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芳,霍佩玉,鄭丹丹
(南陽市中心醫院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河南 南陽 473000)
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臨床常見的危重急癥,致死率較高。NRDS 主要因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或肺發育不良導致,多發于早產兒及低體重新生兒,主要表現為呼吸窘迫、低氧血癥,嚴重時可致呼吸衰竭,導致預后死亡[1]。機械通氣及外源性補充肺表面活性物質是治療NRDS 的主要手段,然而患兒年齡小、抵抗力差,加上其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速,治療期間患兒病情急性加重可對其預后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治療期間給予準確、有效的救治及護理可提高救治效果,減少終點事件的發生[2]。預案式護理模式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護理模式,可提高醫護人員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在降低重癥轉化風險方面具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探討預案式護理模式在NRDS 搶救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NRDS 患兒。納入標準:①確診為NRDS;②確診時未達重癥階段;③家屬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心臟疾病或肺發育畸形;②呼吸道狹窄引起的呼吸衰竭;③合并血液或循環系統障礙;④合并嚴重低血壓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按照入組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 例。觀察組胎齡29~35 周,平均胎齡(32.75 ± 1.26)周;男性28 例,女性17例;體質量(2.25 ± 0.32)kg。對照組胎齡29~35 周,平均胎齡(32.59 ± 1.30)周;男性29 例,女性16 例;體質量(2.20± 0.35)kg。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機械通氣、清理呼吸道保證呼吸通暢,給予營養支持、抗生素預防感染,清潔口腔,機械通氣治療時注意更換氣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感染或口唇破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預案式護理模式:①護士長針對NRDS 患兒搶救期間可能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制定專科預案,交由主任及護理部審核,通過后確定方案。對護理人員進行預案式護理內容培訓,保證護理人員熟悉預案處理流程,提高其應變能力。②護理干預:NRDS 發病后24~48 h 內病情達到高峰,該階段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兒心率、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的監測,并增加血氣分析、電解質等指標的檢測頻次,關注患兒床旁胸片,評估臟器功能。根據患兒臨床體征變化情況開展預案式護理,患兒出現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是否合并感染病,并給予降溫及抗感染治療;出現頭暈、四肢麻木等,且血氣分析提示血氧分壓異常降低,應警惕呼吸性堿中毒,可適當提高機械通氣CO2濃度;血液檢查發現K+濃度異常增加,應警惕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失調,應積極給予補液干預。干預期間積極給予患兒腸內營養支持,避免營養不良;若患兒出現消化功能異常或出血可采用靜脈營養支持。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的搶救效果,包括搶救成功率、搶救時間,搶救前及搶救5 min 后Apgar 評分。Apgar 評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兒身體狀況越佳。采用動脈血氣分析監測患兒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合指數(SaO2)。統計兩組的不良反應(呼吸機相關肺炎、肺氣漏、再插管)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搶救效果觀察組搶救成功率、搶救5 min 后Apgar 評分高于對照組,搶救時間短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搶救效果比較 [n(%),]

表1 兩組的搶救效果比較 [n(%),]
2.2 動脈血氣指標護理后,兩組的PaO2、SaO2升高,PaCO2水平降低,且觀察組的PaO2、SaO2、PaCO2優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表2 兩組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該組護理前比較,*P <0.05。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56%,低于對照組的35.56%(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NRDS 作為常見的危重癥,病死率較高,主要表現為非心源性肺水腫、低氧血癥及呼吸窘迫等[4]。機械通氣維持患兒呼吸功能及補充肺表面活性物質是治療NRDS 的主要手段,然而機械通氣在改善患兒肺通氣功能的同時可降低其肺順應性,引起多種并發癥,加重患兒病情,故對救治期間護理工作的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為患兒實施準確、及時的搶救,提高搶救成功率,并防止患兒病情加重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NRDS 無特異性癥狀,且發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患兒由于年齡因素,無法表達病情,因此易導致不良結局[5]。預案式護理的核心在于前瞻性,其通過培訓及演練等保證護理人員熟悉護理流程,保證患兒入院后可得到及時、個體化的治療,有效挽救患兒生命[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搶救成功率及搶救5 min 后Apgar 評分高于對照組,搶救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預案式護理模式可提高NRDS 救治效果,縮短搶救時間,控制患兒病情。NRDS 的病理特征為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及肺發育不良,隨著病情進展可繼發機體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紊亂,加重患兒肺損傷。肺通氣功能受損后可致低氧血癥,患兒反射性呼吸頻率加快,導致過度通氣,發生呼吸性堿中毒,故護理期間需監測患兒血氧分壓及四肢麻木等癥狀,避免發生呼吸性堿中毒[7]。NRDS 患兒機體多處于應激及高代謝狀態,營養支持不足可致營養不良,甚至誘發繼發性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故為患兒提供腸內營養支持至關重要。NRDS 患兒體內電解質紊亂是因細胞外液中H+與細胞內液K+交換引起K+濃度異常,故進行血液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體內電解質紊亂情況,及時給予干預,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動脈血氣指標(PaO2、PaCO2、SaO2)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預案式護理模式可維持NRDS 患兒血氣指標的穩定,提高救治安全性。
綜上所述,預案式護理模式可提高NRDS 的救治效果,改善患兒動脈血氣指標,提高救治安全性。