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劉宇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口腔介入科,河南 洛陽 471000)
腮腺腫瘤在頜面部較為常見,臨床表現多以耳垂為中心,逐漸出現無痛、質軟、邊界清楚的腫塊。目前,臨床針對腮腺腫瘤多采取手術切除,術后輔以加壓包扎以促進創口恢復,但長時間加壓包扎容易加劇手術部位局部腫脹,或誘發顳頜關節疼痛,影響呼吸、進食等功能[1]。研究[2]表明,阿托品能夠高效持久地抑制腺體分泌,可應用于腮腺腫瘤切除術后涎瘺、積液等不良反應的預防?;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口服阿托品聯合常規加壓包扎處理在腮腺腫瘤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于我院行腮腺腫瘤切除術治療的90 例腮腺腫瘤患者。納入標準:①臨床體征和影像學檢查符合腮腺腫瘤診斷[3];②腫瘤直徑范圍1~4 cm,均為良性腫瘤;③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②藥物過敏、凝血功能異常;③對阿托品及相關藥物有依賴性或不耐受。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 例。觀察組中,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齡28~61 歲,平均年齡(45.92 ± 9.28)歲;病程3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61 ±0.43)年;腫瘤直徑1~3 cm,平均腫瘤直徑(2.06 ± 0.58)cm;生長部位:耳屏前18 例,腮腺后21 例,其他部位6 例。對照組中,男性26 例,女性19 例;年齡29~62 歲,平均年齡(46.97 ± 10.28)歲;病程3.5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71± 0.52)年;腫瘤直徑1~4 cm,平均腫瘤直徑(2.13 ± 0.72)cm;生長部位:耳屏前17 例,腮腺后21 例,其他部位7 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腮腺腫瘤切除術治療:術前完善腮腺腫瘤切除術前相關檢查;術中根據腫瘤情況作 “S” 形切口,銳性分離腮腺筋膜并于筋膜深面翻瓣以充分暴露腫瘤區域,根據解剖面尋找臨近神經分支,以腫瘤瘤外圍5~10 mm 為切除范圍,保留腮腺主導管;隨后對腺體殘端進行縫扎,復位皮瓣后分層縫合腮腺皮下組織及表面皮膚。對照組術后在創口留置引流管,根據患者創口情況加壓包扎7~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阿托品(生產廠家: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86),0.3 mg/次,3 次/d(于餐前30 min 服用),連續服藥7 d。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情況,包括術后24 h 引流量、切口愈合時間及術后14 d 美容效果。其中美容效果采用瘢痕評估量表[4]進行評價,由主治醫生對切口皮膚的顏色均勻度、光滑度、柔韌度進行評分,每項1~3 分,總分3~9 分,分值越高表示切口愈合情況越好。②統計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涎瘺(術后進食時術口疼痛,伴有耳周腫脹,穿刺可抽取出清亮液體,并隨咀嚼運動增加)、味覺出汗(Frey)綜合征(進食時多見面部潮紅伴隨出汗,無明顯不適感)、眼壓或心率異常等。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切口愈合情況觀察組術后24 h 引流量少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14 d 美容效果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切口愈合情況比較()

表1 兩組的切口愈合情況比較()
2.2 術后不良反應觀察組術后涎瘺、Frey 綜合征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 <0.05);兩組患者的眼壓或心率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據統計,80%的腮腺腫瘤屬于良性,對良性腮腺腫瘤進行早期手術切除的治療效果較好,可顯著減少對患者面部神經功能的損害,降低患者術后復發和腫瘤惡化風險[5],但腮腺處神經分布細密,術后實施必要的干預措施對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腮腺腫瘤切除術后采取常規加壓包扎法雖然具有快速止血、消滅死腔、減少積液的作用,但單一部位的加壓會對患者呼吸、進食等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或導致術口血循不暢、淋巴回流受阻、涎液潴留,增加感染風險,影響手術預后[6-7]。研究[8-9]表明,腮腺腫瘤切除術后患者常出現涎瘺等并發癥,阿托品作為膽堿受體阻滯劑,能從根源抑制腺體分泌,減少唾液產生,避免空腔積液,從而達到對涎瘺的預防效果。此外,阿托品能松弛痙攣狀態的平滑肌,加快患者術口及周圍組織的微循環,促進創口組織血供與再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24 h 引流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切口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14 d 美容效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提示口服阿托品聯合常規加壓包扎可有效提升手術效果,更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術后涎瘺、Frey 綜合征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兩組患者眼壓或心率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口服阿托品聯合常規加壓包扎可明顯減少腮腺腫瘤患者術后涎瘺、Frey 綜合征等的發生,且對患者心率和眼壓無明顯影響。臨床需要注意的是,阿托品長期使用患者存在術后眼壓、血壓、心率增高的風險,不宜長期使用,一般術后用藥不超過兩周。
綜上所述,口服阿托品聯合常規加壓包扎有利于加快腮腺腫瘤患者術后創口愈合,減少患者術后涎瘺、Frey 綜合征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