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祥
(滑縣新區醫院 骨傷二科,河南 安陽 456400)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是在骨生物力學改變、鈣量流失、骨骼強度下降下所引發的椎體骨折,老年群體是OVCF 高發人群,且絕經后女性發病率較高,伴有翻身痛、腰背痛等臨床表現,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是近年來治療OVCF 的有效術式,該術式將骨水泥通過椎弓根注入椎體內,以恢復椎體高度從而達到治療效果[1]。但因患者存在骨質疏松等骨質問題,骨骼鈣質流失后極易引發其他肢體骨折。近年來,PKP 術后與中藥聯合使用不僅可協同減輕患者腰背疼痛,同時還可獲得更確切的遠期效果。補腎壯骨湯為重要方劑,具有滋補肝腎、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補腎壯骨湯聯合PKP 對OVCF患者腰部疼痛及功能康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 年7 月至2021 年8 月于我院行PKP治療的70 例OVCF 患者,中醫符合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的肝腎不足證診斷標準[3]。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5 例。研究組男14 例,女21 例;年齡62~78歲,平均(69.83 ± 2.86)歲;就診至手術時間2~6 d,平均(3.82 ± 0.41)d。對照組男13 例,女22 例;年齡61~79 歲,平均(70.04 ± 2.13)歲;就診至手術時間2~7 d,平均(3.90± 0.42)d。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PKP 治療,均由同組醫生共同操作完成。術中保持仰臥位,在C 型臂X 線機輔助下對骨折端進行透視定位,明確穿刺點后進行標記,對手術區域行常規消毒,取10 mL 生理鹽水及2%利多卡因按照1 ∶1 比例稀釋,順著穿刺點逐層浸潤麻醉直至椎弓根骨膜處。穿刺點處使用尖刀切開長約0.5 cm 的手術切口,并將穿刺針沿著切口向外呈15°~25°的傾斜角進入,確保針尖抵達椎弓根外上緣,在正側位透視下明確穿刺位置。隨后繼續進針至椎體后緣線,拔出穿刺針,留置穿刺針套管,插入導絲后將穿刺針套緩慢拔出,并逐步沿著導針旋轉后置入擴張套管,待套管外鞘穿至椎體后緣2~3 mm后取出擴張器外鞘,留置套管。使用精細骨鉆順著套管向椎體內鉆孔至椎體前緣3 mm 處,拔出骨鉆。待探針全部探查完椎體四壁后將可擴張球囊順著套管緩慢置入椎體前中1/3 處,注入顯影劑,加壓球囊使其擴張直至擴張滿意。調拌骨水泥粉劑與溶劑,待骨水泥處于拉絲狀態后在C 型臂X 線機透視下裝入骨水泥后注入椎體,觀察骨水泥是否滲漏,旋轉內芯360°后等待10 min 直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再次旋轉穿刺套管后拔出。術后對手術切口進行常規消毒,逐層縫合手術切口,包扎切口,手術結束。術后當天要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術后第1 d 可佩戴腰圍下床活動,并要求佩戴腰圍1 個月,盡可能避免彎腰提拿重物,預防跌倒。對照組于術后服用西藥,服用碳酸鈣D3片 [北京振東朗迪制藥有限公司,規格:每片含鈣0.5 g 與維生素D35 μg(200 國際單位),國藥準字H20093675],1 片/次,1 次/d,連續服用4 周。研究組在術后第1 d 開始服用補腎壯骨湯,組方如下:懷牛膝15 g、木香6 g、山茱萸10 g、熟地黃15 g、女貞子10 g、鹽狗脊15 g、枸杞子10 g、肉蓯蓉15 g、白芍15 g、當歸10 g、骨碎補15 g、雞血藤30 g。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取汁200 mL 于早晚餐后服用,2 次/d,1 劑/d,于早晚餐后服用,連續服用4 周。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療效依據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評估。顯效:骨折端愈合良好,Cobb 角縮小,胸腰疼痛基本消失,骨密度增加≥70%,椎體高度恢復或接近正常范圍;有效:骨折端基本愈合,Cobb 角縮小,胸腰椎疼痛感好轉,骨密度增加≥40%,椎體高度提高;無效:胸腰椎疼痛感明顯,骨密度及椎體高度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100%。②腰部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表(VAS)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腰部疼痛感,滿分10 分,評分越高則疼痛感越明顯。③功能康復情況: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測量患者椎體高度,包括椎體前緣高度及椎體中線高度。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 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腰部疼痛情況研究組治療后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VA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的VAS 評分比較(,分)
2.3 功能康復情況研究組治療后椎體前緣高度與椎體中線高度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功能康復情況比較(,mm)

表3 兩組的功能康復情況比較(,mm)
中醫將腰部疼痛歸為 “腰痛”、“骨痿” 范疇,認為其發生發展與氣滯血瘀、脾腎兩虛等密切相關,腎虛為主要表現。《素問·痿論》 中記載:“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能任身,發為骨痿。” 肝腎陰虛為該病病機,發病部位與骨骼密切相關,肝腎不足可導致骨枯髓減,引發骨痿[5]。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腎精虧虛為本,瘀血阻絡為標,治療應以補腎活血、通絡止痛、強筋勁骨為基本原則。
現階段PKP 是治療OVCF 的有效術式,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穩定椎體,但部分患者經PKP 治療后出現腰背疼痛、脊柱失穩,或因局部軟組織牽拉引發疼痛,影響愈合恢復[6]。故在PKP 治療同時需結合其他療法以提高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總有效率、治療后椎體前緣高度與椎體中線高度較高,VAS 評分較低,表明補腎壯骨湯聯合PKP治療OVCF 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腰部疼痛,促進其功能康復。分析其原因為,補腎壯骨湯具有滋補肝腎、填精益髓之效,組方中懷牛膝活血化瘀、補肝益腎、強筋健骨;木香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健脾和胃;山茱萸、女貞子、鹽狗脊、枸杞子、肉蓯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白芍養血調經、柔肝止痛;當歸補血活血;骨碎補活血止痛、補腎強骨;雞血藤舒筋活絡、補血活血。
綜上所述,補腎壯骨湯聯合PKP 治療OVCF 患者能夠有效改善其脊柱狀況,緩解腰部疼痛感,提高椎體高度,利于促進椎體功能康復,療效確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