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紅,郭慧玲,麥慕媛
(江門市新會區婦幼保健院 超聲科,廣東 江門 529100)
胎兒生長受限(FGR)是指病理因素致使出生體質量低于同性別、同孕齡胎兒平均體質量兩個標準差或第10 百分位數,或孕37 周后胎兒出生體質量<2 500 g[1]。FGR 發生原因多樣,總結為母體因素(年齡高、宮內感染等)、胎兒因素(胎兒染色體異常、多胎妊娠等)及胎盤臍帶因素(子宮與胎盤間血量減少、胎盤轉運功能異常等),最終可降低胎兒血流灌注量,導致缺氧及營養供應不足。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實時、費用低廉、無創、操作簡便、重復、指標客觀敏感等優點,逐漸被應用于FGR 診斷[2]。本研究分析FGR 孕婦臍動脈血流頻譜參數及圍產期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1 年9 月我院收治的70例FGR 孕晚期孕婦為觀察組,均符合 《婦產科學》[3]內FGR診斷標準,其中年齡16~41 歲,平均(28.16 ± 5.74)歲;孕周28~40 周,平均(36.15 ± 2.96)周;經產婦29 例,初產婦41 例。同期選擇70 例胎兒無生長異常孕晚期孕婦作為對照組,均符合規范產前檢查,其中年齡19~45 歲,平均(28.46 ±3.82)歲;孕周34~40 周,平均(37.80 ± 2.05)周;經產婦26 例,初產婦44 例。排除標準:非自然受孕;臨床資料不完整;胎兒染色體異常、結構畸形;多胎妊娠;患有精神疾病、惡性腫瘤等。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兩組孕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儀器為GE Voluson E8 型和飛利浦Affiniti 70 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部凸陣探頭頻率為3.5~5.0 MHz 。取仰臥位,孕周用儀器自帶產科軟件核實,全面檢查胎兒生長、結構與附屬物情況。在胎兒平靜呼吸時實施檢查。取羊膜腔中游離段的臍動脈,調整取樣線與探頭角度,注意取樣線調整角度后要與血流方向盡量保持平行,完成檢測取樣后,出現形態一致、持續穩定的5~6 個頻譜后,凍結頻譜圖像實施檢測。測定臍動脈血流參數,包括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S/D、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時間平均峰值流速(TAmax)。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的臍動脈血流參數,包括PSV、EDV、TAmax、PI、RI、S/D。②對比兩組的臍血流指標異常、臍帶扭轉、早產、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等情況。③記錄兩組孕婦的剖宮產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胎兒臍動脈血流參數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胎兒臍動脈PSV、EDV、TAmax 較低,PI、S/D、RI 較高(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胎兒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表1 兩組的胎兒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2.2 圍產期情況觀察組早產、臍帶扭轉、臍血流指標異常發生率及剖宮產率高于對照組(P <0.05);兩組的胎兒窘迫、胎死宮內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圍產期情況比較 [n(%)]
FGR 是產科重要并發癥之一,其發生與妊娠合并癥、遺傳、胎盤功能不足、貧血等因素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胎兒臍動脈EDV、PSV、TAmax 較低,S/D、PI、RI 較高,提示臍血流頻譜參數能反映胎盤與母體的病理變化。胎盤血管阻力的大小直接影響臍動脈血流增加或減少,當胎盤血管阻力增加、阻力指數升高時,臍血流量會減少,造成胎盤功能減退。胎盤血管床一般情況下會隨著妊娠進展而不斷增加,血流阻力下降,血流灌注增加,臍動脈阻力逐漸降低而維持胎兒血供,28 周時RI<0.6 而S/D<3,并逐漸降至足月水平[4]。與正常孕婦相比,FGR 孕婦胎盤絨毛血管分支明顯減少,即血管管腔總截面積減少,胎盤血液容量降低,胎盤循環阻力增加,臍血流灌注不足,最終表現為S/D、PI、RI 升高,EDV、PSV、TAmax 降低。臍血流灌注不足會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增加胎兒窘迫、早產甚至胎死宮內的風險。本研究中有4例胎死宮內,平均PSV 為24.96 cm/s,平均EDV 為6.63 cm/s,平均TAmax 為12.76 cm/s,顯著低于對照組平均值,也明顯低于觀察組平均值。對照組中,速度參數最低值分別為PSV 40.36 cm/s,EDV 15.15 cm/s,TAmax 25.25 cm/s,觀察組均未出現中低速參數。故在監測胎兒臍血流時應留意速度參數變化,若速度參數顯著減低,應警惕胎兒不良結局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臍血流S/D、RI、PI 高于對照組,同時臍血流指標異常發生率也高于對照組,可見S/D、RI、PI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FGR 孕婦的 “胎兒-胎盤” 循環有別于正常孕婦。本研究中,臍血流指標異常僅10 例(14.29%),其余60 例(85.71%)未見異常;4 例胎死宮內中,臍血流指標異常2 例,其余2 例未見臍血流指標異常。在部分FGR 病例中臍動脈血流頻譜可無變化或輕度異常[5]。故檢測胎兒臍血流指標S/D值對預后判斷雖有一定價值,但不能僅靠S/D 值判斷臍血流灌注量是否正常,應結合更多的監測指標分析。本研究中,觀察組臍帶扭轉發生率高于對照組。臍帶扭轉指臍帶順其縱軸扭轉呈螺旋狀,生理性扭轉可達6~11 周,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條索狀組織,是母體與胎兒進行氣體交換、輸送營養物質及排出代謝產物的重要通道[6-7]。臍帶發育不良或過分扭轉可致臍帶受壓,血流受阻,影響胎兒供血,最終引發胎兒發育遲緩、宮內窘迫乃至死亡等不良結局,故應引起臨床醫生重視。本研究結果亦提示FGR 孕婦早產風險高于正常孕婦,臨床醫生需做好風險告知,并及時采取相應宮內診治,減少早產兒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剖宮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可能是FGR 孕婦圍產期臍血流指標異常、臍帶扭轉等發生率高于正常孕婦,因此頻率更高地提示胎兒監測指標異常,使臨床醫生選擇更能保障母嬰安全的分娩方式。
綜上所述,FGR 是各種原因導致胎兒灌注量減少,表現為反映胎盤血流灌注量的臍血流速度參數值降低、反映胎盤末梢循環阻抗的S/D、RI、PI 升高且臍血流指標異常、臍帶扭轉及早產率較高。若晚孕期臍血流頻譜中速度參數偏低時,應注意孕婦是否存在FGR 風險;速度參數顯著過低時,即使S/D、RI、PI 均無異常,也應警惕圍產期不良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