冠狀位及矢狀位的圖像。乳腺鉬靶圖像應分析病灶周圍數量、形態、邊緣及密度。為提升診斷準確性,需由多名醫師共同決定后得出。
1.4 觀察指標 分析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結果,比較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癌良惡性的診斷效能及對淋巴結轉移檢出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結果分析 70 個病灶磁共振檢查檢出惡性38 個,良性32 個;乳腺鉬靶檢查檢出惡性35 個,良性35 個。見表1。

表1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結果分析(個)
2.2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癌良惡性的診斷效能比較 磁共振檢查對乳腺腫塊良惡性診斷敏感度為76.19%,特異度為78.57%,準確度為77.14%,陽性預測值為84.21%,陰性預測值為68.75%,均高于乳腺鉬靶檢查的50.00%、50.00%、50.00%、60.00%、4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癌良惡性的診斷效能比較(%)
2.3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淋巴結轉移檢出情況比較 磁共振檢查對淋巴結轉移檢出率95.00%顯著高于乳腺鉬靶檢查的5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對淋巴結轉移檢出情況比較[n(%)]
相關數據調查顯示,乳腺癌為女性多發癌癥。乳腺癌作為女性癌癥患者的主要發病種類其死亡率僅次于肺癌,大部分患者在發現乳腺癌時已處于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生存率較低,因此為了更好地預防早期乳腺癌需進行有效診斷[5]。
隨著近幾年我國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眾多影像設備應運而生,乳腺鉬靶檢查屬于臨床診斷乳腺癌的主要檢查方式之一。乳腺鉬靶檢查可以發現患者鈣化點及鈣化范圍,從而顯示病灶,通過乳腺鉬靶檢查中的X 線能夠降低對患者的輻射損害,從而對于疾病進行早期判斷[6,7]。但是一些腺體較為密集的患者則對乳腺鉬靶的敏感性較低,無法清晰顯示從而降低診斷有效率[8,9]。磁共振檢查屬于另一種乳腺癌的診斷方式,具有較強的軟組織分辨能力,磁共振的動態掃描檢查能夠提升乳腺癌診斷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從而實現三維成像,將病灶區域更加直觀地顯示出來,為患者后續分期診斷及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磁共振檢查對于乳腺腫塊良性及惡性的診斷效能明顯高于乳腺鉬靶檢查[10,11]。磁共振與乳腺鉬靶檢查方式具有不同的優勢,因此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磁共振及乳腺鉬靶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磁共振檢查對乳腺腫塊良惡性診斷敏感度為76.19%,特異度為78.57%,準確度為77.14%,陽性預測值為84.21%,陰性預測值為68.75%,均高于乳腺鉬靶檢查的50.00%、50.00%、50.00%、60.00%、4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磁共振檢查對淋巴結轉移檢出率95.00%顯著高于乳腺鉬靶的5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磁共振檢查對于乳腺癌診斷準確度高于乳腺鉬靶檢查,能夠更好地判斷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